- 年份
- 2024(4160)
- 2023(6154)
- 2022(5501)
- 2021(5098)
- 2020(4740)
- 2019(11310)
- 2018(11127)
- 2017(21314)
- 2016(11945)
- 2015(13975)
- 2014(14278)
- 2013(14120)
- 2012(13300)
- 2011(12179)
- 2010(12538)
- 2009(11655)
- 2008(11980)
- 2007(11114)
- 2006(9611)
- 2005(8627)
- 学科
- 济(51672)
- 经济(51627)
- 管理(30255)
- 业(28990)
- 方法(25029)
- 企(22720)
- 企业(22720)
- 数学(22292)
- 数学方法(22057)
- 财(13954)
- 中国(13794)
- 农(13579)
- 学(10685)
- 贸(10065)
- 贸易(10062)
- 地方(10022)
- 易(9751)
- 业经(8929)
- 农业(8885)
- 制(8662)
- 教育(8562)
- 理论(8544)
- 务(7690)
- 财务(7665)
- 财务管理(7641)
- 和(7585)
- 银(7234)
- 银行(7212)
- 企业财务(7200)
- 融(7116)
- 机构
- 大学(178254)
- 学院(171202)
- 济(70383)
- 经济(68782)
- 管理(62603)
- 研究(59728)
- 理学(53519)
- 理学院(52832)
- 管理学(51663)
- 管理学院(51318)
- 中国(43819)
- 京(38328)
- 科学(36810)
- 财(32325)
- 农(31718)
- 所(31168)
- 研究所(28178)
- 中心(27474)
- 江(27461)
- 业大(26629)
- 财经(25549)
- 范(25113)
- 农业(25102)
- 师范(24904)
- 北京(24614)
- 经(23088)
- 经济学(22018)
- 州(21292)
- 院(21062)
- 师范大学(20063)
- 基金
- 项目(108598)
- 科学(84140)
- 研究(80157)
- 基金(76869)
- 家(66503)
- 国家(65951)
- 科学基金(55356)
- 社会(49069)
- 社会科(46332)
- 社会科学(46311)
- 省(42909)
- 基金项目(40578)
- 教育(39142)
- 划(36602)
- 自然(35300)
- 自然科(34458)
- 自然科学(34444)
- 自然科学基金(33822)
- 编号(33741)
- 资助(32254)
- 成果(29198)
- 重点(24985)
- 部(24731)
- 课题(23916)
- 发(23296)
- 大学(22978)
- 创(22261)
- 科研(21150)
- 教育部(21095)
- 创新(20610)
共检索到265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丛斌 孙启明 赵国宇
"985工程"实施以来,北大、清华获得国家更多的支持,与其他高校拉开差距,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和象征。目前,两校都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学术界没有定论。两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有多大,体现在什么方面,也并不明晰。从世界大学排名的视角,选取全球范围内认可度最高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QS世界大学排名为基本分析框架,以北大、清华与位居两项排名前20的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对比分析,查找问题与差距,进而对两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智宏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大学的职能也发生深刻的变化, 21世纪的大学将成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轴心。在此新形势下,北京大学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制定了改革计划。本文分析了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北大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但是,只要北大人发扬优良传统,关心社会 ,融入社会,发扬刻苦钻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发扬无私追求和奉献的科学精神,珍惜时光,努力奋斗,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目标 北京大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本文从大学的特质、大学发展的历史条件以及大学权力体制三方面勾勒了世界上一流大学生成的机制。并以此为据,讨论了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在理念、历史社会背景等方面的有利因素,以及在体制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知识论 权力论 清华大学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兆旭 薛惠锋
通过分析我国工科大学的发展现状,采用基于类平均的聚类分析算法,分别对QS和ARWU中的大学进行聚类分析,并划分出我国工科大学所在的类,进一步比较发现我国工科大学在学术评价、雇主评价、师均引用率、师生比和国际学生比例、PUB(被科学引文索引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N&S(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Hi Ci(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和PCP(上述五项指标得分的平均值)上,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存在的差距,指出了我国工科大学的建设方向。
关键词:
QS ARWU 一流大学 聚类分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玉新
建设一流大学与高校机关改革浅析陈玉新自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公布实施以后,不少大学都提出了争取进入“2i1工程”的目标。《纲要》提出,“力争在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在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达到世界较高水平。”明确把提高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余荔 张玉丹
本文基于1996—2017年SciVal数据库收录的论文计量信息,选取中国42所"双一流"建设大学及其中9所顶尖高校组成的C9大学作为国内大学样本群,以美国常春藤盟校和英国罗素大学集团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参照样本群,分别从科研产出的数量、质量、影响力、学科发展态势和科研合作方式五个维度对比国内外顶尖大学的科研生产力状况。结果表明:中国大学在科研产出数量方面已经实现对英美大学群的赶超,尽管中国"双一流"建设大学和C9大学的科研产出质量和影响力整体呈现提升趋势,但与英美大学群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通过对细分学科领域的科研产出影响力分析发现,中国"双一流"建设大学和C9大学的学科领域可区分为优势学科、中间学科和非优势学科,实行分类管理。通过对科研合作方式和科研产出质量的考察发现,国际合作方式对应的科研论文质量和影响力更高,而中国论文产出目前以机构内部合作为主,未能充分享受国际化科研合作带来的知识红利,应更加注重国际科研合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旺
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要成为一流大学,必须具有独特的办学特色和理念,耶鲁大学便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之一。在其长达3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耶鲁大学的办学者们一直坚持自己的自由教育理念:传承和发展知识,保护自由探究和言论自由,培养领导者和有思想的公民,开发人类的潜能,为周围的世界提供实现人类进步的机会。自由教育的办学理念成就了耶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领先地位。
关键词:
耶鲁大学 自由教育 理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光礼
近年来,国内已有多所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然而,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界定。英国泰晤士报的大学排名认为,社会声誉高的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学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宁凯 刘清伶 陈铸芬
从历史上看,美国政府创办公立大学的目的是增加人们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将这些大学的教学、科研使命导向更实际、应用性更强的学科。因此,优秀公立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提供受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其大规模提供公众负担得起的教育机会。旗舰公立大学受到重视,应该不仅仅因为其学术品质卓越,还因为它们成倍地增加了获得卓越教育的机会。现在,如果我们优秀公立大学要坚持服务公共利益的使命,我们必须以新方式思考跨行业乃至跨国界的合作关系,因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越来越是全球挑战。如果我们将全面应对这些复杂的全球挑战作为我们的集体责任,那么我们必须致力于在无论是公共还是私营机构之间建设新型伙伴关系,并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世界...
关键词:
公立大学 世界一流 公共利益 合作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秉林 胡和平
自1911年建校以来,清华大学在百年历程中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民族齐奋进、与时代同步伐,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光荣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弘扬"行胜于言"校风,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校主动适应时代要求,确立了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联明
南京大学和耶鲁大学在资金、师资、学生、理念、学科、实力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南京大学已经在建设以"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为重要特征的世界一流大学方面取得较大进步。通过比较发现,中国的一流大学只有在资金投入、师资管理、学科建设、国际战略、寻找突破口等方面取得较大发展,才能真正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本涛 潘一林
国际化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题中必有之意。清华大学在学生国际流动、教师国际化水准、教学与课程的国际化、国际合作研究以及合作办学等方面全面展现了清华大学"开放式"办学的理念,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国际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是因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人才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路径,但如何在国际化中体现本土化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越 叶赋桂
本文首先考察了国际和国内有关大学评价的基本状况 ,并对各种大学评价的指标进行了分析。进一步 ,我们根据这些大学评价指标对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作了比较 ,并由此提出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评价 大学评价指标 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学良
大学的理念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演进阶段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能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大学理念完好地整合于一身。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是研究型大学 ,以研究作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研究型大学有严格的评价标准 ,包括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基金的数量、师生比例、办学的硬件设施、财源、毕业生的声望和成就、学校的学术声望等。“普遍主义”是世界一流大学必备的精神气质 ,其师资和学生来源、研究和教学内容必须是国际性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伍红林
认为尊重学术的传统,与时俱进的改革,吸引与培养一流人才,追求个性与卓越,先进办学理念与使命的导引,激烈的竞争,缜密的制度及优秀的校长等因素造就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辉煌。这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提供了诸多启示,如必须尊重大学的学术逻辑与相对独立性,提倡"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构建公平竞争的大学生态环境及改革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