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9)
- 2023(12124)
- 2022(10208)
- 2021(9242)
- 2020(8149)
- 2019(18452)
- 2018(18447)
- 2017(36082)
- 2016(19661)
- 2015(22630)
- 2014(22946)
- 2013(22984)
- 2012(20788)
- 2011(18520)
- 2010(18914)
- 2009(18156)
- 2008(18853)
- 2007(17436)
- 2006(15344)
- 2005(14155)
- 学科
- 业(89239)
- 济(88872)
- 经济(88737)
- 企(80571)
- 企业(80571)
- 管理(79333)
- 方法(39834)
- 财(33002)
- 数学(31217)
- 数学方法(30969)
- 农(29634)
- 业经(28983)
- 务(24099)
- 财务(24042)
- 财务管理(24000)
- 制(22934)
- 企业财务(22588)
- 中国(21010)
- 农业(20266)
- 技术(17708)
- 体(16390)
- 和(16253)
- 贸(15684)
- 划(15683)
- 贸易(15677)
- 理论(15380)
- 易(15228)
- 策(15109)
- 地方(14543)
- 体制(14023)
- 机构
- 学院(296854)
- 大学(290947)
- 济(126172)
- 经济(123631)
- 管理(119277)
- 理学(101627)
- 理学院(100670)
- 管理学(99347)
- 管理学院(98798)
- 研究(91900)
- 中国(74445)
- 财(63568)
- 京(60537)
- 科学(53784)
- 农(51870)
- 财经(49275)
- 江(47596)
- 所(46893)
- 经(44368)
- 中心(43258)
- 业大(42497)
- 研究所(41596)
- 农业(40757)
- 北京(38040)
- 经济学(37935)
- 州(36862)
- 财经大学(35979)
- 经济学院(34378)
- 商学(33373)
- 范(33245)
- 基金
- 项目(184889)
- 科学(146451)
- 研究(137059)
- 基金(134586)
- 家(115014)
- 国家(113964)
- 科学基金(99543)
- 社会(88003)
- 社会科(83434)
- 社会科学(83409)
- 省(74013)
- 基金项目(71654)
- 自然(63785)
- 教育(62442)
- 自然科(62267)
- 自然科学(62248)
- 自然科学基金(61212)
- 划(60297)
- 编号(55483)
- 资助(54692)
- 成果(44590)
- 部(41552)
- 创(41366)
- 重点(41039)
- 业(40605)
- 发(39493)
- 制(39306)
- 课题(37943)
- 创新(37862)
- 教育部(35846)
- 期刊
- 济(148051)
- 经济(148051)
- 研究(86591)
- 中国(57592)
- 财(55903)
- 农(49055)
- 管理(47831)
- 学报(40816)
- 科学(39212)
- 农业(32826)
- 大学(31749)
- 学学(30254)
- 技术(30000)
- 融(29383)
- 金融(29383)
- 业经(26300)
- 财经(25511)
- 教育(24191)
- 经济研究(22340)
- 经(21901)
- 业(19787)
- 问题(19471)
- 技术经济(17619)
- 财会(16931)
- 贸(15116)
- 商业(15024)
- 现代(14594)
- 会计(14225)
- 版(14101)
- 世界(14006)
共检索到449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陈领会
在制造企业中,物流成本是除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大的费用支出项目,因而,加强对物流成本的分析和控制,对降低制造企业运营总成本,提高制造企业的赢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和加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物流成本 控制 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艳 韩东
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原理把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分类,通过价值链上不同功能的比较把物流成本重新归类,并从物流成本控制的源泉角度建立物流成本控制模型,运用线性代数和矩阵的方法,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表示。最终运用数学的概念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
物流活动 物流成本 控制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王芳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加剧,单纯地依靠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已经很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更不用说还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制造业的成本构成中,压缩产品的生产成本已经无法对降低产品的整体成本再起到太大的功效,这迫使企业不断探寻新的有效途径。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物流成本已经具有了很大的压缩空
[期刊] 物流技术(装备版)
[作者]
程琳
1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物流成本为物流活动中耗费的物化劳动以及活劳动总的货币体现。具体而言,即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需预测、采购、配送、货物运输、订单处理、返还物与废弃物处置、客户服务等环节中支出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总和。具体的表现形式分为四类:对外部企业的物流费用;企业内部的物流费用;材料物流费用;货物销售的物流费用。制造业物流所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物料的采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劲松 于海凤 柳佳
本文通过绿色物流与传统物流比较,设计绿色物流成本控制流程,将"绿色"理念融入整个制造业物流管理过程,并以制造企业S公司为分析案例,寻找绿色物流成本控制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
绿色物流 成本控制 流程设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键
针对电子商务时代中物流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从物流成本的角度,分析了物流成本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物流成本 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庆红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的源泉”已逐渐被企业界所重视 ,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是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分析制造业物流成本的现状及构成 ,从而降低生产企业物流成本 ,有利于企业提高利润 ,增强竞争力。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成本 第三利润源泉 成本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东晖
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成本控制领域演绎发展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包括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和现代的成本管理理论。但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逐现弊端,不能很好地辅助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的实现。在传统成本控制理论式微的情况下,本文提出价值流成本控制方法,从理论出发到企业价值流成本管理的设计和运行都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制造业成本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竞争优势 价值流 成本控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顺田
重型装备制造属于多品种、单件小批量的生产类型,其综合产品成本控制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产品品种繁多及品种结构的变动上,品种之间成本指标的可比性又很差。本文从成本习性的概念出发,用代数方法对综合产品成本的降低及综合产品变动成本降低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从经营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两个方面进行综合产品制造成本控制,对症下药采取措施,经济效益提高显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霞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都必须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股东价值最大化来进行 ,它应成为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现代企业必须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本文着重从新的成本观念对成本控制带来的影响入手 ,探讨现代企业在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上应注意的新问题 ,以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
成本 成本理念 成本控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玥
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东南亚制造业崛起、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先进技术不断出现,发展先进制造业势在必行。文章梳理了国际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经验,比较分析了发展先进制造业不同路径的适用基础、风险、收益等。最后结合山西省情,为山西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背景 国际经验 发展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莹莹
我国是世界煤炭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我国富煤少油,所以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际油价高升,这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凸显了我国煤炭资源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煤机装备 煤炭 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瑞萍
本文在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崭新的物流成本核算思想,具体表现为不再局限于经常性核算方式,重新定义物流成本核算标准,深入分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问题,将作业成本法的部分特点引入其中,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成本核算 作业成本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硕
文章通过质量问题案例分析提出了对生产制造过程中人为因素控制的问题,借助SHEL模型从多方面对生产制造过程中容易引发人为差错的人为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工艺策划、制造过程和监督检查等环节提出了开展防差错设计、提升工装设备自动化水平、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建立强制休息机制、推进标准化作业、改善现场作业环境等人为因素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避免人为差错造成的质量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