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1)
- 2023(10572)
- 2022(9077)
- 2021(8312)
- 2020(7297)
- 2019(16527)
- 2018(16379)
- 2017(32273)
- 2016(17663)
- 2015(19997)
- 2014(20140)
- 2013(20151)
- 2012(19034)
- 2011(17398)
- 2010(17601)
- 2009(16619)
- 2008(16766)
- 2007(15479)
- 2006(13590)
- 2005(12233)
- 学科
- 济(74489)
- 经济(74411)
- 管理(53125)
- 业(52916)
- 企(41218)
- 企业(41218)
- 方法(36177)
- 数学(32460)
- 数学方法(32230)
- 农(21646)
- 中国(20582)
- 财(19679)
- 贸(16811)
- 贸易(16806)
- 技术(16483)
- 学(16482)
- 易(16408)
- 业经(15298)
- 制(15295)
- 农业(14298)
- 银(12935)
- 银行(12873)
- 地方(12457)
- 行(12247)
- 务(11997)
- 财务(11971)
- 财务管理(11936)
- 环境(11821)
- 融(11385)
- 金融(11383)
- 机构
- 大学(273235)
- 学院(271797)
- 济(113057)
- 经济(110744)
- 管理(102218)
- 研究(93923)
- 理学(88089)
- 理学院(87074)
- 管理学(85694)
- 管理学院(85201)
- 中国(70460)
- 科学(60855)
- 京(58180)
- 农(56259)
- 财(51295)
- 所(50461)
- 业大(46893)
- 研究所(46081)
- 农业(45341)
- 中心(42699)
- 财经(41395)
- 江(41174)
- 经(37481)
- 北京(36548)
- 经济学(34897)
- 范(33628)
- 师范(33143)
- 院(33028)
- 州(32395)
- 经济学院(32031)
- 基金
- 项目(178969)
- 科学(138349)
- 基金(129139)
- 研究(123311)
- 家(115955)
- 国家(115013)
- 科学基金(95598)
- 社会(78091)
- 社会科(74091)
- 社会科学(74063)
- 省(70352)
- 基金项目(69167)
- 自然(63589)
- 自然科(62067)
- 自然科学(62041)
- 自然科学基金(60922)
- 划(60321)
- 教育(56140)
- 资助(52432)
- 编号(48970)
- 重点(40953)
- 部(39746)
- 发(38839)
- 成果(38760)
- 创(37712)
- 计划(35601)
- 创新(35466)
- 科研(35079)
- 课题(33524)
- 教育部(32923)
- 期刊
- 济(121260)
- 经济(121260)
- 研究(75704)
- 学报(51068)
- 农(49525)
- 中国(49154)
- 科学(44135)
- 财(39263)
- 大学(36328)
- 管理(35067)
- 学学(34666)
- 农业(33373)
- 技术(24012)
- 融(23956)
- 金融(23956)
- 教育(22427)
- 财经(20777)
- 业经(20343)
- 经济研究(19956)
- 业(18026)
- 经(17805)
- 问题(17349)
- 技术经济(15902)
- 贸(14966)
- 科技(14264)
- 版(14057)
- 商业(13538)
- 理论(13468)
- 业大(12906)
- 统计(12733)
共检索到395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鲁虹
我国加入WTO后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经济全球化各个方面扩展规模的大小,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本源。近年来,外商对我国的投资规模逐年递增,它既促进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又对我国工业技术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起了一定抑制作用。本文分析了外资投向我国的原因,总结其投资的技术取向,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只有遵循“学习、合作、竞争”三步走的策略,才是提升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利用外资 技术进步 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星 谷源盛
人类历史上重大的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技术进步愈来愈成为当代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目前正在进行的这场新技术革命中,科学技术与大生产紧密结合,更加速了技术进步的进程。据有关专家测算,本世纪50至70年代,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已由本世纪初的10%—20%上升到50%—70%左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长文 黄天佑 张晓萍
入世后,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促进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本文分析了世界汽车工业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了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应采取的模式,并讨论了汽车工业技术进步与基础工业技术水平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汽车工业 技术进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庄新霞 汪小青
本文构建两部门经济模型,将FDI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放在开放背景下,从新产品产值、专利申请和劳动生产率三个方面,系统地就FDI对福建工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由于FDI技术保护机制以及竞争效应,短期内会导致新产品产值下降。但从长期看,FDI技术溢出对新产品产出和专利申请量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有利于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溢出效应 技术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瑜
大量外资进入我国工业,在提高总体就业水平和工业增加值的同时,其带来的竞争对我国工业的行业构成和技术进步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包含了技术要素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了测量模型,对我国39个工业行业数据进行了分组检验,从中测量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具体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释。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工业 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史丹
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自产业革命以来 ,许许多多新技术都是通过物化的技术装备对生产发挥促进作用的。其中 ,技术装备的生产部门——装备工业对技术进步的物化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装备工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印证装备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地提高技术装备的水平是我国经济实践中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装备工业 技术进步 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炼
国际直接投资是资本、技术和企业管理能力的跨国流动,通过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外国先进技术是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利用外资的效果,从数量上看是相当成功的,但从外资所带来的技术先进程度上看则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整体技术水平,应是我国利用外资战略调整的重要方面,这对于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华婷 邵海燕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技术含量较高、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同时也是利用外资较多的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低成本、高能耗为特征的传统制造业扩张模式产生了诸如资源结构性紧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一、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基本情况(一)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历年趋势近年来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基本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图1显示了从2004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的情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聪
国有独立核算工业技术进步的度量及其对产出增长影响的分析胡聪一、技术进步的定量测算方法一般来说,产出增长来源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增加和生产要素单位投入的产出量(即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产出的增长包含着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外延增长部分和生产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闻雯 胡登峰 胡成宝
针对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关系结论的不一致,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选取1999—2008年工业统计数据从定量角度检验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引进不是技术进步的直接原因,技术进步对技术引进有促进作用;运用Engle-Granger协整关系检验法实证检验,得出技术引进与我国工业技术进步之间没有长期共同发展趋势的结论。技术进步刺激国家引进技术,就长期发展而言,应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提高技术进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喜仓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工业技术进步水平低下,工业经济增长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大再生产道路。加快技术进步速度,把经济发展迅速转到依靠技术进步的内涵扩大再生产轨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首要问题。从技术进步系统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考察,除了科学技术本身,经济波动、经济结构、科技投入、工业内部技术进步协同效果,宏观调控、企业技术进步是制约和影响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本文旨在对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姜桂艳 张少杰 刘子文
我国机电工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及其与资金量关系的研究姜桂艳,张少杰,刘子文衡量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就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经济数学方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精因素中,把技术进步的作用分离出来,并给予定量估价。其结果既可用于经济分析,也可作为决策部门制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煜
制约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问题及对策冯煜(一)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相比,我国的科技实力仍是工业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其具体表体为:1.科技进步主体错位于政府,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世界工业发展的规律表明:一国(或地区)的技术进步进程,与其长期科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界秀
笔者在梳理评介不同方法核算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利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状况进行了分解与综合考察,并根据行业间面板数据对内外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研发投入、企业平均规模、资本强度和进口对工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但资本强度的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出口和FDI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康娟 李申 俞安愚
将工业技术进步依据来源细分为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包含技术消化吸收),并将二者纳入STIRPAT模型中的空间面板模型,分别研究两者对地区碳强度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结果发现: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均有利于减少全国的碳强度;相对于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更能减少区域碳强度;东部地区加强自主创新,中西部地区加强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作用。
关键词:
空间计量 技术进步 碳强度 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