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3)
- 2023(10839)
- 2022(8863)
- 2021(8116)
- 2020(7155)
- 2019(16450)
- 2018(16558)
- 2017(33037)
- 2016(18410)
- 2015(21431)
- 2014(21842)
- 2013(21908)
- 2012(20339)
- 2011(18339)
- 2010(18924)
- 2009(18155)
- 2008(18635)
- 2007(17410)
- 2006(15526)
- 2005(14561)
- 学科
- 济(78085)
- 经济(78007)
- 管理(60641)
- 业(55782)
- 企(45886)
- 企业(45886)
- 方法(35847)
- 数学(31189)
- 数学方法(30979)
- 财(24671)
- 中国(23779)
- 农(22455)
- 制(19128)
- 业经(17236)
- 银(16435)
- 银行(16408)
- 务(16230)
- 财务(16178)
- 财务管理(16135)
- 贸(15871)
- 贸易(15863)
- 行(15503)
- 易(15428)
- 企业财务(15284)
- 学(14531)
- 融(14268)
- 金融(14266)
- 农业(14023)
- 地方(13584)
- 和(12072)
- 机构
- 大学(274631)
- 学院(273026)
- 济(115689)
- 经济(113001)
- 管理(104948)
- 研究(91779)
- 理学(86711)
- 理学院(85772)
- 管理学(84529)
- 管理学院(83976)
- 中国(76647)
- 财(60034)
- 京(59319)
- 科学(53339)
- 所(47865)
- 财经(45911)
- 农(45100)
- 江(43972)
- 中心(43290)
- 研究所(42389)
- 经(41437)
- 北京(38345)
- 业大(37489)
- 经济学(35869)
- 农业(35434)
- 州(34978)
- 范(34034)
- 财经大学(33867)
- 师范(33703)
- 经济学院(32499)
- 基金
- 项目(162125)
- 科学(125709)
- 研究(120305)
- 基金(116312)
- 家(100183)
- 国家(99357)
- 科学基金(83888)
- 社会(74942)
- 社会科(70971)
- 社会科学(70943)
- 省(62201)
- 基金项目(61055)
- 教育(55613)
- 自然(52800)
- 划(52614)
- 自然科(51463)
- 自然科学(51447)
- 编号(50734)
- 自然科学基金(50541)
- 资助(48731)
- 成果(42801)
- 部(36886)
- 重点(36479)
- 发(34797)
- 课题(34698)
- 创(32614)
- 教育部(31599)
- 性(31411)
- 科研(31088)
- 项目编号(30712)
- 期刊
- 济(136973)
- 经济(136973)
- 研究(85920)
- 中国(56638)
- 财(50066)
- 管理(41584)
- 农(41034)
- 学报(39986)
- 科学(36746)
- 融(35236)
- 金融(35236)
- 大学(30320)
- 学学(28235)
- 教育(27082)
- 农业(26605)
- 技术(24307)
- 财经(24224)
- 业经(21907)
- 经济研究(21343)
- 经(20799)
- 问题(18835)
- 贸(16298)
- 业(15837)
- 理论(15320)
- 技术经济(14851)
- 国际(14469)
- 图书(13923)
- 商业(13916)
- 实践(13676)
- 践(13676)
共检索到434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华俊 王晓玮
自1994年首次发行凭证式国债以来,我国储蓄国债市场历经近20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凭证式国债与电子式储蓄国债并存的局面。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储蓄国债市场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而储蓄国债管理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储蓄国债市场的数据分析,深入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管理带来的挑战,并借鉴国际上储蓄国债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利率市场化 国际经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红闪
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率市场化已逐步成为中国不可回避的选项。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两次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号角正式吹响。此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稳步推进中不断取得进步。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之下,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资金供求状况越来越敏感,较大幅度及频率地波动也直接关系到储蓄国债的价格变动,从而给中国储蓄国债管理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结合国际经验及中国国内实际情况,研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对如何加强储蓄国债管理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管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库处课题组 吕俊 谢娟
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发行兑付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已有研究和实际情况,重点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储蓄国债利率管理、规模管理、承销团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中红 刘頔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步伐愈来愈近。改革与存款基准利率挂钩的储蓄国债管理机制成为大势所趋。一、我国储蓄国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储蓄国债以来,实行的是固定利率、固定期限的发行方式。此模式曾为有效弥补财政赤字、提供稳定的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这种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难以实现国债发行成本最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苏珍 赵珺 计恩骅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火热兴起对传统金融理财产品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冲击,作为传统储蓄类理财产品的代表,储蓄国债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储蓄国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借鉴国际上国债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就如何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浪潮、推动储蓄国债市场持续稳步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储蓄国债 互联网金融 投资者 挑战与机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海云桃
越来越高的利率市场化导致我国现行的储蓄国债固定化利率定价机制的弊端不断凸显,造成国债吸引力下降,为此首先对利率市场化同储蓄国债关系有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对市场化的利率给储蓄国债带来负面影响予以剖析,进而借助于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利率与储蓄国债发行利率之间的关系,提出在我国储蓄国债定价机制更为适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伟
储蓄国债自发行以来,在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投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储蓄国债发展缓慢,在国债市场中的比重逐渐缩小,目前处于补充地位;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对国债发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定位研究成为需要关注的课题。首先概述了国债发展历史和发行现状,然后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储蓄国债发行的冲击,在对未来发展与定位进行思考的基础上,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利率市场化 战略定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从法 周立平 张红闪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也是一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随后,央行行长在两会上明确表示存款利率或将两年内放开,这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加速期,我国储蓄国债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储蓄国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储蓄国债市场化,并研究在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下,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工作存在管理落后、缺乏定价机制、储蓄国债期限结构失衡、流动性差、隐藏提前兑付风险和发行失败风险等问题,并提出构建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阳 刘晓珍
近年来国债以其信用等级高、安全性能好、变现灵活、利息免税、收益性好等诸多优势深受城乡居民的青睐。但是,由于国债在品种等设计上存在不合理、难以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市场化程度偏低、供求矛盾难以解决等原因,近年来储蓄国债发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恩泽
本文利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所收集到的中国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相关数据,使用非参数广义可加模型对其进行非参数性的探索分析,研究发现人口统计特征、利率市场化、收入对包括储蓄国债在内的中国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是不同的:人口统计特征对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非线性影响不明显;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的线性影响是正面明显的,但非线性影响却是负面不明显的;收入对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影响因金融资产种类不同而不同,非线性影响是水平波动的;金融资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其中股票对储蓄国债的非线性影响是正U型。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个人家庭金融资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虞俊杰
一是创新国债品种。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储蓄国债创新提供了契机。从我国国情来看,保留目前中短期国债,这类国债符合追求稳定收益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投资群体。创新变动期限类和长期固定期限类国债品种。变动期限类国债最长设计为10年期,可选择3年、5年、7年终止投资,适合于想通过长期投资获得更高收益但未来支出不确定的投资者。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沈青
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不断发展。为此,要使我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提高中国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和经营优势,加强对国际物流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物流 国际化 物流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宝兰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非常重要的一步。利率市场化使中国银行业面临严峻考验。面对净利息收入减少、利率波动提高、银行竞争加剧、信用风险提高以及系统性风险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调整盈利结构,创新产品,拓宽利润增长点。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净利息收入 系统性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宏瑾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骤然加速,这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率完全开放后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利差和盈利减少、信贷增速放缓、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业务转型等冲击之后,系统地考察了各国利率放开后的利率水平、利差和净息差变化、贷款风险及不同规模类型银行业务发展特点等情况。在国际经验和对我国利率体系及银行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并顺利实现经营转型,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利差 净息差 中间业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凌
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存款总量远远大于其他任何金融形式,如果条件不成熟而贸然放开存款利率,很可能会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自1996年6月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到2013年7月放开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经过近20年的渐进式改革,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完全实现看似就差"临门一脚",即放开存款利率。但是,作为我国利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准利率,存款利率是利率体系的压舱石,其市场化的实现绝不是简单地放开管制权;存款利率市场化才是考验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类经济主体的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