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7)
- 2023(7165)
- 2022(6179)
- 2021(5845)
- 2020(5064)
- 2019(11838)
- 2018(11760)
- 2017(23224)
- 2016(12909)
- 2015(14766)
- 2014(15044)
- 2013(15317)
- 2012(14554)
- 2011(13274)
- 2010(13631)
- 2009(12929)
- 2008(13090)
- 2007(12488)
- 2006(10888)
- 2005(9663)
- 学科
- 济(59919)
- 经济(59871)
- 农(45771)
- 业(42604)
- 管理(31180)
- 农业(30124)
- 方法(25130)
- 数学(22659)
- 数学方法(22489)
- 企(21795)
- 企业(21795)
- 业经(16282)
- 中国(14108)
- 财(13033)
- 地方(12634)
- 制(12340)
- 学(11425)
- 贸(11330)
- 贸易(11329)
- 易(11049)
- 发(10105)
- 农业经济(10087)
- 村(9073)
- 农村(9064)
- 银(8681)
- 银行(8660)
- 策(8618)
- 体(8522)
- 土地(8404)
- 环境(8380)
- 机构
- 学院(195412)
- 大学(190988)
- 济(83028)
- 经济(81267)
- 管理(73758)
- 研究(65977)
- 理学(63289)
- 理学院(62623)
- 管理学(61608)
- 管理学院(61259)
- 农(56938)
- 中国(52170)
- 农业(43838)
- 科学(41534)
- 京(39874)
- 业大(37506)
- 财(35507)
- 所(35102)
- 中心(32565)
- 研究所(31659)
- 江(31558)
- 财经(27920)
- 农业大学(26815)
- 经(25251)
- 范(24996)
- 师范(24777)
- 北京(24642)
- 经济学(24579)
- 州(24317)
- 经济管理(23674)
- 基金
- 项目(125192)
- 科学(96737)
- 研究(92954)
- 基金(88820)
- 家(77037)
- 国家(76293)
- 科学基金(63873)
- 社会(58085)
- 社会科(54539)
- 社会科学(54516)
- 省(51032)
- 基金项目(47820)
- 划(41346)
- 教育(41073)
- 编号(40427)
- 自然(39919)
- 自然科(38805)
- 自然科学(38791)
- 自然科学基金(38083)
- 资助(35536)
- 成果(32400)
- 农(32288)
- 发(28640)
- 部(28200)
- 重点(27866)
- 课题(26415)
- 创(25506)
- 科研(24007)
- 性(23914)
- 创新(23865)
- 期刊
- 济(99069)
- 经济(99069)
- 农(61015)
- 研究(53420)
- 农业(41045)
- 中国(39559)
- 学报(33197)
- 科学(29584)
- 财(27120)
- 大学(25200)
- 学学(24080)
- 业经(22894)
- 融(20829)
- 金融(20829)
- 管理(20266)
- 业(19486)
- 教育(16646)
- 技术(16608)
- 问题(15173)
- 农村(14129)
- 村(14129)
- 农业经济(13945)
- 财经(13456)
- 经济研究(12823)
- 版(12641)
- 经(11505)
- 世界(11454)
- 经济问题(11156)
- 技术经济(10902)
- 资源(10198)
共检索到293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帆
在某种程度上讲,一国公民是该国家政治、经济等各种制度的创造者或主要参与者,法律制度也不例外。本文浅析中国农民权利的缺失(农民实体权利的缺失、诉讼权利的缺失)及其在律师帮助下的回复。
关键词:
农民 权利缺失 主体性 律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员金松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农民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低,维权意识较弱,农民权利经常受到来自其它利益主体的侵害,侵害农民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民权利 法律保护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静
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的法制化进程中,农民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权利主体。笔者认为,中国农民保护自己的权利主要有三种方式: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和灰色途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民的私力救济。对于这些途径,它们在中国的存在各有其独特原因,应从法治的眼光对它们进行取舍和平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宋绯
农地征收是实现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公共利益与私权利益实现再分配的过程。重新构建征收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征收补偿程序、引入司法最终裁决机制将是克服农地征收过程中征收利益分配不合理、补偿标准低、农民在补偿定价机制中话语权缺失等问题,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农地征收 农民 权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隋欣 刘彤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是实现农民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要保障和实现农民的合法权利。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利的实现表现为自由、财产、平等三重维度。为了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必须构建农民权利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宏观层面的制度供给机制、权利确认机制、权利保障机制;中观层面的利益诉求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和社会治理机制;微观层面的自愿退出机制、身份转换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晓 任文松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涌现亦不可避免。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土地征收与补偿制度、劳动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存在诸多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在为城镇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后,其基本合法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和予以落实。解决失地农民权利保障问题的根本路径在于,从宪法的维度给予失地农民完整的公民待遇,赋予失地农民充分的土地财产权、真正的劳动就业权和有效的社会保障权。如此,才能有效化解快速城镇化与失地农民权利保障之间的内在张力,保证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土地征收 宪法权利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杨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保护传统知识是通过保护农民权利来实现的,开创性地实现了具有约束力的传统知识农民权利保护模式。在该保护模式下,获取和利益分享多边系统与供资战略是实现农民权利的两个重要保障措施。同时,该保护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农民权利的法理性质定位不明确、有效性和法律保障机制存在瑕疵等。我国在运用农民权利保护传统知识时,应充分考虑该保护模式的利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存 李东华
我国相关土地征用法律和行政法规中强化的是土地征用中的权力,忽视土地征用中的权利保护,引发了不少征地纠纷,文章通过对农地征用过程的权力与权利关系的分析,提出规范土地征用程序,认真对待农民的土地权利,赋予农村土地所有权。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公共利益 权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虹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根本是如何实现农村集体土地财产权价值的最大化,如何充分实现农民的土地权利。由于现行法律滞后,农民土地权利的实现途径模糊,因此流转过程中侵害农民权利现象严重。本文针对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确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物权地位、协调性修改现有法律、拓宽流转方式、规范流转程序、完善分配体系等建议,以充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黎明 孙德轩
我国无论从理念还是税法及相关管理制度上,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缺乏对纳税人权利的充分保障。本文通过中美纳税人权利保护差异的比较,借鉴美国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认为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改革应包括税收立宪、行政改善和司法保护等内容。
关键词:
纳税人权利保护 税收立宪 自由裁量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保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旭宇
从理论上讲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又是农民的权益问题 ;权益问题能否解决或解决好 ,关系到整个“三农”问题能否解决或解决好。从实践中看 ,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实际权益缺失又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 ,正视农民权益缺失的现状 ,寻找其原因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民权益缺失 原因 保护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罗必良教授主编的《产权强度、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于2013年11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罗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与农民权益保护研究"(09JZD0022)的最终成果。全书分为19章,共计94万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亚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统筹兼顾 ,综合考虑 ,既要兼顾国家、集体利益 ,又要保障农民眼前的生活需要 ,同时要考虑到农民的长远利益 ,确保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劳有所业、失地有补、增收有门”。本文就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农民权益 保护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