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2)
- 2023(8554)
- 2022(7442)
- 2021(7040)
- 2020(6109)
- 2019(14292)
- 2018(14131)
- 2017(28021)
- 2016(15592)
- 2015(17764)
- 2014(18067)
- 2013(18288)
- 2012(17407)
- 2011(15595)
- 2010(16062)
- 2009(15121)
- 2008(15459)
- 2007(14622)
- 2006(13040)
- 2005(11831)
- 学科
- 济(70722)
- 经济(70652)
- 业(49239)
- 农(46643)
- 管理(38191)
- 农业(30599)
- 方法(29290)
- 企(28036)
- 企业(28036)
- 数学(26299)
- 数学方法(26014)
- 中国(19239)
- 贸(18438)
- 贸易(18435)
- 业经(18235)
- 易(18080)
- 财(18026)
- 制(15238)
- 地方(14627)
- 学(12990)
- 出(12706)
- 银(10971)
- 银行(10950)
- 发(10790)
- 行(10420)
- 农业经济(10198)
- 体(10153)
- 劳(9812)
- 劳动(9795)
- 策(9736)
- 机构
- 学院(231310)
- 大学(227997)
- 济(101739)
- 经济(99628)
- 管理(86824)
- 研究(78910)
- 理学(73850)
- 理学院(73085)
- 管理学(71896)
- 管理学院(71488)
- 中国(63564)
- 农(59420)
- 京(47850)
- 科学(47727)
- 财(45764)
- 农业(45662)
- 所(41789)
- 业大(40187)
- 中心(38264)
- 江(37901)
- 研究所(37246)
- 财经(35511)
- 经(32080)
- 经济学(31368)
- 北京(30107)
- 范(29846)
- 师范(29610)
- 州(29201)
- 经济学院(28649)
- 省(27994)
- 基金
- 项目(144802)
- 科学(112812)
- 研究(108450)
- 基金(103995)
- 家(89566)
- 国家(88723)
- 科学基金(74824)
- 社会(68953)
- 社会科(64933)
- 社会科学(64909)
- 省(57927)
- 基金项目(55137)
- 教育(48510)
- 划(47396)
- 自然(46147)
- 编号(46109)
- 自然科(45013)
- 自然科学(44998)
- 自然科学基金(44179)
- 资助(42545)
- 成果(37699)
- 农(33367)
- 部(33096)
- 发(32737)
- 重点(32257)
- 课题(30741)
- 创(29500)
- 国家社会(28309)
- 性(28210)
- 教育部(27791)
- 期刊
- 济(120764)
- 经济(120764)
- 研究(68548)
- 农(62744)
- 中国(48999)
- 农业(42051)
- 学报(36836)
- 财(35725)
- 科学(33185)
- 大学(28354)
- 学学(26821)
- 融(26318)
- 金融(26318)
- 管理(26221)
- 业经(25031)
- 教育(21465)
- 业(20194)
- 技术(19662)
- 问题(18436)
- 财经(17692)
- 经济研究(16705)
- 经(15199)
- 农村(14803)
- 村(14803)
- 农业经济(14289)
- 贸(13817)
- 世界(13702)
- 版(13679)
- 技术经济(12852)
- 经济问题(12554)
共检索到360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嘉革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流动过程中,由于历史和政策性原因,造成他们同时拥有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双重身份"。而这种"双重身份"一方面影响了农业自身的规模发展,为制定农村政策提供虚假依据,另一方面也使相应的城市发展战略得不到人口的补充动力。通过分析结论是要尽快打破城市壁垒,使农民工能顺利实现自由流动,尽快取消"双重身份"。
关键词:
农民 农村 劳动力 双重身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晓巍 林坚
以地点作为界定回流劳动力的指标,文章运用事件史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我国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因素。其中,着重探讨了在从事非农职业过程中的积累(包括资金和社会资本)对回流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受到婚姻状况、入伍经历、地区和职业经历的影响。对于职业经历来说,有农民工经历和有"其他"职业经历的人员更偏向回流,而有个体工商劳动者和农村智力劳动者经历的人员回流的概率较小。
关键词:
劳动力回流 职业经历 事件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树凯
让农民自由进入劳动力市场──关于“外出务工许可证”的调查与思考赵树凯市场体制的优越性在于竞争性,即市场能够通过主体的竞争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政府规范市场,首先是保护竞争,即保护参与竞争的各种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对于劳动力市场来说,这种平等地位的含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宗敏
随着经济的发展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近期出现的“民工荒”现象 ,使得我们不得不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行重新思考。本文主要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个视角分析和探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民工荒” 城乡统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国祥
从发展观角度研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解决农民非农机化问题,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因此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提高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问题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国祥
从发展观角度研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解决农民非农机化问题,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因此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提高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问题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盛来运
本文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利用人口迁移理论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Probit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主要结论是:农民外出决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民个体来讲,劳动力外出行为首先表现为人力资本竞争选择的结果;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家庭相对剥夺感和市场流动性差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新经济迁移理论在中国是实用的;对于家庭所在的社区来讲,一个基础条件好和社会网络资本丰富的社区有利于推动农民外出,但过高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会降低本地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从制度层面讲,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关的制度变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盛来运
本文利用迁移理论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关因素影响劳动力外出可能性的16个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利用中国农村住户调查34000户样本数据,对这些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是:农民外出决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民个体来讲,劳动力外出行为首先表现为人力资本竞争选择的结果;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家庭相对剥夺感和市场流动性差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新经济迁移理论在中国是实用的;对于家庭所在社区来讲,一个基础条件好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区有利于推动农民外出,但过高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会降低本地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从...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外出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玉荣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继"民工潮"之后,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又一引入注目的现象。文章从基本概念、回流历史、回流原因、回流理论和模型、回流效应、对策与建议点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提出了今后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最后,探讨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回流 回流效应 回乡创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发礼 张瑛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动力,而推动城镇化建设,核心是推进人的市民化。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在顶层设计、具体规划、户籍政策、土地流转政策等方面都有具体落实或正处于试点阶段,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利益也在更大程度上得到维护,但一些核心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本文依据帕累托最优原则,站在农耕文化及精神需求层面的视角,认为消除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各种担忧的办法是在不影响其农民身份和利益的同时,给予其市民待遇,即给予进城农民工双重身份待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成 郭沐蓉
迁移会影响家庭投资和消费,农村劳动力外出模式的差异可能会引致农户支出结构的差异。基于此,文章将农村劳动力外出模式分为常年外出和循环流动,利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来考察外出模式差异带来的支出结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外出对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有显著负效应;与无外出农户相比,常年外出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的边际份额会显著降低13.15%,循环流动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的边际份额会显著降低2.57%;参与外出务工可以显著提升农户家庭消费性支出的边际份额,常年外出对家庭消费性支出边际份额的影响更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春霞
本文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若干因素。研究发现,经济收入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影响不是主要的,而个人及家庭因素的影响较显著。年龄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并在婚龄前后达到最大值;初中教育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作用超过其它教育水平;配偶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作用可以是替代的,也可以是互补的。
关键词:
农村 女性劳动力 外出就业倾向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庆宝 陈杭 吴海涛 霍增辉
本文利用"中部地区劳动力务工状况"数据,运用Mlogit模型,从农村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两个方面研究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行业选择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个人特征是其就业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特征做出理性的就业行业选择;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家庭特征是影响其就业行业选择的其他重要因素,他们在家庭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就业行业决策。政府应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解决其就业的后顾之忧;政府应该对农民工进行分类培训,提高其个人的就业技能和素质,以适应行业及职业需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史清华 程名望
本文利用2003-2006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活动圈的基本情况。研究发现:由于收入和风险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倾向于就近外出就业;同时,年龄、性别、区位、教育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活动圈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外出就业圈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