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5)
2023(14232)
2022(11865)
2021(10923)
2020(9168)
2019(20932)
2018(20558)
2017(39215)
2016(21300)
2015(24091)
2014(24111)
2013(24015)
2012(22471)
2011(20144)
2010(20803)
2009(19901)
2008(19543)
2007(18130)
2006(16094)
2005(14759)
作者
(61282)
(51816)
(51332)
(49176)
(32343)
(24735)
(23509)
(19866)
(19538)
(18477)
(17620)
(17354)
(16289)
(16272)
(16258)
(15987)
(15567)
(14942)
(14913)
(14891)
(12867)
(12786)
(12618)
(11786)
(11784)
(11722)
(11717)
(11491)
(10491)
(10424)
学科
(89222)
经济(89110)
(68782)
管理(61972)
(51044)
(47380)
企业(47380)
方法(33984)
农业(33833)
中国(29878)
数学(29870)
数学方法(29629)
(28297)
金融(28293)
(27737)
(27422)
银行(27396)
(26388)
业经(25927)
(25907)
地方(21060)
(17212)
财务(17160)
财务管理(17116)
(16949)
企业财务(16324)
(16007)
贸易(15992)
(15622)
(15390)
机构
学院(304202)
大学(299824)
(128450)
经济(125540)
管理(113710)
研究(102708)
理学(96212)
理学院(95216)
管理学(93753)
管理学院(93189)
中国(87699)
(67870)
(63503)
(62974)
科学(59970)
(52181)
农业(52043)
中心(51490)
(49557)
业大(48819)
财经(48391)
研究所(46406)
(43731)
北京(39466)
经济学(39441)
(39260)
(37978)
师范(37609)
(35835)
经济学院(35709)
基金
项目(193407)
科学(151208)
研究(146686)
基金(138228)
(118941)
国家(117796)
科学基金(100443)
社会(93203)
社会科(87983)
社会科学(87955)
(78099)
基金项目(73521)
教育(66329)
(63577)
编号(61851)
自然(61600)
自然科(60083)
自然科学(60067)
自然科学基金(59031)
资助(55198)
成果(50962)
重点(43663)
(43422)
(43228)
课题(42678)
(41193)
(40663)
(38495)
国家社会(38373)
创新(38078)
期刊
(152451)
经济(152451)
研究(91634)
中国(70951)
(70781)
(51647)
农业(47194)
(46785)
金融(46785)
学报(46650)
科学(42442)
管理(38498)
大学(36697)
学学(34641)
教育(31615)
业经(29320)
技术(26819)
财经(24487)
(22904)
经济研究(21323)
问题(21029)
(20909)
(17304)
农村(16622)
(16622)
农业经济(15493)
世界(15473)
理论(15311)
技术经济(15299)
经济问题(14457)
共检索到481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陆寒云  
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以期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规范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本文研究了处于快速扩张期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资本运作风险和经营成本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完善融资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和"三农"投入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定表  
一、会计操作风险点管控主要做法会计操作风险防控重点机构在基层营业网点,柜面操作风险防控是重点部位。会计操作风险防控特点为风险面广、风险点多、全面风险防控难度大。因此,乐清农合行努力把会计操作风险点防控作为案件防控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富春  
建国初期(1949~1957年)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相当重要的一段时期。纵观该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和运行,可以说始终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全局,并遵循着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论文选取这段时期为切入点,采用历史分析以及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国家意志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和变化的影响,旨在探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金融机构如何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多样化要求,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农村有金融需求,银行有资金,可是目前的情况却是农村的金融需求满足率低,银行充裕的资金在农村又难以寻找到合适的投放对象,问题出在哪里?事实上,在我国农村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阶段,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中小银行及时调整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不仅非常适宜也非常必要。本期一线话题以在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机制转型方面行动较早的浙江省为例,约请了新昌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赵学夫、江山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孙赤以及长期关注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转型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就此话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聂勇  余杨昕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最近几年成立的三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资金供给提供了新的渠道,也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质量。然而,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特有的风险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这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文章从制度的视角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聂勇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最近几年成立的三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资金供给提供了新的渠道,也极大的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质量。然而,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特有的风险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这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文章从制度的视角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晓光  于树莉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也为吉林省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提供了有效供给。但吉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贷款质量不高、市场定位偏离、资金来源有限等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其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针对吉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应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内部建设、加强外部监管,以保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茜  王昕  
现代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和相互影响越来越密切,如何保障金融秩序,是推动经济社会前进的基本条件。而作为现代金融实施主体——金融机构,风险集中、防控形势严峻,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便成为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前提。深入开展合规教育,切实树立合规意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向  方忠英  
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针对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状况,需不断健全机构内部激励机制,促进改革深化。本文从央行对农信社的支持入手,基于激励机制设计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中央银行资金支持对中央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激励机理,探讨了目前激励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安起雷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快速推进,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力度逐渐加大,金融服务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农村金融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农村金融风险大、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缺乏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村金融资源聚集和金融发展的障碍。本文即从风险分散和风险补偿机制的构建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乃书  刘馨阳  刘丹  
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促进农村经济进步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手段就是激励机制的建立。笔者首先对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农户这三种主体的相互行为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了农村金融机构与政府之间的作用关系和博弈关系后,理论上提出如何使得政策激励得以改进;在研究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关系之后,指出在存在信用约束下的策略组合最优;对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行为偏好研究中指出了在其经济人前提下所导致的实际目标与服务宗旨的背离。其次对上述各主体间现存的激励不相容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三种主体之间的激励机制的构建提出了若干较具实际意义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文平  周素彦  
2007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速度却慢于银监会的试点计划和三年工作安排进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银监会在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过于保守的政策,这项政策大大降低了合格发起人的数量并降低了县域经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地方政府和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激励不足等。文章认为,应采取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特区,增加对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建立两级金融监管体制和稳定的农村金融补贴机制等措施,来推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又好又快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