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5)
- 2023(14607)
- 2022(12218)
- 2021(11152)
- 2020(9662)
- 2019(21656)
- 2018(21397)
- 2017(40911)
- 2016(22531)
- 2015(24995)
- 2014(24919)
- 2013(25037)
- 2012(23304)
- 2011(20901)
- 2010(21346)
- 2009(20256)
- 2008(20881)
- 2007(19255)
- 2006(17020)
- 2005(15190)
- 学科
- 济(97496)
- 经济(97371)
- 业(95256)
- 企(77429)
- 企业(77429)
- 管理(75629)
- 农(47393)
- 方法(43705)
- 数学(34934)
- 数学方法(34628)
- 业经(31749)
- 财(31418)
- 农业(31227)
- 中国(23805)
- 务(21765)
- 财务(21745)
- 财务管理(21706)
- 制(20797)
- 企业财务(20575)
- 技术(19264)
- 贸(19028)
- 贸易(19024)
- 学(18977)
- 易(18522)
- 地方(16858)
- 和(16832)
- 策(16820)
- 划(15692)
- 理论(15590)
- 体(15274)
- 机构
- 学院(340504)
- 大学(335347)
- 济(140633)
- 经济(137965)
- 管理(133747)
- 理学(115535)
- 理学院(114304)
- 管理学(112533)
- 研究(112023)
- 管理学院(111909)
- 中国(87067)
- 农(79902)
- 科学(72017)
- 京(69749)
- 财(64507)
- 农业(62414)
- 业大(59339)
- 所(59189)
- 研究所(53832)
- 江(53580)
- 中心(52315)
- 财经(51360)
- 经(46532)
- 北京(42914)
- 经济学(42227)
- 州(41747)
- 范(40612)
- 师范(40083)
- 农业大学(39079)
- 院(38775)
- 基金
- 项目(225236)
- 科学(176605)
- 基金(163892)
- 研究(159471)
- 家(144914)
- 国家(143536)
- 科学基金(122103)
- 社会(102638)
- 社会科(96964)
- 社会科学(96930)
- 省(90464)
- 基金项目(87933)
- 自然(80079)
- 自然科(78254)
- 自然科学(78220)
- 自然科学基金(76908)
- 划(75056)
- 教育(70297)
- 资助(65089)
- 编号(63703)
- 成果(50480)
- 重点(50428)
- 创(49725)
- 发(49374)
- 部(49269)
- 业(48754)
- 创新(45888)
- 科研(43699)
- 计划(42981)
- 课题(42561)
- 期刊
- 济(161951)
- 经济(161951)
- 研究(91806)
- 农(79042)
- 中国(63463)
- 学报(60321)
- 科学(54556)
- 财(52871)
- 农业(52824)
- 管理(48208)
- 大学(44557)
- 学学(42981)
- 业经(32717)
- 融(32065)
- 金融(32065)
- 业(28090)
- 技术(27859)
- 财经(25724)
- 教育(24596)
- 经济研究(23623)
- 问题(22441)
- 经(22102)
- 版(19639)
- 技术经济(19367)
- 科技(17846)
- 世界(17030)
- 商业(16780)
- 业大(16156)
- 贸(15821)
- 现代(15759)
共检索到501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晓燕 翟印礼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传统农业是贫穷而有效率的,打破传统农业的低水平均衡实现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即许多经济学家反复强调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的重要构成成分,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而且对农业生产方式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念力 周亚光 苏爱华 李莲花
为落实中乌合作委员会农业合作分会会议精神,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与乌克兰国家农科院建立科技合作机制,共同开展科技合作研究,并在乌克兰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动"一路一带"经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农业合作分会 示范园区 “一路一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启明
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业科技战略围绕粮食安全,重点在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入21世纪之后,更加强调高新技术和综合开发。总体上,我国农业科技战略的问题表现在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战略中缺乏用户机制,农业科技管理机制自身的缺陷不利于农业科技战略目标的实现。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应在宏观层面加强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并在资金方面支持农民及农业企业;在农业科技的承担主体方面,注意发掘和应对农户的真实需求;在农业科技支持的领域方面,应尽早重视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研究。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定位 导向 战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国华
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条件,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实现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雨
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农业科技资源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剖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福兴
农业科技服务合作社模式是当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创新值得探索的形式。其特点是:一是组织管理法人化;二是经营管理市场化;三是服务管理信息化;四是风险管理多样化。但是,农业科技服务合作社的运行与管理还缺乏系统性,进一步创新机制提升管理水平,还需在坚持科技服务的立身之本、坚持民营的市场化道路、坚持依法管理、培育激励机制上加大力度。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服务 合作社管理 系统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奇峰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产业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近年在内蒙古太仆寺旗(以下简称太旗)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园区的示范作用,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角度介绍了太旗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太旗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化经营中,在农产品生产和营销、政府调控、园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作者针对性的给出如何有效实现示范园区产业化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产业化管理 太仆寺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晓红 张玉鑫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成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农村建立一种新型的农业合作社是必然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对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以及对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作了详细的阐述。避免对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性质含混不清,着重分析新型农村信用合作社性质的认识比较模糊。新型农业合作社是具有特殊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力能力的特殊社会团体法人,但是与企业法人、合伙企业等存在很大差异。笔者借此文重点分析,希望对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新型农业合作社 法律地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晓红 张玉鑫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成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农村建立一种新型的农业合作社是必然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对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以及对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作了详细的阐述。避免对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性质含混不清,着重分析新型农村信用合作社性质的认识比较模糊。新型农业合作社是具有特殊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力能力的特殊社会团体法人,但是与企业法人、合伙企业等存在很大差异。笔者借此文重点分析,希望对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新型农业合作社 法律地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鲁可荣 朱启臻
正确认识农业的性质是制定科学的农业政策的前提,本文认为农业生产具有不同于其他部门生产的特点,具有多功能性和外部社会效应,是具有典型公共产品性的产业。因此,政府不能仅仅把农业看作是一个提供食品和主要工业原料的产业部门,而应该充分考虑农业的公共产品性。特别是健全农业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销售服务,是农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制度的重要方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敬前 郑庆昌
农业科技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科技目标而设定的基本行动准则。文章首先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发展的相关规划为主线,结合相关的国家文件,把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分成"奠定基础"、"消弱"、"恢复建设"、"改革创新"四个阶段,通过对这四个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政策演化的梳理,接着研究指出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农业科技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据显著地位;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政府就始终强调农业科技工作要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上世纪50年代中叶开始,我国就开始探索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生产结合的工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科技政策 科技创新 农业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敬前 郑庆昌
文章基于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农业科技与农业科技投入的特征,指出农业科技具有弱质性和公共性,要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农业科技投入要保持适当的强度;提出基于农业科技与农业科技投入的特征,政府应当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承担农业科技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弥补农业科技领域的市场失灵;最后,根据1990-2008年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数据,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强度,指出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存在农业科技财政投入缺乏稳定机制、政府农业科技财政投入强度不足等问题,提出要加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各级政府必须牢固树立"科教兴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朝全 李仁方
从组织的根本性质上说,农业科技园区是一种典型的混合组织。本文基于混合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四个组织特征——即由公共目标和利益目标合成的二元目标体系、由多元投资形成的混合所有制、由政府和园区经营企业建立的双重管理结构、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综合绩效评价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农业科技园区的组织性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艳玲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日本农村出现了过疏化现象并日趋严重,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本文首先探讨了日本农村过疏化现象的成因以及日本农村过疏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而对日本抑制农村过疏化采取的对策以及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日本 农村 过疏化 农业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黄睿 张朝华
对广东3个农业生态区312户有效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的调查显示,在农户的农村信息需求中,农户对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信息最为关心;而在农户农业科技信息需求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信息和优良品种信息是农户最为关注的信息类型。通过建立这两类信息需求的Logistic模型并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农户个人的文化程度制约着农户对这两类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基于此,建议加强农户的农业教育与培训,强化政府在农户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农户教育可尝试实施证书培训,促进农村人口进入非农领域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