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5)
2023(4456)
2022(4112)
2021(3730)
2020(3499)
2019(8385)
2018(8333)
2017(16674)
2016(9338)
2015(10771)
2014(11270)
2013(11456)
2012(10904)
2011(9966)
2010(10218)
2009(9656)
2008(9950)
2007(9381)
2006(7949)
2005(7120)
作者
(29103)
(24586)
(24338)
(23450)
(15448)
(11783)
(11337)
(9652)
(9090)
(8701)
(8211)
(8151)
(7970)
(7721)
(7719)
(7688)
(7648)
(7254)
(7069)
(7059)
(6165)
(6049)
(6035)
(5633)
(5613)
(5510)
(5499)
(5428)
(4994)
(4985)
学科
(42086)
经济(42050)
(26082)
管理(25913)
方法(22956)
数学(20649)
(20627)
企业(20627)
数学方法(20493)
(11621)
(11384)
中国(9555)
(8893)
(8798)
贸易(8796)
(8514)
(8252)
地方(8034)
农业(7533)
(7464)
业经(7460)
银行(7444)
(7291)
财务(7275)
财务管理(7249)
(7012)
企业财务(6833)
(6576)
(6376)
金融(6374)
机构
大学(142742)
学院(141684)
(59101)
经济(57743)
管理(53976)
研究(46414)
理学(46149)
理学院(45621)
管理学(44834)
管理学院(44557)
中国(37008)
(30017)
科学(29478)
(27810)
(27308)
(24727)
中心(23055)
业大(22789)
(22664)
研究所(22439)
农业(22002)
财经(21782)
(19576)
北京(18910)
经济学(18506)
(18087)
师范(17908)
(17730)
经济学院(16977)
(15991)
基金
项目(89790)
科学(69217)
研究(64349)
基金(64113)
(55628)
国家(55185)
科学基金(46307)
社会(39629)
社会科(37491)
社会科学(37474)
(35566)
基金项目(34401)
自然(30167)
教育(30073)
(30020)
自然科(29423)
自然科学(29411)
自然科学基金(28893)
编号(27023)
资助(26966)
成果(22251)
(20436)
重点(20306)
(19322)
课题(18239)
(18184)
科研(17771)
教育部(17207)
创新(17061)
大学(16975)
期刊
(63919)
经济(63919)
研究(39563)
中国(25168)
(24421)
学报(23675)
(22790)
科学(20425)
大学(17230)
管理(16847)
学学(16243)
农业(15829)
(15247)
金融(15247)
教育(12797)
技术(12608)
财经(11072)
业经(10386)
经济研究(9872)
(9409)
问题(9178)
(8814)
技术经济(8294)
理论(7980)
(7579)
统计(7572)
(7532)
实践(7338)
(7338)
商业(7045)
共检索到208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祥红  
信用卡是当今发展最快的一项金融业务之一。随着信用卡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犯罪——信用卡诈骗罪。并且此类案件在数量和金额上呈上升的趋势,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本文从介绍信用卡诈骗罪及行为方式入手,对信用卡诈骗案件的特征进行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立志  
近年来,信用卡在中国已广泛使用,成为一种安全快捷方便的结算方式,但利用信用卡进行犯罪的现象也逐渐增多,如何对其实行有效的防范已成为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延军  
我国刑法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犯罪主体的规定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刑法学界对此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文章就信用卡诈骗罪犯罪主体的立法完善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并就此问题提出独立的司法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吴志亭  智世勇  
电信网络诈骗是现代网络技术和传统诈骗相结合的新型犯罪,具有作案手段翻新快、传播速度迅猛、智能化程度高、跨区域流动强,集团化联合行骗、组织分工明确,网络伪装多样、被害群体广泛等特点。其近年来呈高发频发态势,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侵害公民财产安全。有效防控电信诈骗犯罪需要从深度整合资源,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司法警务协作,实现全链条打击;深化警企合作,加强联防联控,筑牢防控网络;开展针对性预警宣传,提高群众防骗能力;完善法律体系,提升打击效能等方面着手,构建全方位、长效防控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吴志亭  智世勇  
电信网络诈骗是现代网络技术和传统诈骗相结合的新型犯罪,具有作案手段翻新快、传播速度迅猛、智能化程度高、跨区域流动强,集团化联合行骗、组织分工明确,网络伪装多样、被害群体广泛等特点。其近年来呈高发频发态势,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侵害公民财产安全。有效防控电信诈骗犯罪需要从深度整合资源,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司法警务协作,实现全链条打击;深化警企合作,加强联防联控,筑牢防控网络;开展针对性预警宣传,提高群众防骗能力;完善法律体系,提升打击效能等方面着手,构建全方位、长效防控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万楚雄  
保险诈骗犯罪是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的犯罪之一。在当前贯彻“三防一保”精神的工作中,应当把预防保险诈骗犯罪活动列为重要内容。 笔者曾就保险诈骗犯罪的特征及处罚专门作过论述(见《保险研究》1992年第5期)。本文根据保险与司法实践的一些具体情况,拟从法律与非法律两个方面探讨预防保险许骗的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芳  
2005年2月28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五)》第二条在刑法第196条第一款第(一)项"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情形中增加规定了"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进一步完善了刑法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至此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或者是使用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或者是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诈骗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然而关于信用卡诈骗罪在司法适用中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下列若干问题的探讨,旨在正确认定信用卡诈骗罪。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毛玲玲  
本文根据近年来我国金融诈骗犯罪的新型特征,结合我国金融诈骗罪的定罪模式特点,对其中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安  魏建  
运用1981年~2006年中国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中伤害犯罪与财产诈骗犯罪的数据,检验以基尼系数衡量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对伤害、财产诈骗两类犯罪的影响,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收入差距与犯罪率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且收入差距扩大初期犯罪率加速上升,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二是犯罪防御行为对犯罪的抑制作用没有得到验证。最后根据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戴蓬  
加入WTO以后,随着引进外资步伐的加快,投资诈骗将呈多发态势。本文对投资诈骗的类型、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贺雄  
《刑法》关于信用卡诈骗罪中"恶意透支"行为的解释过于条文化,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对这类犯罪打击力度不够。本文从"恶意透支"的主体、是否"恶意"以及是否"透支"的界定着手,探讨了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指出了立法上的缺陷,提出了以后立法上需要改进的事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林跃  
贷款诈骗罪严重侵犯了我国金融机构的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对金融机构贷款的管理制度,其在主观上只能是直接故意,且有非法占有之目的,间接故意和过失均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其方式在实践中表现多样,易与其他行为相混淆。本文通过对我国刑法第193条的贷款诈骗罪主客观要件的认定分析,以及对本罪与它罪界限的严格区分后,期冀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能够对日益猖獗的贷款诈骗行为进一步防范,并为切实有效地保障金融安全提供法理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