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2)
- 2023(9744)
- 2022(8502)
- 2021(8217)
- 2020(7417)
- 2019(17499)
- 2018(17836)
- 2017(35437)
- 2016(19895)
- 2015(22947)
- 2014(23421)
- 2013(23133)
- 2012(21656)
- 2011(19948)
- 2010(20643)
- 2009(19521)
- 2008(19732)
- 2007(18315)
- 2006(16080)
- 2005(14768)
- 学科
- 济(84262)
- 经济(84186)
- 管理(53389)
- 业(51588)
- 方法(42428)
- 企(41798)
- 企业(41798)
- 数学(37607)
- 数学方法(36950)
- 中国(23712)
- 农(22043)
- 财(21403)
- 学(19335)
- 制(18160)
- 贸(16448)
- 贸易(16438)
- 业经(16061)
- 易(15995)
- 理论(15458)
- 银(14570)
- 银行(14534)
- 地方(14221)
- 行(13845)
- 农业(13804)
- 和(13387)
- 融(13303)
- 金融(13296)
- 务(12713)
- 财务(12659)
- 财务管理(12620)
- 机构
- 大学(300076)
- 学院(299907)
- 济(120035)
- 经济(117373)
- 管理(108979)
- 研究(97776)
- 理学(92639)
- 理学院(91567)
- 管理学(89649)
- 管理学院(89105)
- 中国(74846)
- 京(64330)
- 科学(60811)
- 财(58717)
- 所(51491)
- 农(48728)
- 江(46632)
- 财经(46463)
- 研究所(46325)
- 中心(44069)
- 业大(42987)
- 经(41738)
- 北京(41367)
- 范(41205)
- 师范(40787)
- 农业(38590)
- 经济学(37770)
- 州(37392)
- 院(34177)
- 经济学院(34124)
- 基金
- 项目(182759)
- 科学(141569)
- 研究(135003)
- 基金(129035)
- 家(111716)
- 国家(110768)
- 科学基金(93075)
- 社会(82007)
- 社会科(77541)
- 社会科学(77513)
- 省(72624)
- 基金项目(67111)
- 教育(65835)
- 划(61408)
- 自然(59650)
- 自然科(58215)
- 自然科学(58200)
- 编号(57755)
- 自然科学基金(57137)
- 资助(55828)
- 成果(49051)
- 重点(42008)
- 部(41397)
- 课题(40750)
- 发(39066)
- 创(37164)
- 教育部(35332)
- 科研(35239)
- 创新(34759)
- 项目编号(34719)
共检索到449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丽
伯顿·克拉克从对美国高等教育结构类型、功能的分类分层入手,阐明院校多样化的工作任务、管理形式、各种类型的权力及其关系等极具复杂性的现状,向人们展现了被他称为“世界模式”的美国高等教育结构模式。本文将他的高教结构模式与我国高教结构模式做了一些比较分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丽
克拉克以“矩阵结构”和学术分化理论为起点,通过对学科演进的基础与途径、学术组织模式的演变、教师群体的分化、学科与院校分化的规律等进行探究,论证了多样的、分化的高教系统能够提供大众高等教育和精英高等教育并存的最适宜的运行机制;学术专业化进程不但是学术分化的持久动力,而且是维护学术世界自有特质之源地。
关键词:
学科 学术组织模式 教师权力 学术系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朱彦臻
伯顿·克拉克的学术职业理论深入探讨了学术职业分化与整合、学术职业逻辑、教学科研关系、学术文化等重要问题,从国家、院校和学科三个层级分析学术职业内外多种力量的互动,强调文化在学术职业身份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克拉克的学术职业理论不但为后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审视学术职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岩
伯顿·克拉克以“知识”作为其逻辑起点,以“工作”、“信念”、“权力”为主要范畴构建其高等教育的逻辑体系。为了应对高等教育系统在整合方面遇到许多难以描述和解决的困难,提出了三种权力协调模式: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和市场。本文从市场协调模式的社会选择性与高等教育系统组织松散性是相一致的,市场协调得以发生的一般条件要素的自由与大学的权力的多样性和分化性相一致两方面论证了市场协调模式是伯顿.克拉克所推崇的高等教育系统权力协调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消费者市场、劳动力市场、院校市场中的市场协调进行了深入地透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付淑琼
创业型大学是21世纪大学组织上转型和大学进取与变革的路径与必然趋势。创业型大学有强有力的驾驭核心、拓宽的发展外围、多元化的资助基地、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和一体化的创业文化五个核心要素。研究型大学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进取与变革的路径主要是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资助基地,继而形成一体化的创业文化等带动整个学校的发展;地方综合型大学如澳大利亚的莫那希大学主要通过合并其他学校和发展国际事务等来实现学校的发展;职业型大学如芬兰的约恩苏大学则通过激活和发展学术心脏地带,并使核心学科日渐成为国家的重点学科,进而带动院校收入的多元化和其他学科的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一军 龚放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教学漂移"现象的出现,意味着教学、科研与学习的统一并非存在于所有类型的高等院校之中,复杂性和多样性成为当下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特征。对高校教学全面而清晰的认识,依赖于对高校实际与学生不同阶段学习特点的把握。基于伯顿.克拉克"教学漂移"的观点,我国现阶段高校教学的定位主要有集中教学型、教学为主型、教学与科研并重型、研究导向型四种类型。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的教学定位不仅是多样的,而且具有鲜明的校本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凤桥
集权和分权是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哪一种管理模式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呢?这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经典命题。克拉克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大学的分权模式与欧洲国家大学的集权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集权管理模式使欧洲大学失去了活力,而分权管理模式使美国大学有效地适应了社会变化的需求。
关键词:
克拉克 分权 集权 美国 欧洲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刃刚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基本内容 早在17世纪,威廉.配第就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将比农业占有更重要的位置,而商业又将比工业占有更重要的位置。1935年,费雷又进一步指出:生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将不断地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即使政府进行干预也无法阻止这一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阳立高
美国经济学会宣布,将2011年度克拉克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乔纳森·莱文,以表彰他在产业组织理论与微观经济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文从契约理论、市场组织与设计、信息不对称、网络经济学、不完全竞争市场五个方面对乔纳森.莱文在产业组织理论领域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文进行介绍与评价,并梳理了他的经济思想与突出的学术贡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春梅
伯顿· R·克拉克指出 :高等教育系统是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 ;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心是学科和院校之间形成的交叉矩阵 ;高等教育系统的协调是科层、政治、市场和专业的多方协调形式的统一 ;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是运动中的矩阵。伯顿·R·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观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
伯顿·R·克拉克 学术组织 高等教育系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廷柱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要求研究生必须读一些名著。美国当代著名比较高等教育学家伯顿· R·克拉克著的《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 ,杭州大学出版社 1 994年版 ) ,是该所指定博士研究生学习高等教育管理课程必读的一本书。在姚启和教授的指导下 ,一些博士研究生写出了读这本书的心得体会。本刊从中选择几篇发表 ,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传智
“配第-克拉克定理”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宝典法则,而是一个悖论。从经验数据来看,伴随着产业结构转型为以第三产业为主,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面临着产业畸形化、虚拟化、危机频发、增长乏力等问题;从理论视角来看,“配第-克拉克定理”错误地理解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资本逻辑利用市场经济的弊端以及有为政府职责的缺失发生作用的结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发展方向的理论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中转站,工业化没有尽头,后工业社会是一个伪命题,必须坚持工业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确保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少安 王鲁华
2003年度美国经济学联合会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授予了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史蒂文·莱维特。莱维特多年来致力于犯罪、政治问题的实证研究,他擅长于发现新的数据和构造新颖的证明方法,并因为在这方面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著名的克拉克奖。作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的一员,莱维特深受以“经济学帝国主义”为特征的“芝加哥学派”传统的浸染,他的研究范围甚广,横跨经济、社会和法律科学领域。芝加哥大学是法经济学的发源地,莱维特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着重介绍并简要评析为莱维特赢得荣誉的法经济学思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