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5)
2023(12757)
2022(11070)
2021(10174)
2020(8671)
2019(19861)
2018(19342)
2017(37532)
2016(20976)
2015(23811)
2014(24386)
2013(24084)
2012(22777)
2011(20192)
2010(21295)
2009(20304)
2008(20851)
2007(18927)
2006(16828)
2005(15621)
作者
(61229)
(51181)
(50898)
(49191)
(32819)
(24379)
(23468)
(19641)
(19237)
(18755)
(17336)
(17130)
(16350)
(16288)
(16162)
(15773)
(15633)
(15137)
(14970)
(14712)
(12989)
(12933)
(12477)
(11613)
(11567)
(11538)
(11490)
(11378)
(10323)
(10148)
学科
(81531)
经济(81414)
管理(69491)
(63851)
(53231)
企业(53231)
方法(34783)
(31172)
数学(29720)
数学方法(29287)
(24859)
中国(23642)
(23309)
(19804)
财务(19749)
财务管理(19663)
企业财务(18529)
业经(18521)
(17135)
(16736)
贸易(16719)
(16297)
(16192)
银行(16166)
地方(16042)
农业(15780)
(15149)
(14591)
(14547)
金融(14543)
机构
学院(304531)
大学(303403)
(126546)
经济(123550)
管理(115085)
研究(101630)
理学(96940)
理学院(95913)
管理学(94362)
管理学院(93771)
中国(82309)
(70141)
(64690)
科学(58949)
(53078)
财经(52256)
(50707)
(49707)
中心(48021)
(46789)
研究所(46146)
业大(41627)
北京(40922)
(39303)
农业(38613)
经济学(38337)
(38065)
财经大学(37869)
师范(37738)
(36198)
基金
项目(185944)
科学(145608)
研究(140013)
基金(133404)
(114369)
国家(113374)
科学基金(96935)
社会(87629)
社会科(83066)
社会科学(83040)
(73163)
基金项目(69553)
教育(65191)
自然(61120)
(61036)
自然科(59602)
自然科学(59585)
编号(58763)
自然科学基金(58537)
资助(55722)
成果(50889)
(42341)
重点(42136)
课题(41318)
(39618)
(38872)
(38009)
(37947)
教育部(36471)
项目编号(36042)
期刊
(148213)
经济(148213)
研究(98503)
中国(69196)
(61847)
(45873)
学报(43150)
管理(42580)
科学(39112)
(34551)
金融(34551)
教育(33616)
大学(33213)
学学(31028)
农业(29894)
财经(26618)
技术(26085)
业经(23474)
经济研究(23254)
(22703)
会计(20538)
问题(19743)
财会(18438)
(16728)
(15547)
理论(15446)
技术经济(15089)
(14885)
(14347)
国际(13875)
共检索到486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岑翼  
针对会计事务所而言,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十分关键,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会计事务所的今后发展。鉴于此,文章针对国内会计事务所中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实践经验归纳出了几点有效的处理对策,其中,主要涉及完善会计事务所内控机制、加强审计体系创建力度和加强自我管理等各种内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陈刚  骆琼芳  
一、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业务执行机制(一)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机制审计项目风险的大小不仅对事务所的利益造成直接影响,更是对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控制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审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每个事务所承接业务的关健。不论是执业理念还是资源管理的支持系统中,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海梅  
(一)完善监管体制和民事责任赔偿机制。一方面,要加强监管的制度建设, 改变监管人员的任命制,将监管的目标责任落实到个人,引入公开披露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聂曼曼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是审计业务的具体执行者,其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的高低。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对于有效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事务所实施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本文在比较分析现行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之后,提出事务所可以构建以"控制要素"模式为主,"控制要素"模式与"控制层次"模式相结合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芹  陈力生  
文章从质量控制内容、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制度要素、质量控制强度等方面分析新准则的进步,并就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如何适应质量控制准则的变化,加强质量控制提出了几点设想和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邹照菊  廖洪  
会计师事务所文化是联结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和各项质量控制制度的一种机制,该机制的有效发挥将最终体现为会计师事务所整体执业质量的提高。基于新审计准则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的规定,本文探讨了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文化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机理,并提出了培育质量导向的会计师事务所文化的若干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京宇  黄俊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齐飞  
质量控制模式是会计师事务所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理论视角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模式的基本制度架构,总结归纳出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三种比较典型的质量控制模式,阐述了质量控制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模式背后的决定性因素,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模式改进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张龙平  
本文扼要说明了新旧准则存在的重大差异,论述了会计师事务所按新准则实施质量控制应当掌握的十大要领,旨在帮助会计师事务所正确理解和运用新质量控制准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文杰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取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并在竞争中保持长期的主动权,必须提升审计质量。本文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品牌声誉、组织形式、质量控制体系,分析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因素。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从宝  
一、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的结构,加之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协调,结合南京市会计师事务所的具体情况,本文将质量控制分为全面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两个层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晖妤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作为会计师事务所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屏障,一直以来备受监管部门和整个行业的高度关注。本文以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的视角,从控制什么、控制多少、如何控制、控制节点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机理。并通过例举一家国内大中型事务所的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分析实务中可能存在复核意见的落实、前道复核程序、审计进度安排、科学的复核方法等方面突出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陈刚  骆琼芳  
我国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组织制度方面的问题,如管理意识淡薄、业务流程失控、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等。为此本文认为,必须完善以诚信为核心、以职业道德为纽带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执业理念,建立并推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与技术资源管理制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戚少丽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有效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赢得社会信任的重要措施。文章以2001—2011年中国证监会披露的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注册会计师处罚决定为依据,从处罚公告的年度数量分布情况、处罚公告类型和违规事项等方面分析审计质量控制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审计质量控制的完善途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溪  
会计师事务所如何通过合并实现良性的规模化发展,是近年来我国会计市场管理与实践的重要课题。2001年国内最大的本土事务所中天勤的关闭促使我们反思该宗知名的“强强联合”案例伴随的潜在问题。本文的证据显示:在合并形成中天勤以前,深圳中天的上市客户群风险比天勤客户群更高,质量控制状况(采用签字注册会计师的签字集中度衡量)比天勤更薄弱;在合并后,合并双方的质量控制指标差距进一步拉大,且未观察到合并双方作出适当的质量控制与整合。我们认为,中天勤合并双方的合并前风险不匹配与合并后整合缺陷,抵消了合并的预期积极作用,从内因的角度为中天勤合并后的迅速灭失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