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2)
- 2023(11986)
- 2022(10043)
- 2021(9441)
- 2020(7824)
- 2019(18256)
- 2018(18306)
- 2017(33017)
- 2016(19468)
- 2015(22585)
- 2014(23271)
- 2013(22257)
- 2012(21479)
- 2011(19764)
- 2010(20577)
- 2009(18876)
- 2008(19275)
- 2007(18191)
- 2006(16146)
- 2005(14957)
- 学科
- 济(79442)
- 经济(79357)
- 管理(47414)
- 业(44823)
- 企(33716)
- 企业(33716)
- 方法(30270)
- 中国(29370)
- 数学(25925)
- 数学方法(25578)
- 农(24261)
- 地方(22716)
- 教育(22600)
- 学(18782)
- 业经(17576)
- 财(17562)
- 农业(16325)
- 理论(15719)
- 制(14847)
- 贸(14638)
- 贸易(14626)
- 发(14157)
- 易(14059)
- 银(13658)
- 银行(13626)
- 融(13208)
- 金融(13206)
- 行(13143)
- 和(12515)
- 地方经济(12511)
- 机构
- 大学(282646)
- 学院(277939)
- 济(105227)
- 研究(102694)
- 经济(102453)
- 管理(93728)
- 理学(78039)
- 理学院(76926)
- 管理学(75215)
- 管理学院(74658)
- 中国(73732)
- 科学(63864)
- 京(63736)
- 所(54200)
- 农(50340)
- 财(50038)
- 范(48851)
- 研究所(48737)
- 师范(48452)
- 江(47485)
- 中心(46140)
- 北京(41768)
- 业大(40881)
- 教育(39683)
- 农业(39417)
- 师范大学(38728)
- 财经(37971)
- 州(37946)
- 院(36168)
- 技术(34716)
- 基金
- 项目(168023)
- 研究(130559)
- 科学(129938)
- 基金(113189)
- 家(97337)
- 国家(96287)
- 科学基金(79897)
- 社会(77119)
- 社会科(72600)
- 社会科学(72576)
- 省(69506)
- 教育(67040)
- 划(59150)
- 基金项目(58811)
- 编号(57609)
- 成果(51221)
- 自然(48527)
- 自然科(47313)
- 自然科学(47297)
- 资助(46852)
- 自然科学基金(46404)
- 课题(43695)
- 发(42156)
- 重点(39378)
- 部(37526)
- 年(36198)
- 创(34402)
- 项目编号(34133)
- 发展(34086)
- 性(33514)
- 期刊
- 济(129811)
- 经济(129811)
- 研究(95330)
- 中国(72444)
- 教育(66414)
- 农(47366)
- 学报(44799)
- 财(39768)
- 科学(38890)
- 管理(34730)
- 大学(34512)
- 农业(32249)
- 学学(30063)
- 技术(28832)
- 融(26591)
- 金融(26591)
- 业经(21928)
- 经济研究(19621)
- 财经(19230)
- 图书(18871)
- 业(17496)
- 问题(16985)
- 经(16684)
- 职业(16400)
- 坛(14729)
- 论坛(14729)
- 技术经济(14024)
- 版(13982)
- 书馆(13782)
- 图书馆(13782)
共检索到455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慧
人文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起着为社会持续发展培养具有终生学习能力和人文精神的人才的作用。现代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比例失衡的文理分科现象,人文课程设置比例不足。教师课堂教学也容易忽视人文精神培养,忽略学生情感需求和价值引导。面对社会需求和高等教育人文现状,高校管理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从上到下推动人文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
人文教育 高等教育 课程改革 教师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耘
高等学校人文精神的失落,价值理性的偏差,引起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并已有不少高校在采取措施加以克服。如何大力度大范围推进此项工作,值得深入探讨。一、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内涵大学最原始的教育,是探讨一般原理的知识。大学正是因为坚持自由教育精神,所以容纳了科学教育,接纳了工程和技术教育:可以说,对这一精华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龙井仁
构建文明和谐社区必须依赖社区教育的发展,而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则是关键。本文就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现状及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目标、原则、策略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为构建文明和谐社区、推动学习型社区的进步与发展,提供若干在建设方法、建设目标上的有益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文章从知识经济的出现对人的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时弊和误区两个方面,论述了现代大学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指出,在大学生的素质形成中,文化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人文素质则是文化素质的核心
关键词:
知识经济,大学教育,素质教育,人文素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倩
民办教育的生存、发展、繁荣和衰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的态度。因此,地方政府无论是在民办教育的投资鼓励、政策环境方面,还是在民办教育的依法监管和积极宣传推动方面,都应给予大力支持。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民办教育 发展 管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任江辉
日本华文教育在日本华侨华人社会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随着日本华侨华人子女人数的快速增加,已有的华文教育已经满足不了需求,远程华文教育应运而生。本文探讨日本远程华文教育热潮的背景,并分析日本远程华文教育的特色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重科学轻人文的教育趋势,然而"重视"科学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科学精神的培植,却暴露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诸多缺陷 探究人文的本来内涵,对照不少大学生人文素养匮乏且科学精神不足的严峻现实,那种人为地将科学与人文进行分割、倾斜的片面化的教育,其结果只能造就科学与人文相背离的人。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学精神 人文素养 倾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典雅 林小琳
一、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性质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性质属于管理独立型的地方性的非公募基金,是非营利组织的一个重要机构,主要靠捐赠收入来获取资金,其后再有自有资金运作增值及后续捐助。如某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为独立法人,原始注册金额为400万元。组织形式为基金会与校友会合署办公;大部分基金会的人员支出均由大学负担。即对外是非营利组织基金会法人,独立运作、独立财务、独立审计、独立税务、法人责任;对内是学校内部的一个机构。如图1所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锐连
在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内在品性、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关键在领导,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是前提,构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是核心,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是重点。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教育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荣发
通俗地说,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鉴于人文内容之广泛性,人文教育的内容亦十分宽泛。由此,紧扣人文的核心内涵,厘清人文教育的内涵、定位与发展历程,显得尤其必要和重要。
关键词:
人文 人文教育 定位 发展历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易前伟
现代高校教育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明确人文教育包含的丰富人文理念和精神,帮助学生熟悉自身状态,积极强化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共同发展,推动高校教育体系的变革。人文教育的融合和渗透需要高校教育管理者能够深入挖掘课堂教材以及课堂外的教学方式,深入构建和拓宽人文教育的大环境。稳步推进人文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变革,并积极构建多方协作人文教育方式,全面渗透到高校教育体系的各方面。
关键词:
高校教育体系 人文教育 融合 渗透 环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华中理工大学课题组刘献君(执笔)为了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采取直接与间接收集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对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的近100所有代表性的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状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晓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一帆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外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现状的调研,为我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管理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和客观的发展建议。[方法/过程]采取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以32所国外高校数字人文课程为样本,从其所属部门、课程设置、教育对象、课程内容、教育形式、培养目标等情况分析国外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现状,并归纳出其特色。[结果/结论]借鉴国外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的经验,我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应该立足本土、树立技术思维和人文理念的教学观念,数字人文教育跨界融合,优化数字人文课程体系,强化以课程教学和项目实践为主的多种灵活教学形式互补,重视数字人文个性化能力、项目实践等素养的培养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期促进我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可持续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