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7)
- 2023(10512)
- 2022(8761)
- 2021(8321)
- 2020(6728)
- 2019(15648)
- 2018(15359)
- 2017(29628)
- 2016(16219)
- 2015(18360)
- 2014(18675)
- 2013(18689)
- 2012(17662)
- 2011(16077)
- 2010(16347)
- 2009(15281)
- 2008(15589)
- 2007(14733)
- 2006(12986)
- 2005(11530)
- 学科
- 济(74695)
- 经济(74641)
- 农(50402)
- 业(48583)
- 管理(38662)
- 农业(33463)
- 方法(28248)
- 企(26931)
- 企业(26931)
- 数学(25120)
- 数学方法(24904)
- 业经(20860)
- 地方(20002)
- 中国(19910)
- 财(15630)
- 制(14654)
- 学(13251)
- 贸(13077)
- 贸易(13071)
- 发(12833)
- 易(12697)
- 农业经济(12544)
- 银(10744)
- 银行(10722)
- 发展(10338)
- 展(10318)
- 行(10240)
- 环境(10219)
- 策(10142)
- 融(10068)
- 机构
- 学院(239697)
- 大学(233629)
- 济(98851)
- 经济(96665)
- 管理(88500)
- 研究(82628)
- 理学(75513)
- 理学院(74658)
- 管理学(73391)
- 管理学院(72952)
- 中国(64191)
- 农(62096)
- 科学(51264)
- 京(49404)
- 农业(47593)
- 财(43461)
- 所(42783)
- 业大(42682)
- 中心(40300)
- 江(39052)
- 研究所(38578)
- 财经(33739)
- 范(32665)
- 师范(32382)
- 州(30799)
- 北京(30734)
- 经(30494)
- 经济学(29311)
- 农业大学(29284)
- 省(29057)
- 基金
- 项目(155254)
- 科学(120219)
- 研究(118010)
- 基金(108446)
- 家(94123)
- 国家(93187)
- 科学基金(78066)
- 社会(73431)
- 社会科(68968)
- 社会科学(68943)
- 省(63610)
- 基金项目(58119)
- 教育(53381)
- 划(52023)
- 编号(51430)
- 自然(47653)
- 自然科(46399)
- 自然科学(46385)
- 自然科学基金(45523)
- 资助(42844)
- 成果(41792)
- 发(36572)
- 课题(35255)
- 重点(35135)
- 农(34936)
- 部(34489)
- 创(31986)
- 性(30316)
- 创新(29813)
- 发展(29810)
- 期刊
- 济(120275)
- 经济(120275)
- 研究(68294)
- 农(66625)
- 中国(51977)
- 农业(45027)
- 学报(39233)
- 科学(35786)
- 财(32930)
- 大学(30249)
- 学学(28557)
- 教育(27226)
- 管理(26342)
- 业经(26305)
- 融(24948)
- 金融(24948)
- 技术(21837)
- 业(21292)
- 问题(17700)
- 财经(16123)
- 经济研究(15969)
- 农业经济(15283)
- 农村(15229)
- 村(15229)
- 版(15129)
- 经(13888)
- 世界(12826)
- 经济问题(12724)
- 技术经济(12638)
- 资源(12251)
共检索到366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尚卿 刘玉清
当前,中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抓好以下几点:一、坚持以规划为基础,建设农民新家园;二、必须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服务优势;三、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农村新经济;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农村新风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科 刘田喜 陈汉华 邓贤斌
本文概括了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初见雏形的十种典型模式,着重分析了十种模式的共同路径,即围绕完善宜居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两个基本目标,突出四个重点:一是以农民向城镇和新社区集中为起点,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努力提高"三化水平";二是从农民住房建设和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入手,软件、硬件建设配套推进;三是以培育特色产业为中心,壮大支撑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四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调动农户、集体和社会参与建设新农村及发展农业生产的多个积极性。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典型模式 共同路径 中部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华兴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鉴于我国区域差异很大,各地的发展环境也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区在各个阶段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必然有差异。中部地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区域,经济发展总体上刚刚跨入工业化中期,"三农"问题相当突出,本文就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重点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付新
农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农村发展的基本途径。在解读经济全球化含义的基础上,研究我国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中部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其在入世推动的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在“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下,产生特殊的政策响应效果,导致中部地区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传统农业改造,加速中部地区的农业国际化,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点和经济基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嵘
信息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对中国农村信息资源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阐明信息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资源 新农村 建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江涛 姜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本文从金融视角切入,以四川省绵阳市辖内农业大县—盐亭县为典型案例,剖析了当前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指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新需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新路径,以及促进农村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章洪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焦建国
一、新农村建设的经济逻辑与运行系统:从资源基础和产业选择角度的分析按照“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来理解,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是“减少农村,减少农民”。那么,应该如何减少农民?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三化”:一个是“异化”,即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一个是“进化”,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任保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使制度正确",节约农村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设计社会激励结构,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激励和治理机制,激励新农村建设中各经济主体调整发展机制和战略,从激励、能力、组织和制度上解决先进或适用生产要素、社会保障向农业或农村转移。
关键词:
西部 资源富集区 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晓娟
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给各国政府敲响了警钟,对我国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本文从分析期货市场的功能入手,剖析了期货市场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指出了制约期货市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因素,提出了期货市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期货市场 新农村建设 风险转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玮玮 朱晓东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出现了生态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的现象,面对世界范围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我国农村如何实现持续发展,构建农村环保生态系统、实现生态跃迁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和解决的时候。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继而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环境 污染 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建设
以城乡协调发展为基调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农民的收入和基本保障大幅提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尤其与城市相比,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象较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面临的难题及原因,寻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途径,以期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殷红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归根结底有赖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即农村人力资本的提高。基于此,就要着重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环境及机遇,从而设计出相应的投资方式及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雪瑞
当前,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处在深入推进阶段,农村的生活改善,农民的收入提升,但相应的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与城市相比,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制约因素,探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以期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关键词:
新农村 生态文明 建设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燕 杨振斌 赵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