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0)
- 2023(8752)
- 2022(7671)
- 2021(6877)
- 2020(6034)
- 2019(13907)
- 2018(13700)
- 2017(26891)
- 2016(14444)
- 2015(16440)
- 2014(16813)
- 2013(16984)
- 2012(16250)
- 2011(15044)
- 2010(15472)
- 2009(14535)
- 2008(14332)
- 2007(13250)
- 2006(11636)
- 2005(10567)
- 学科
- 济(87138)
- 经济(87079)
- 管理(40470)
- 业(37320)
- 方法(32802)
- 企(29719)
- 企业(29719)
- 数学(29170)
- 数学方法(28956)
- 地方(20187)
- 农(18243)
- 中国(17951)
- 学(16062)
- 财(15686)
- 业经(14983)
- 地方经济(13522)
- 贸(12870)
- 贸易(12865)
- 制(12861)
- 易(12338)
- 农业(12197)
- 和(10891)
- 环境(10454)
- 融(10365)
- 金融(10363)
- 体(10187)
- 银(10032)
- 银行(10006)
- 理论(9572)
- 行(9553)
- 机构
- 学院(222719)
- 大学(222379)
- 济(103013)
- 经济(100923)
- 管理(82396)
- 研究(79224)
- 理学(70433)
- 理学院(69597)
- 管理学(68416)
- 管理学院(68008)
- 中国(59102)
- 科学(47141)
- 京(46188)
- 财(44143)
- 所(41342)
- 农(38196)
- 研究所(37363)
- 中心(35511)
- 财经(35269)
- 江(34662)
- 经济学(32683)
- 业大(32201)
- 经(31727)
- 农业(29856)
- 北京(29351)
- 经济学院(29251)
- 范(28910)
- 师范(28684)
- 院(27714)
- 州(27004)
- 基金
- 项目(139388)
- 科学(108905)
- 研究(101920)
- 基金(100270)
- 家(86821)
- 国家(86108)
- 科学基金(72813)
- 社会(65451)
- 社会科(61981)
- 社会科学(61960)
- 省(54628)
- 基金项目(53140)
- 教育(46802)
- 自然(45629)
- 划(45498)
- 自然科(44540)
- 自然科学(44524)
- 自然科学基金(43738)
- 资助(41548)
- 编号(41332)
- 成果(33769)
- 重点(31648)
- 发(31583)
- 部(31300)
- 课题(28711)
- 创(28344)
- 教育部(26850)
- 国家社会(26836)
- 科研(26605)
- 创新(26572)
- 期刊
- 济(122759)
- 经济(122759)
- 研究(67972)
- 中国(41571)
- 农(34930)
- 财(34898)
- 学报(33536)
- 科学(31116)
- 管理(29542)
- 大学(25081)
- 学学(23814)
- 农业(23137)
- 融(20431)
- 金融(20431)
- 经济研究(20215)
- 技术(20192)
- 教育(19819)
- 财经(18532)
- 业经(18335)
- 经(16064)
- 问题(16014)
- 技术经济(13632)
- 贸(12836)
- 统计(12126)
- 业(11928)
- 世界(11459)
- 商业(11368)
- 国际(11324)
- 策(10713)
- 理论(10462)
共检索到339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于津平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加强中日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日两国是东亚的经济大国,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在双方的对外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历史问题及美国和政治等因素的存在,中日之间实现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依然十分坎坷。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日本经济的复苏,推动中日贸易自由化的力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但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不仅取决于两国经济力量的变化,而且取决于两国能否通过沟通和制度变迁实现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跨越。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区域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根喜
特点 1996年3月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的第一次亚欧首脑会议建立起来的亚欧合作对话机制,标志着亚欧新型伙伴关系的到来,亚欧经济合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建立在低层次基础上的合作亚欧会议对话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发展进程中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但亚欧经济合作的内在因素决定了这个模式只能是低层次的,尚难以建成类似欧盟合作层次较高的集团。从时间上分析,欧盟集团自其前身欧共体建立时起,已经过了4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晓
构建地区战略性的经济合作关系──关于发展中日经济关系的新思考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李晓自70年代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在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步伐缓慢、对华技术转让过于迟缓,以及中日贸易不平衡和摩擦的出现等等.①但从...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永达
日本的国际经济关系走向与中日经济合作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于永达日本经济可谓当今世界上利用海外条件、借翼而飞的经济类型中最成功的一例,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其发展具有突出的影响。1991年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复杂的国际局势,从不同侧面制约、抵减或促进着日本经济的发...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沈丁心 李永强
数字经济合作,被视为中日关系改善进程中最应该给予充分重视与有效强化的领域之一。自2017年中日关系逐步改善以来,中日两国在安全、政治、经贸、科技等诸多领域的积极互动,为中日数字经济合作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的背景与条件。有关中日数字经济合作现实与前景的分析表明,重视"一带一路"建设第三方市场合作对中日数字经济合作的平台意义,充分理解和解决中日数字经济合作面临的困境与治理,是今后推动中日数字经济合作的最重要主体性内容之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君雷
一、形势和战略原苏联解体的局势给国际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形势的变化导致美国世界战略的根本性变化.用布什的话来说,美国"已经获得了一次非同一般的机遇","可以按照我们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个国际新体系."但是,复杂变幻的世界形势使美国瞻前顾后的因素很多,尚待观察、思考和掂量.同时也将促使日本战略的改变.90年代,日本仍会把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当作基轴,继续在这个范畴内运营,同时,也将为了适应美国要求日本成为"全球平衡伙伴"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田春华
尽管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早在60年代就由日本学者提出设想,但由于亚太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合作设想只停留在民间讨论层次上。80年代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欧共体发展为欧洲经济联盟,对亚太各国的压力增大。1989年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官方协调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建立为始点,经历8次部长级会议和4次领导人会议,APEC的合作机制才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熊琛然 王礼茂 张超 屈秋实 向宁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油气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逐渐成为中国和日本油气资源主要进口国之一。本文通过构建能源地缘经济关系评价模型,以俄罗斯远东—太平洋原油管道为切入点,对该管道建设中的1995—2016年俄罗斯与中日两国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①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指数由1995年的0.079不断攀升至2016年的0.693,日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指数由1995年的0.992下降至2016年的0.266,两条指数变化曲线交汇于2012年并呈现"剪刀差"状。②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演变轨迹呈现出波浪式平稳(1995—2002年)、斜"N"型上升(2003—2008年)和快速上升的变化趋势(2009—2016年),2008年后,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期的日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演变轨迹呈现出波浪式平稳、快速下降和梯级下降的变化态势,当前日本仅为占俄罗斯原油出口量份额极少的一个出口目的国。未来,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推进,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将继续向好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石云峰
1992年以来,尽管遇到了原苏联政局动荡、联盟解体、经济滑坡、通货膨胀等严峻的挑战,但我国独联体各国的互利经济合作发展势头不减。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双方共签订承包劳务合同613项,合同总金额10.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7亿美元,累计派出人数1.6万。其中承包工程145项,合同额8.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05亿美元,合同人数5957人;劳务合作458项,合同额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苏存
东北亚经济圈与中日经济合作辽宁省盘锦市人民银行苏存一、建立东北亚经济圈的现实意义东北亚经济圈在地理范围上涵盖日本、韩国、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朝鲜及蒙古。广大的东北亚地区人杰地灵,许多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也名列世界前茅。可以预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莉
在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中,中日经济贸易关系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引人注目。继1993年双边贸易、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等大幅度增长,1994年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继续发展,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双边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日本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1993年中日贸易额为390.4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占当年我国外贸总额的19.9%。其中,我对日出口157.9亿美元,我从日本进口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尹小平 郭士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申国稳
本文认为,中国加入WTO会给中日经济合作带来全面的、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双方贸易、投资,还是双方的经济协商和纠纷解决,中日两国都应以此为“起爆剂”,开创中日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
WTO 经济 合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新奎
一、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的调整 1.80年代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其影响 (1)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的国家。中国这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在从封闭经济体制向开放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区域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有较强的工业、科技、人才基础,对外经济交往较多,理所当然地成为对外开放的首选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