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0)
- 2023(13791)
- 2022(11283)
- 2021(10391)
- 2020(8853)
- 2019(20250)
- 2018(19945)
- 2017(37817)
- 2016(20727)
- 2015(23980)
- 2014(24185)
- 2013(23776)
- 2012(22222)
- 2011(19992)
- 2010(20332)
- 2009(19341)
- 2008(18720)
- 2007(17075)
- 2006(14950)
- 2005(13868)
- 学科
- 济(87594)
- 经济(87505)
- 管理(54725)
- 业(54308)
- 企(42261)
- 企业(42261)
- 方法(36784)
- 中国(33780)
- 数学(32500)
- 数学方法(32265)
- 融(28303)
- 金融(28295)
- 银(26950)
- 银行(26910)
- 农(26329)
- 行(25995)
- 财(23789)
- 制(21668)
- 业经(19776)
- 贸(18612)
- 贸易(18597)
- 地方(18550)
- 易(18167)
- 学(18039)
- 农业(17474)
- 体(15336)
- 务(14584)
- 财务(14532)
- 财务管理(14492)
- 理论(13843)
- 机构
- 大学(297872)
- 学院(296789)
- 济(129171)
- 经济(126510)
- 研究(108352)
- 管理(106341)
- 理学(89770)
- 中国(89523)
- 理学院(88746)
- 管理学(87226)
- 管理学院(86694)
- 京(64439)
- 科学(64367)
- 财(60459)
- 所(55919)
- 农(54382)
- 中心(51138)
- 研究所(50730)
- 财经(47575)
- 江(45693)
- 业大(43366)
- 经(43226)
- 农业(42760)
- 经济学(41905)
- 北京(41294)
- 范(38833)
- 院(38456)
- 师范(38407)
- 经济学院(37937)
- 州(36587)
- 基金
- 项目(190513)
- 科学(148534)
- 研究(140777)
- 基金(137575)
- 家(120340)
- 国家(119359)
- 科学基金(100195)
- 社会(89538)
- 社会科(84875)
- 社会科学(84851)
- 省(73300)
- 基金项目(71577)
- 教育(64416)
- 划(62143)
- 自然(61747)
- 自然科(60353)
- 自然科学(60333)
- 自然科学基金(59278)
- 编号(57205)
- 资助(57009)
- 成果(48008)
- 重点(43787)
- 部(42959)
- 发(42504)
- 课题(40497)
- 创(39434)
- 国家社会(38037)
- 创新(37109)
- 教育部(36616)
- 性(36482)
- 期刊
- 济(143396)
- 经济(143396)
- 研究(92826)
- 中国(64401)
- 农(50901)
- 学报(49215)
- 财(47743)
- 科学(43574)
- 融(42847)
- 金融(42847)
- 管理(38188)
- 大学(36949)
- 学学(34642)
- 农业(33553)
- 教育(33409)
- 技术(25610)
- 财经(24558)
- 经济研究(24144)
- 业经(22173)
- 经(21243)
- 问题(19547)
- 业(18509)
- 贸(17630)
- 国际(15984)
- 世界(15581)
- 版(14907)
- 技术经济(14726)
- 理论(14251)
- 图书(13949)
- 统计(13810)
共检索到464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欧阳瑞
对于金融体系设计,理论界一直存在两种观点,即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核心抑或以资本市场为核心,两种体系各有其优劣。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现状,并对其长远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制度 金融体系 现代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忠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金融体系要从关注"规模"转向关注"质量",金融功能要由传统的"动员储蓄、便利交易、资源配置"拓展为"公司治理、信息揭示、风险管理"。金融治理要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其他治理更加密切地融合,更好地发挥金融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这包括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去杠杆与完善公司治理的关系、金融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完善的关系、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可持续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要依据金融市场发展一般规律建设我国现代金融体系,明确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不可分离,建立激励相容的监管体系。建设现代金融体系要以建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为纲,重点是破解市场分割和定价机制扭曲。
关键词:
新时代 金融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 现代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建军
本文以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货币为例,对现代金融体系下现金在经济往来和金融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主要货币的现金仍起着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并且这些职能并没有削弱或萎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高度重视人民币现金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全面分析现金需求,科学评估非现金支付对现金支付的替代作用,不断完善海外人民币现钞的流通回笼机制。
关键词:
现金 非现金支付 职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张雪兰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金融体系强化“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金融经济共生共荣”三大理念,同时具备“政治性、人民性、安全性、效益性、创新性、开放性”六大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亚星 田宇
国家现代化发展离不开经济现代化,现代化经济的重要一环是现代化金融,现代化金融市场的关键是具备有效性。通过梳理金融市场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等相关理论的发展,明确金融市场现代化的关键是提高市场有效性,结合中国实际,建立现代化金融市场要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要科学构建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并全面提高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要建立健全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以及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
关键词:
现代化金融 有效市场假说 金融市场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赵伟霖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线。金融体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架构,是构建中国式现代金融体系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工作实际上是遵循“三位一体”总方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的宗旨,中国货币政策更加稳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组合措施更加精准,强力推进了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新业态的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化解处置了诸多风险点,稳步推进了去杠杆进程,进一步完善了金融监管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对外开放程度取得新进展,金融“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提高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金融体系 中国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砥砺前行,不断建立并扩大革命根据地,以星星之火形成农村包围城市之势,最后武装夺取城市从而取得了全国胜利。新中国的金融机构也是先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带着人民银行进城"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银行在新解放区普设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并按照人民政府对新解放区原有各类金融机构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接收官僚资本银行,取消在华外国银行的特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广钰 高一田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现状的分析,找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其对新农村建设支持不力的原因,同时给出了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清华
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金融体系现代化的推动力 ,金融体系现代化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应将“放松监管”与“再监管”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入世”过渡期内 ,在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 ,维持现行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架构不变是必要的 ,但从长远来看 ,组建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施集中、统一监管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
金融体系 现代化 金融监管 央行分拆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少岩 许丹丹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特点是,政府政策扶植,财政资金援助,合作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既分工明确又紧密结合,并建立农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双重监管制度等农业保险,农村金融体系架构较合理完善。随着经济发展日本农村金融体系面临新的问题,但是运行比较成功。中国目前的农业状况和日本农业非常相似,分析和研究日本的农村金融经验,对完善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喜梅 李仲平 李细枚
了解农村金融体系的特征,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本文借鉴系统论的一些思想,探讨了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几个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和基本性质。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功能 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建 王静娴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引导金融体系健康稳定地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治理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成为全球各国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一种"新常态"。研究金融危机的最新特征和发生机理,对我国的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新一轮全球金融动荡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机理,发现金融自由化当前面临着一个严重的与实体经济大背离的制度性困境,而金融从业人员的短视主义、有限理性、认知缺陷、职业精神衰退和道德伦理缺失,则构成了其中的微观原因。在当前的全球金融波动环境下推进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需要提升维护金融稳定的国家金融治理能力,完善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等系统性法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专业能力和高尚金融伦理道德的"金融家精神"。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治理 现代化 金融家精神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何德旭
新时代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重大判断,为我们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也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新阶段,金融业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我认为,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有几个基本标志:一是金融体
关键词:
服务实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尼古拉斯·博斯特 孔莹晖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引发热议。互联网金融产品包括货币市场基金、保险产品、第三方支付、对等联网借贷(P2P),以及其他更为奇特的投资产品。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传统银行的范畴。尽管与传统金融部门庞大的资金规模相比,投资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资金规模仍相对较小,但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还是引起了银行界的担忧与不满。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产生了几个关键问题: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袁志刚 张冰莹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叠加基本养老体系存在的多元性、持续性危机、区域与城乡的严重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养老资源的碎片化和养老资产总体上低收益的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必须解决的问题。养老金融能够缓解老龄人口收入与支出的缺口问题,提升养老体系的财务可持续性。个人养老金融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养老体系碎片化和城乡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养老金融还可以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养老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本文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养老模式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两者相互促进的前提是金融机构资源配置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