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6)
2023(11373)
2022(9667)
2021(9038)
2020(7734)
2019(17854)
2018(17327)
2017(34898)
2016(18979)
2015(21541)
2014(21543)
2013(21436)
2012(20118)
2011(18238)
2010(18637)
2009(17891)
2008(17557)
2007(16199)
2006(14312)
2005(13013)
作者
(54295)
(45507)
(45441)
(43490)
(29148)
(21739)
(21066)
(17533)
(17217)
(16400)
(15224)
(15000)
(14594)
(14459)
(14322)
(14288)
(13953)
(13448)
(13372)
(13215)
(11235)
(11216)
(11083)
(10467)
(10313)
(10297)
(10238)
(10127)
(9242)
(9234)
学科
(76989)
经济(76911)
(62907)
管理(59132)
(50872)
企业(50872)
方法(36076)
数学(32296)
数学方法(31989)
(27768)
(27746)
金融(27744)
(26589)
银行(26564)
(26207)
(25609)
中国(25507)
(20230)
(19613)
财务(19576)
财务管理(19534)
企业财务(18702)
(17942)
贸易(17930)
(17539)
业经(17462)
地方(16766)
农业(16168)
(13667)
(12668)
机构
学院(271536)
大学(268170)
(118010)
经济(115451)
管理(105247)
研究(90331)
理学(89522)
理学院(88641)
管理学(87345)
管理学院(86845)
中国(77521)
(58445)
(55565)
科学(52015)
(47746)
(46398)
财经(45361)
中心(44861)
(42421)
研究所(41475)
(41031)
业大(38807)
农业(37541)
经济学(36377)
北京(35326)
(34092)
财经大学(33464)
经济学院(33021)
(32397)
师范(32083)
基金
项目(170105)
科学(133318)
研究(126571)
基金(122928)
(105706)
国家(104775)
科学基金(89738)
社会(79699)
社会科(75752)
社会科学(75727)
(66772)
基金项目(64243)
教育(57866)
自然(57116)
自然科(55753)
自然科学(55737)
(55724)
自然科学基金(54809)
编号(52772)
资助(52134)
成果(43746)
(38709)
重点(38261)
(37506)
课题(35916)
(35668)
(33734)
创新(33400)
教育部(33233)
科研(32879)
期刊
(130102)
经济(130102)
研究(81991)
中国(52644)
(48163)
(44374)
金融(44374)
(43869)
学报(38539)
管理(37496)
科学(35081)
大学(29331)
农业(28867)
学学(27763)
教育(24507)
技术(22929)
财经(22893)
业经(21689)
经济研究(21173)
(19504)
问题(17071)
(15761)
(15284)
理论(14433)
技术经济(14164)
国际(13754)
财会(13424)
实践(13035)
(13035)
世界(12838)
共检索到419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方方  
(一)上市公司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现状目前上市公司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深度和广度都较为有限,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以2012年数据为例,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境内上市的所有非金融上市公司(2 452家)中,约有7.50%的公司使用了金融衍生产品。其中,远期合约是使用较为广泛的金融衍生产品,其次是期货合约、互换(掉期)协议和期权合约。平均来看,约有3.87%的非金融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万先  
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查亚华  魏晓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夏晶  
衍生性金融商品是一种合适的资产负债与风险管理工具,具有避险、套利与投机等功能,但若操作不当,企业可能会因为其高度的财务杠杆运用而遭受巨大的风险与损失,相对的,银行也可能因为经营该项商品而产生客户违约等风险。文章拟就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经营较多的预购预售外汇、汇率选择权(Option)、利率交换(IRS)、换汇换利操作(CCS)及双元货币等主要产品,探讨国内上市公司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成效、连带产生的风险及衍生性商品的使用者与非使用者间的风险差异是否显著。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健  贾隽  
(一)我国股权激励的现状1.总体情况。根据wind资讯数据库统计,2005年至2011年9月15日间,涉及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共有290家,占A股总上市公司数量2 260家的12.83%。从这290家上市公司的市场分布来看,中小板的比例最高,共有116家,占中小板上市公司的18.95%;创业板44家,占创业板公司的16.67%;主板市场相对较少,上海主板88家,深圳主板42家,分别占公司总数的9.65%和8.90%。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更需要用股权激励的方式来留住人才,而且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敏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在我国起步较晚,并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于今年3月1日发布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金融衍生产品的规范发展铺平了道路。本文简述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现状,分析了国内对该产品的市场需求,提出了我国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昕  
目前国际国内的金融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状况极其关注,但金融衍生市场产品交易最新数据的搜集、统计和计算非常困难,各国数据公布不及时,计算口径也经常是不同的,现仅以我们搜集的国际组织公布的最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玉梅  田雪丰  吕晓明  
随着我国内控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规范作用也在不断加强。然而面对一系列内部控制失效的事件,人们不得不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提出质疑。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现状,为及早识别和治理内部控制的失效,提出优化上市公司组织结构和职权设置、优化股权结构、内部控制战略化、规范和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制度、营造公司治理文化、完善相关外部法规和监管建设等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贺  
服务贸易的飞速发展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成为各国加强经济合作的关键领域,而服务贸易的优化发展,结构的优化极为重要。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比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代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低且竞争力薄弱,处于较低层次水平。因此,对服务贸易结构的研究与探讨,都将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接着指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着重提出针对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希望能对优化中国服务贸易结构有所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瑞梅  杨星  
作为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新事物,以石油为基本核心产品的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于各国的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和政治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其发展对于完善市场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功能,扩大市场规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国外发达的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目前的起步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新兴市场的价格风险特征,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打下了理论基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士霞  
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进一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光  
在市场经济与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金融衍生产品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6年间公布的财务年报数据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借助商誉价值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衍生产品对于银行总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衍生产品的使用会正向增加银行的价值。此外,银行的资本状况、营业状况、经营历史等控制变量对其价值也有影响。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石永军  
一、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是指由利率、货币、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产品衍生出来的,其价值也是由基础产品的价值决定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新型金融产品。远期合约、金融期货、期权和调期是主要代表。据统计,截止1995年3月,全球衍生产品交易未清偿余额超过57300亿美元。衍生产品产生发展的最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冷薇薇  陈向明  
本文以应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2011~2013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系统地处理及分析,探究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对衍生金融工具在上市公司风险管理中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验证。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一)本身没有价值。由于衍生金融产品是以原生金融产品为基础,注定其价值波动是随原生金融工具价值变化产生的,本质上指的是合约。(二)财务杠杆作用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