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7)
2023(9061)
2022(7858)
2021(7069)
2020(6054)
2019(14139)
2018(13672)
2017(26976)
2016(14454)
2015(16767)
2014(17100)
2013(17173)
2012(16441)
2011(15138)
2010(15686)
2009(14827)
2008(14865)
2007(13952)
2006(12298)
2005(11418)
作者
(44716)
(37767)
(37609)
(36048)
(24212)
(17980)
(17332)
(14561)
(14195)
(13432)
(12935)
(12644)
(12198)
(11985)
(11949)
(11763)
(11165)
(11058)
(10938)
(10856)
(9467)
(9292)
(9205)
(8675)
(8652)
(8509)
(8275)
(8221)
(7677)
(7378)
学科
(87347)
经济(87277)
管理(39897)
(38478)
方法(33683)
(30391)
企业(30391)
数学(30166)
数学方法(29977)
地方(19487)
中国(18757)
(18204)
(16505)
(15725)
业经(14653)
(13768)
(13446)
贸易(13438)
地方经济(13239)
(12931)
(12796)
金融(12794)
(12047)
银行(12025)
农业(11791)
(11497)
(10724)
环境(10354)
(9653)
(9642)
机构
大学(228162)
学院(225830)
(109063)
经济(106997)
管理(84928)
研究(81575)
理学(71713)
理学院(70906)
管理学(69888)
管理学院(69445)
中国(64369)
(48595)
(47827)
科学(46209)
(42196)
财经(38601)
研究所(37752)
中心(37641)
(37561)
经济学(35625)
(35351)
(34897)
经济学院(31966)
业大(30947)
北京(30752)
农业(29360)
财经大学(28477)
(28160)
(28038)
师范(27924)
基金
项目(138677)
科学(108840)
基金(101818)
研究(101397)
(88676)
国家(87590)
科学基金(74033)
社会(66496)
社会科(63056)
社会科学(63031)
基金项目(53176)
(52524)
自然(45877)
教育(45608)
自然科(44781)
自然科学(44764)
(44086)
自然科学基金(43986)
资助(42663)
编号(40113)
成果(33332)
(31787)
重点(31185)
(31161)
国家社会(28040)
(28017)
教育部(27517)
课题(27475)
人文(26591)
科研(26389)
期刊
(128807)
经济(128807)
研究(73239)
中国(43188)
(38891)
(33767)
学报(33509)
管理(31294)
科学(30866)
(27584)
金融(27584)
大学(25365)
学学(24075)
农业(21855)
经济研究(21423)
财经(21085)
技术(19495)
(18260)
业经(18023)
教育(17377)
问题(16875)
技术经济(14044)
(14015)
世界(12646)
统计(12533)
国际(12307)
(11957)
理论(11940)
商业(11413)
经济问题(10818)
共检索到356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士钧  
我国入世时接受“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条款”,主要是WTO的相关规定在四个方面大大制约了我国在具体谈判中的回旋余地。国内对该条款作了影响甚大的误读或曲解,它对我国出口的羁绊作用被过分夸大,而它为防止被滥用所采取的手段和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却被忽略或低估。围绕如何正确对待该条款的问题,还可从中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伯明  
中国成为反倾销重灾区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国家仍然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其实,多边反倾销规则中并不存在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一些国家坚持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完全是出于保护主义的目的。我国应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联手努力,一方面继续推进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完善法律体系,开展经济外交,另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应诉并争取个案处理,以尽快化解歧视性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丛琳  
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是在反倾销案中屡屡败诉的重要原因,也成为一些国家针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时最常用的武器。本文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概念及在反倾销中的作用入手,分析了“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给我国外贸造成的危害、我国的市场经济程度以及积极应对措施等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瑛  张璐  
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d)段的第二句话,规定反倾销非市场经济方法的第15(a)(ii)段在2016年12月11日到期。运用WTO争端解决机构常用的解释方法分析可知,该条款的到期同时导致非市场经济方法的终止,非市场经济方法不可能基于《中国入世议定书》中的其他条款继续被使用。美国倾向采用的"举证责任转移说"不符合条约解释的规则,欧盟尚未通过的修改反倾销法的提案也违反GATT和《反倾销协议》的规定以及上诉机构在阿根廷诉欧盟生物柴油案中的裁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瑛  张璐  
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d)段的第二句话,规定反倾销非市场经济方法的第15(a)(ii)段在2016年12月11日到期。运用WTO争端解决机构常用的解释方法分析可知,该条款的到期同时导致非市场经济方法的终止,非市场经济方法不可能基于《中国入世议定书》中的其他条款继续被使用。美国倾向采用的"举证责任转移说"不符合条约解释的规则,欧盟尚未通过的修改反倾销法的提案也违反GATT和《反倾销协议》的规定以及上诉机构在阿根廷诉欧盟生物柴油案中的裁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芳文  
在对华反倾销中,欧美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一直是困扰中国出口企业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非市场经济”条款的由来、欧盟和美国对华“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瑾  
目前,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我国也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进口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中美两国之间特殊的双边经贸关系,以及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导致美国对华应用“非市场经济条款”具有不同于其他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芳   邹俊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重要原因是,我国在“入世”15年内应对反倾销时仍将受到“非市场经济地位”制约。本文以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为研究对象,参照国际上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界定,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庭东  
本文对当前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及国内学者对有关该问题实质的探讨作了梳理,提出“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实质不仅仅是一个贸易壁垒这样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国际政治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中国和平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大转变的战略问题。其实质是在中国经济崛起、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过程中,发达国家为促使中国经济建立与其相容的竞争规则,进而构建新的世界经济协调机制的战略博弈。最后,本文就中国面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挑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亚洲  马广奇  
在全球反倾销调查中,中国在2016年底之前已经被调查过21次,是全球被调查最多的国家,并且10次进行全球反补贴调查。近几年,经济方面学者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年的一些情况,激烈地讨论中国在欧美国家中占据的经济地位,很多学者认为中国之所以一直被列入全球反倾销调查国家的名单中,是因为中国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进而影响中国商品出口销量。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成立,因为没有任何调查数据显示市场经济地位影响出口贸易销量。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一些实际案例,分析经济地位是否影响出口贸易销量,并制定相关政策帮助中国能够占据优势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双双  
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a)款(ii)规定,在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确定可比价格时,中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以第三国价格作为确定倾销的正常价值。同时第15条也做出规定,该歧视性条款将在中国入世15年后废除。一种观点认为这一规定意味着中国将在2016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认可。然而近年来围绕中国在2016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国内外又掀起了争论。本文在考察中国入世条款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由来的基础上,梳理近年来的主要争论,并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歧视性反倾销条款对中国经贸的影响,最后针对部分国家拒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提出中国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晓郁  
一段时期以来,“非市场经济地位”一词屡屡见诸报端,一些学者甚至将“入市”与“入世”相提并论。面对来自不同方向的不同声音,必须理性地分析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文章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性质入手,分析了非市场经济地位与反倾销的关系,从而提出要采取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轻视的对策主张,使我们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掌握主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贺艳  
作为较成功的转型经济体,中国至今仍被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但是,《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d)款明确规定,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待遇应于入世后15年终止。2016年12月11日之后,中国即将步入"后非市场经济时代"。届时,第15条(d)款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将产生怎样的法律影响,面对美欧等国坚持否定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态度,我们又应采取何种策略以应对,这些问题都需要全面深入研究,因为未雨绸缪方能有备而无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荣珍  
由于大多数西方国家在反倾销调查中将我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导致我国出口产品遭到诸多反倾销指控,并且多数最终被裁定成立倾销和被征收较高倾销税,目前我国已成为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介绍了西方国家法律就此问题的有关规定,分析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以及西方国家在此问题上态度的变化,提出今后我国在对付外国反倾销时应当争取取消“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在“入世”后更应及时利用世贸组织及其反倾销规则以获得缔约国公正、平等的待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