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1)
2023(9179)
2022(7833)
2021(7027)
2020(6056)
2019(13868)
2018(13435)
2017(25859)
2016(14384)
2015(15993)
2014(16095)
2013(16016)
2012(15022)
2011(13547)
2010(13526)
2009(12701)
2008(12853)
2007(11834)
2006(9997)
2005(8848)
作者
(46043)
(38812)
(38587)
(36602)
(24226)
(18798)
(17548)
(15357)
(14353)
(13464)
(13076)
(12656)
(12495)
(12296)
(12004)
(12004)
(11991)
(11519)
(11187)
(11070)
(9994)
(9430)
(9263)
(8950)
(8640)
(8609)
(8510)
(8454)
(7894)
(7835)
学科
(61000)
经济(60931)
管理(41327)
(40665)
(31867)
企业(31867)
方法(30151)
数学(27101)
数学方法(26891)
(17329)
(16404)
中国(14783)
(13509)
(13440)
贸易(13440)
(13076)
业经(12785)
地方(11806)
农业(11613)
(10666)
(10253)
财务(10237)
财务管理(10208)
企业财务(9650)
环境(9519)
技术(9255)
(8925)
银行(8874)
(8774)
(8455)
机构
大学(215623)
学院(213953)
(88955)
经济(87247)
管理(81088)
研究(73947)
理学(70751)
理学院(69911)
管理学(68722)
管理学院(68338)
中国(54082)
科学(48858)
(47364)
(44615)
(39414)
业大(39112)
(38981)
农业(38144)
研究所(36285)
中心(34119)
(32247)
财经(31670)
(28802)
经济学(27562)
北京(27493)
(26436)
(26094)
师范(26015)
农业大学(25348)
经济学院(25337)
基金
项目(147710)
科学(114625)
基金(107614)
研究(99693)
(97136)
国家(96345)
科学基金(80650)
社会(63996)
社会科(60707)
社会科学(60683)
(58326)
基金项目(58088)
自然(54472)
自然科(53239)
自然科学(53216)
自然科学基金(52304)
(49841)
教育(45302)
资助(43042)
编号(38721)
重点(33811)
(32392)
(31972)
(30970)
成果(30137)
计划(30018)
科研(29477)
创新(29034)
(27257)
教育部(26937)
期刊
(92593)
经济(92593)
研究(56662)
学报(42915)
(41572)
中国(37807)
科学(35938)
(30895)
大学(30565)
学学(29333)
农业(27600)
管理(26542)
(17079)
金融(17079)
技术(16907)
教育(16414)
业经(15740)
财经(15697)
经济研究(15413)
(15182)
(13449)
问题(13014)
(12287)
技术经济(11665)
业大(11209)
科技(10801)
商业(10675)
(10557)
统计(9970)
理论(9841)
共检索到303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石建国  
按照原来国家关于"二五"计划的构想,东北不是投资的重点地区。但"大跃进"运动的发动,从实践上改变了国家的最初设想。为了实现乃至超额完成国家和各级政府规定的生产任务,东北工业特别是原材料工业超常速发展。重工业单兵突进式的"大跃进",不仅导致整个经济比例关系的失调,而且加剧了工业内部不平衡的矛盾,造成了国民经济日益严重的困难局面。经济局面恶化与工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事实,使得东北被迫开始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魏曼华  
1958—1960年间的教育大跃进——"教育革命",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教育大跃进主要体现在办学方式、教学方式、教材编写和学制改革等方面,并与高等学校"拔白旗、插红旗",学术问题政治化、阶级斗争化等密切配合。它不仅是一场失败的教育改革,也是一场严重的教育灾难,是"文化大革命"中"教育大革命"的预演和先声。它切断了中国教育与自身文化传统的血脉联系,又排除了可资借鉴的外来先进文化,使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出现中断。它的客观效果与主观意图背道而驰,加剧了城乡之间业已存在的教育不平等。它肆意贬低知识的价值,"开创"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之先河。分析大跃进中"教育革命"所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成瑞  
关于“大跃进”引起的非正常死亡人口究竟有多少,由于当时的户口登记数中有不少遗漏,而且其中包括正常死亡人口,故而难以作出回答。本文着重对科尔和蒋正华教授的研究结果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比较研究。认为两人所依据的资料都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所采用的方法也各有其科学依据,但蒋正华所采用的方法,科学性更高一些。此外,本文还对“大跃进”引起的1958至1961年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和1962年以后补偿性的出生率大幅度升高,以及这次波动对下一个生育周期和再下一个生育周期的惯性作用,作了简略的阐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云霞  
当现金流的业务逐渐衰退而又没有新的业务支撑时,最好的办法是谨慎投资,保证公司有足够的现金流渡过寒冬及新业务的持续孵化。2018年8月2日,苹果马达供应商金龙机电(股票代码:300032)发布公告称:因金龙机电控股股东金龙控股集团(简称金龙集团)贷款到期后不能偿还建行乐清支行借款本金17300万元及部分利息,被对方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于2018年7月27日向乐清市人民法院申请对金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丹莉  
本文尝试探讨"大跃进"时期财政放权的核心内容、深远影响及其真正动因。促成"大跃进"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新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的细微调整,财政的放权缓解了中央政府的投资压力,通过提高地方政府财权实现了工业再积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和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央地财政关系服务于工业化进程并依工业化不同阶段而适时调整。对于"大跃进"时期财政放权的认识和解读不应仅局限于财政管理体制的层面,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它与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工业布局产生的长远影响。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淑举  
1958-1960年的图书馆大跃进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无法忽视,图书馆界高指标浮夸风的蔓延,政治与学术的深度纠葛,对图书馆学理论非无即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对刘国钧、杜定友、皮高品等教授的非客观批判,凡此种种值得引起我们的警醒。以史为鉴,才能使图书馆学术研究在相对独立的学术空间内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熙  
大跃进及困难时期形成了一波全国范围内涉及两千万人的城乡间大流转。在大跃进背景下,上海暂停了此前的对城市人口增长的严控政策,大量郊县及临近省份农民进入上海市区。危机爆发后,随即出台了强力的精简城镇职工政策,大批人口随后回到农村。利用地方档案资料研究发现,工厂企业、职工、农村和农民、地方政府等不同主体出于自身利益的现实考虑,对精简政策的反应和态度差异明显,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一面。上海市通过全民性的政治动员,在1961—1963年间陆续动员了大批职工离开,最终使得上海人口规模回复到大跃进之前的水平。这"一来一回"的流转构成了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大地上强度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此后,城乡人口...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进  
以广东省为案例,在大量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跃进时期的技术革命运动产生背景、展开阶段、具体做法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愿  
针对杨涛和范子英提出的评论意见,本文再次澄清以下问题:森的食物获取权理论是否适用于计划经济下的饥荒分析,"大跃进"运动中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高积累是否减少了农民口粮消费,大饥荒成因实证研究中的计量问题。最后,本文提出,发展一个包括政治权利在内的饥荒理论,是深入理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饥荒问题的钥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伯文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是以探索中国自己的经济建设道路发端的,结果却造成了建国以来最大的经济波动和损失。本文从“大跃进”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调整以及干部激励机制的改变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体制变革的失误与“大跃进”灾难的相关关系,说明经济体制变革是一柄双刃剑,既要有正确的方向,也要有适当的时机和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若建  
“大跃进”与困难时期是当代中国人口流动的一个高峰时期。在流动人口的类型上,以灾民构成了流动人口的主体。此时期流动人口的特点是,在年龄上以青年为主,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少年儿童;在性别上以男性居多;在职业构成上以受灾的农民为主,下放职工和退学学生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大跃进”是形成大规模流动人口的最根本的原因,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下放城镇居民与职工、压缩教育规模和非正式经济活跃都是部分原因。大部分流动人口最后还是返回家乡,少量在流入地安置下来,由于政府采取了比较妥当的措施,使这次人口大规模流动没有引起大的社会波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鲁振祥  
共和国史上“大跃进”一词的应用和内涵的演变 ,是共和国经济思想史、三年“大跃进”史的构成内容之一。“跃进”本是汉语中一个普通常用词。周恩来首先用该词来说明 1 956年的经济发展速度 ,毛泽东则用它与 1 956年周恩来等的“反冒进”相对立。 1 957年下半年《人民日报》已有上百篇文章和报道使用“大跃进”一词 ,开始主要用于对 1 956年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估 ,随后变为对当前经济建设的号召———掀起“农业大跃进”。 1 958年初 ,“农业大跃进”又发展为“全面大跃进”。随着“大跃进”高潮的到来 ,“大跃进”一词的使用频率也达到高峰。 1 959年 ,毛泽东、周恩来曾先后对“大跃进”一词加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若建  
本文澄清了有关大跃进以后困难时期人口损失的几个概念,并且对该时期的人口损失作了初步估计,根据高死亡率地区的特点,对国外学者的一些论点提出商榷,研究了人口负增长地区的空间布局,指出困难时期人口损失与大跃进的破坏和自然条件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亦非  
本文针对在金融危机带来就业冬天的2009年,主张扩招研究生来缓解就业危机的呼声再度升温的现象,提出"警惕培养研究生的‘大跃进’现象"的论题。并从生源质量难以保障、求学目的下降等方面阐述了研究生扩招出现的"大跃进"的端倪。从国际接轨片面化、拉动内需短视化和质量评估单一化三方面挖掘了研究生扩招出现"大跃进"的根源。从而得出了研究生扩招是把双刃剑,它的弊端尚未引起足够的人们与足够的重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余明霞  
20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时期,全国农村图书馆建设也开始了"跃进",但随着"大跃进"的结束,这些图书馆也迅速消亡。在极"左"思潮泛滥、图书馆界开始大跃进、图书馆职能被扭曲的背景下,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从辉煌走向落寞。在当今国家大力提倡农村文化建设、结合城镇化发展建设农村图书馆的新时期,大跃进时期农村图书馆建设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和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