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8)
2023(5676)
2022(4785)
2021(4463)
2020(3830)
2019(8590)
2018(8380)
2017(16113)
2016(8225)
2015(8661)
2014(7805)
2013(7712)
2012(7134)
2011(6444)
2010(6636)
2009(6292)
2008(6301)
2007(5937)
2006(5358)
2005(4677)
作者
(22551)
(18893)
(18859)
(17778)
(11936)
(9109)
(8439)
(7172)
(7138)
(6737)
(6566)
(6272)
(6270)
(6122)
(5807)
(5792)
(5645)
(5567)
(5496)
(5208)
(4884)
(4488)
(4449)
(4371)
(4292)
(4214)
(4110)
(4100)
(3868)
(3780)
学科
(34531)
经济(34391)
管理(26067)
(25706)
(24525)
企业(24525)
方法(13309)
技术(11225)
中国(10856)
业经(9545)
数学(9175)
(9127)
数学方法(9043)
技术管理(8949)
(8492)
(8377)
理论(8083)
(7922)
地方(6997)
(6846)
产业(6012)
(5801)
结构(5663)
(5601)
银行(5577)
(5376)
(5347)
金融(5345)
(5278)
财务(5261)
机构
大学(112219)
学院(110374)
(47220)
经济(46385)
管理(41967)
研究(40746)
理学(36117)
理学院(35672)
管理学(34987)
管理学院(34739)
中国(30059)
科学(24407)
(23728)
(22598)
(20471)
研究所(18481)
(17690)
(17633)
财经(17451)
中心(17414)
(15783)
业大(15623)
(15306)
北京(15076)
经济学(15019)
(14809)
师范(14643)
(13531)
农业(13463)
经济学院(13359)
基金
项目(74587)
科学(59664)
基金(54605)
研究(54514)
(48190)
国家(47791)
科学基金(41059)
社会(38019)
社会科(34904)
社会科学(34887)
(29401)
基金项目(28467)
自然(25229)
自然科(24735)
自然科学(24727)
教育(24619)
(24354)
自然科学基金(24335)
资助(21343)
编号(20235)
(18306)
创新(17311)
重点(17278)
成果(17154)
(16427)
(16285)
国家社会(15816)
课题(14928)
教育部(14240)
科研(14096)
期刊
(54256)
经济(54256)
研究(36580)
中国(25760)
学报(19252)
管理(18677)
(18314)
科学(18047)
(15975)
大学(15185)
教育(14137)
学学(14104)
农业(10221)
技术(9840)
(9743)
金融(9743)
经济研究(9724)
财经(9433)
业经(8302)
(8270)
科技(7134)
问题(6652)
技术经济(6389)
(5757)
(5666)
(5504)
(5306)
图书(5144)
商业(4979)
统计(4956)
共检索到174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威  王碧晨  
形象地说,流量社会是卡斯特和鲍德里亚在万物互联时代的相遇。在流量社会,信息流动不只是组织和生产中的一个要素,而是支配了经济、政治与象征生活之全部过程。信息流动与社会生产间的"接合"(卡斯特语)已扩散到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以致穿透与修改了权力经验,构造出一种新的社会整合逻辑——流量逻辑。流量逻辑以流动数据的筛选评价和注意力捕获,既将个体转化为集信息生产和消费于一身的"流量人",也改变了社会实践形态。在分层标准上,流量极具渗透性地打通了韦伯式三维分层标准之间的隔阂,将其统一为一个直观显示的数字,基于常规生产劳动的能力积累被排斥在刷屏人气和数据之外;在消费形态上,注意力经济使标榜与众不同的符号消费汇入大众不约而同的趋同潮流,信息是无限的但注意力是稀缺的;在审美取向上,"皮相审美"大行其道,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视觉上的效果和表层的情绪体验,导致精神审美的缺席和审美内容的空洞。人们的认同感并非来自真实互动,而是源于对流量营造的注意力中心的依附。依据焦点对象建立的暂时性同意秩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风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骆郁廷  孙婷婷  
形象德育是依托和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形象德育具有直观性、感染性、体验性和示范性等特征。形象通过模仿、渗透、认知等途径传载思想而成为德育载体。形象德育的本质在于以形象启迪思想,体现了形象与思想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守军  
大学社会责任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结构化分析,但最基本的是学术责任和非学术责任的区分。社会责任以及大学社会表现的主要后果之一是形成大学成本。大学社会责任的结构决定了大学成本的基本结构,如果大学的非学术性社会责任过多,就很难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学术性社会责任,教育资源的配置就会出现基本的失衡,但是对于这种失衡或效率低下而言,逐步改变社会责任结构才是改变大学成本结构以至于改变高校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其次才是通过管理措施,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青龙  伍世安  
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的分析思路,可从时空维度提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Ⅲ"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0"。从空间上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Ⅲ"是世界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0"是产品内分工中生产各种投入品(含中间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时间上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Ⅲ"是社会总时间(包括总劳动时间和总休闲时间)中必须用于劳动的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0"是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须付出的劳动时间。这四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系统层次上统一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之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焕峰  陈庆秋  
在简要回顾社会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区域社会资本(RegionalSocialCapital,RSC)概念,探讨了区域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并认为区域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形成本区域良好的创新氛围,是区域创新的一种重要推动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闫引堂  
本文从范式转型的角度,对西方一些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教育政策社会学进行了述评,指出教育政策社会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政策研究”模式的局限,在研究范围、研究主题上有新的突破,但其研究视角仍然不够明晰,理论建构还显薄弱,并没有构成教育政策研究的范式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鹏  王志刚  聂秀东  
文章旨在介绍一种新的公共政策评估方法,也就是在国外应用极广的社会实验方法,在国内的研究还很少见。我们对实验方法和非实验方法作了简介,同时就实施社会实验方法的一些要点进行了说明,最后给出了一些应用的领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碧波  郭金兴  
本文着重从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均衡的角度,分析了长期经济增长中,功能性收入分配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其对有效需求结构的影响,从而试图构建一种解释功能性收入分配失调与有效需求结构失衡问题的新框架,并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劲  陈雪颂  
本文介绍并进一步发展了设计驱动式创新这一前沿的创新模式。认为设计驱动式创新建立在社会文化开放性的基础上,并由此给出了设计驱动式创新的概念模型与机理模型。最后,针对我国社会文化日益开放的特点,对中国企业进行设计驱动式创新给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龚绍东  
本文提出产业体系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载体这一概念。从分析国内外对"产业体系"的研究状况入手,从历史演进和中外比较纵横两个维度来观察产业体系的发展变化,探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依据和支撑。对不同历史阶段产业体系发展的内涵和结构形态进行分析归纳,用最简化直观的模型图形式,把人类数千年创造并容纳一切经济活动的产业体系历史演进,浓缩抽象为10个结构形态模型图,并链接起来构成一幅产业体系结构形态历史演进一览图,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产业体系是一个内涵和结构形态不断演进的概念,必然会突破"三次产业划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嘉骅  王纬  
产业联盟作为产业集群动态演化与创新的结果和新的趋势,将产权独立、跨越不同地区有密切关联的企业和组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持续创新的竞合组织,不但实现了一些特定集群效应,而且在更高层次上使空间要素和资源的配置由混沌到秩序、由分散到聚集。产业联盟以其特有的稳定效应和持续创新效应,特别适合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组织形态,并且通过山西磁性材料产业联盟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有关产业联盟的特征及其运作规律,认为产业联盟可以作为我国现阶段产业经济组织形态的重要补充形式,与其他产业经济组织共同推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志飞  张晨晨  
从真实性旅游到场景化旅游,是旅游消费形态的一个新变化。真实性旅游依托传统的自然山水或历史遗迹,消费的对象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然而场景旅游的消费对象可能是真实的存在(影视或网络剧),也可能是虚构的(动漫或电脑游戏)。随着动漫文化、电脑游戏等新流行文化的兴起,动漫和游戏里虚构的自然或历史场景被比附或再造于现实场景中,在新媒体的推动下成为旅游者尤其是年轻旅游者的消费打卡地。场景旅游的消费形态打破了我们对传统旅游资源禀赋的理解。在文旅融合的时代,场景旅游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消费形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梅  
人到老年后,常常处于一种原有的社会联系逐渐减少以至于与社会隔离的状态 而后者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着明确的不良作用。因此,研究老年时期社会关系的变化,特别是不同社会关系对老年人的不同影响以及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有关因素,对于成立、发展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组织及活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为一篇从应用观点出发的、对老年人社会隔离及社会支持问题的研究。它回答了存在于这一领域中的如下几个问题:1.研究老年人社会关系在应用老年学中的地位;2.社会关系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3.社会关系的内涵及其在特定社会背景中的作用;4.目前研究老年人社会隔离和支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普查老年人社会隔离的量表(LSNS)及其与其它检测方法的相关关系;6,老年人在社会关系中给予和接受两端中的地位;7.社会发展对现代老年模式的影响;8.研究老年社会关系的未来领域。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正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各类旨于有助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组织、活动正蓬勃发展。本文无疑对于以上活动的实践给予理论上的提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鲁兴启  
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对科技创业家成长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社会网络与科技创业资源获取及科技创业家成长紧密相关,对大多数科技创业者来说,他们重要的资源是错综复杂的个人网络,但相对于个人网络而言,社会网络对他们的创新行为将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社会网络将为他们带来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处于较为有利的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个体会有更多的机会成为科技创业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