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66)
2023(4292)
2022(3578)
2021(3238)
2020(2685)
2019(5843)
2018(5914)
2017(9746)
2016(5326)
2015(6052)
2014(6367)
2013(5922)
2012(5442)
2011(5030)
2010(5140)
2009(4569)
2008(4149)
2007(3986)
2006(3404)
2005(3043)
作者
(16077)
(13403)
(13265)
(12775)
(8287)
(6220)
(6205)
(5265)
(5164)
(4699)
(4657)
(4481)
(4331)
(4250)
(4207)
(4021)
(4012)
(3994)
(3945)
(3739)
(3542)
(3270)
(3253)
(3181)
(3057)
(2988)
(2951)
(2866)
(2809)
(2755)
学科
(19770)
经济(19736)
管理(15465)
(12446)
(9266)
企业(9266)
方法(8400)
数学(7248)
数学方法(7190)
中国(6631)
(6488)
(5763)
(5708)
(5313)
(5181)
业经(4446)
理论(4446)
(4409)
银行(4396)
(4296)
农业(4255)
(4230)
金融(4223)
教育(3952)
人民(3896)
结构(3877)
地方(3599)
消费(3578)
(3510)
贸易(3509)
机构
学院(76956)
大学(75299)
(29161)
经济(28458)
研究(26803)
管理(26548)
理学(22476)
理学院(22227)
管理学(21734)
管理学院(21601)
中国(20456)
科学(16480)
(16109)
(14866)
(14447)
(13655)
研究所(12426)
中心(12169)
(12021)
业大(11658)
农业(11443)
财经(11416)
(10688)
师范(10522)
(10298)
北京(10066)
技术(10063)
(10007)
(9595)
经济学(8744)
基金
项目(51029)
科学(39379)
研究(37905)
基金(35495)
(31206)
国家(30892)
科学基金(25912)
社会(23596)
社会科(22234)
社会科学(22231)
(20801)
教育(18073)
基金项目(18010)
(17060)
编号(16291)
自然(15905)
自然科(15552)
自然科学(15546)
自然科学基金(15238)
资助(14535)
成果(13327)
课题(11904)
重点(11407)
(10932)
(10629)
(10397)
(10383)
(9918)
项目编号(9817)
创新(9722)
期刊
(36343)
经济(36343)
研究(23203)
中国(17736)
学报(13846)
(13129)
教育(11841)
(11254)
科学(11253)
大学(10383)
管理(10155)
学学(9800)
农业(8674)
业经(7398)
经济研究(7001)
技术(6869)
(6847)
金融(6847)
财经(5508)
商业(5188)
(4778)
统计(4681)
(4316)
(4216)
职业(4124)
(3982)
问题(3927)
图书(3905)
决策(3751)
业大(3658)
共检索到119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伍麟  赵颖  
流量时代信息的生产和存在方式把人的存在以及社会关系极大地加以激活。数字身体的频繁唤醒和使用,已经让个体非常习惯在物理身体和数字身体两重形态双向切换。数字身体已经将个体置于随时能够启动社会关系的准活跃状态,个体也能够持有意识同一性,以毫无陌生感的方式进入网络世界。虽然人们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行为表达与呈现会有差异,但数字身体所联结起的空间实践已经成为建构和维系个体社会认同的重要依靠。在身体消费和消费身体的两重化活动中,个体会不断制造出追棒热点、抬升社会关注热度。身体消费属于个体在劳动生产之外,消耗经济成本的偏娱乐消遣活动,这种身体实践是资本引领的次生品。消费身体则转化为在网络时代,个体希冀成为受人瞩目的网红而具有精神生产和利益交换的劳动行为,这种身体实践是偶像化和符号化地追逐经济收益与社会情感的活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寇冬泉  
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质在于改变抽象的、符号化的、从书本到书本、远离事物本身、强调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的教育现状,改变忽视学生活动,参与、探究、体验等身体缺场的教育状况。学习方式变革的根本在于超越身心二元论哲学认识论的局限,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理性与经验、灵魂与肉体的统一与和谐,唤醒学生对世界的基本经验、认识和情感,获得对事物的基本理解。学习方式变革呼唤身体在场的教育,呼唤身心俱在的完整的人的教育。而身体在场的教育又要求学生身心整体投入学习过程,达致逻辑与直觉互补、理智与情感交融、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境界。活动学习是身体在场教育的基本方...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颖颖  徐建华  
当我们谈论阅读时,“身体” 似乎时常缺席。但是,身体是我们阅读时不可忽略的实在。通过回顾主流阅读理论中身体所扮演的角色并分析其对身体不同的认知,梳理身心关系的变化,发现在笛卡尔“身心二元论”主导下 ,阅读体验呈现意识体验与身体体验的对立割裂。而具身主义“身心一体”理念打破了传统的身心二元论,实现对身体的回归,从而进一步探讨了阅读体验研究发展中意识体验与身体体验的结构变化,为阅读体验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洋  蔡溢  徐颖儿  周星  孔雨柔  邹颢然  
“网红”餐饮文化全面渗透的当下,消费者体验背后折射的是信息技术与个体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的全面融合。文章以厦门27家“网红”餐饮品牌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综合揭示“网红”餐饮文化情境下消费者体验的驱动因素、时空过程与身体行为机制。其中,研究1通过半结构访谈法,借助扎根理论分析发现:传播与刺激、效仿与嵌入两个主范畴是消费者“网红”餐饮体验的主要驱动因素,具身与沉浸是主体时空体验的中介过程,它联结了消费者虚拟生活实践与线下实际体验,而消费与质量、建构与意义是其体验的结果效应。研究2基于人类行为学方法,借助照片内容分析,从微观视角深入阐释消费者“网红”餐饮体验的身体行为特征和意义,研究共总结五大类身体行为编码及图式特征,有助于更为全面地理解人们“网红”餐饮体验的行为规律与消费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权利霞  
体验消费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消费者对物品和服务的"享用"关系。体验消费可分为积极和消极的体验消费形式,其价值可区分为自我实现(1)和自我实现(2)。体验消费凸显享用性,以其注重消费的内在化、精神化、生态化、创新化的特性而成为人们生活殷实的一个象征,并使体验者不断提升到更高的消费境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背景下,企业提供能诱发和唤醒人们体验的产品和服务,等于为消费者提供了享用价值,也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契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镇霆  刘晨  
在我国观鸟活动日渐兴起的背景下,文章基于流动性的视角,运用定性研究方法,探讨观鸟活动的具身体验及其对观鸟者与身边人、鸟类和环境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和鸟流动性的相互交织赋予了观鸟活动独特的具身体验。观鸟者在对鸟类的探索中享受发现的乐趣;在沉浸式的流动中感受生命张力的氛围感染;在跨越时空的重逢中建立起人对鸟和地方的情感连结。(2)观鸟活动中复杂的流动性有助于建立并维系观鸟者与身边人的关系,蕴含着人与鸟实现和谐共处的现实可能性,并能够强化人们对环境的亲近感、责任感和环境保护行为。研究结论丰富了观鸟活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拓展了动物流动性在旅游和休闲相关研究中的分析,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冯绍伍  
西方经验表明,培育民众税收法治信仰的途径有三:发掘文化传统中的法治习惯;向民众讲清税法遵从的道理;增强民众对税收法治的切身体验。本文认为,对我国而言,第三点最具借鉴意义。为此,必须建立公共财政,明确并保护纳税人权利,优化纳税服务,增强税法威慑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爱平  
瑞风商务车由安徽江淮汽车底盘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深圳市金诺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专营。主要产品为7座、9座小型车。瑞风商务车是去年底投放市场的,通过近半年的市场实践,证明该款车已广受客房的好评和亲睐。近日,记者特意走访了瑞风商务车设在宝安北路的华南交易中心总经理周洪元先生,他向记者介绍了该款车型的市场前景,并对此充满信心和期望。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樊友猛  
20世纪90年代初,受具身理论启发,学界开始关注旅游与身体的关系,旅游具身体验研究取得长足进展,但系统的研究评述与反思尚付阙如。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分析,旅游具身体验研究经历了酝酿、探索和拓展3个阶段,研究成果分布在两个维度、六大领域,其中视觉、其他感官知觉、躯体觉体验构成具身体验的共通性层面,主要由生理身体决定;性别分异、身体障碍和身份认同下的具身体验则属于具身体验的差异化层面,强调了身体的建构性。这些成果推动了旅游体验研究的范式变革。针对当前在成果系统性、主题集中度和方法适用性等方面的不足,未来的研究迫切需要明确具身化对于旅游体验研究的范式意义,围绕"遭遇""栖居""展演"和"实践"等范畴建立核心命题,并且注意中西方理论资源的会通和新兴与传统研究方法的结合,以具身体验、具身实践、具身景观和具身营销为探索重心,完善和深化旅游具身体验研究的知识体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晏国祥  
消费体验是继关系营销后又一新的研究内容。20世纪80年代,消费体验随着服务经济兴起成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前沿。消费体验研究史经过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裂化期四大历史时期。消费体验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为完整消费体验模型的构建、加强实证型的研究、从其他学科借鉴研究方法与探索企业消费体验管理经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诗晴  谢彦君  史艳荣  
旅游过程作为一种时序性、多节点的谱状和网状相联结的结构,决定了旅游者的感知与决策行为的复杂性和续贯性,影响着旅游体验的质量,由此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着眼旅游者个体在选择城市景观作为体验对象时的感知-决策过程,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国内15个知名旅游街道的线上评论和相关网络游记为材料,分析旅游者街道景观的感知-决策过程,发展出"景观迭代"这一用以解释该过程的核心范畴。研究表明,第一,旅游者的城市景观感知-决策是一个"城市景观-街道景观-街道构景"的景观迭代过程,每次迭代都遵循相似的"感知-对比-选择"程序;第二",凸起感"是每一层级旅游决策的核心所在,各次迭代过程中的决策行为都建立在对"凸起感"感知的基础上;第三,旅游决策过程中交织着预算型决策和冲动型决策两种类型,从城市景观到街道场景进而到街道构景的整体决策迭代过程中,越接近具体的旅游情境,冲动型决策的特征越明显。研究进一步将旅游决策的情境化取向这一命题予以巩固,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旅游体验的感知及决策过程的认识,对理解旅游者的行为、指导城市旅游景观尤其是街道场景、街道构景的规划和营销,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凤军  雷丙寅  王艳霞  
本文通过对近十几年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描述 ,指出体验经济到来是必然的。在解析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企业在体验经济时代所应该采取的营销战略。笔者试图通过对营销理念、营销重点以及营销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改变企业在新经济时代所面临的营销困境。并且 ,引用大量企业营销的成功案例予以证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向志强  刘国珍  
从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趋势研究出发,探讨体验经济对大众媒介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体验经济时代下大众媒介消费行为特征和变化趋势,并依此阐释了《超级女声》成功的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钊  
伴随着经济型态的演进,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了解和掌握新时代——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变化的趋势,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使得企业获得健康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务农  
为解决研究生研究选题方面的困难,提出了从个体生活体验中发现研究问题和展开研究的观点。认为个体生活体验是个体的身体对来自于外部社会的各种制度、文化规训力量的感受,虽然是个人的、主观的,但携带着所处环境的各种客观信息,因此通过对个体生活体验的概念化、理论化处理,可将其转化为公共的、客观的研究问题。指出在研究的具体操作中,个体主观性可能影响研究的客观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但通过恪守学术共同体研究规范、加强质量控制,可克服主观性的不利影响。以个体的身体作为研究选题的工具能发现与研究者本人距离最近、最熟悉的研究问题,而且能为研究提供具体真实的线索,因此是研究选题的重要途径,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