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0)
2023(3940)
2022(2907)
2021(2800)
2020(1759)
2019(3732)
2018(3243)
2017(5941)
2016(3196)
2015(3348)
2014(3083)
2013(2739)
2012(2345)
2011(2043)
2010(2053)
2009(1874)
2008(1851)
2007(1656)
2006(1449)
2005(1265)
作者
(7725)
(6548)
(6446)
(6296)
(3993)
(3004)
(2830)
(2433)
(2427)
(2202)
(2179)
(2135)
(2027)
(1983)
(1965)
(1957)
(1887)
(1874)
(1823)
(1765)
(1607)
(1511)
(1487)
(1460)
(1446)
(1444)
(1429)
(1338)
(1298)
(1273)
学科
(11142)
经济(11132)
管理(10545)
(8640)
(7520)
企业(7520)
(5118)
业经(4927)
中国(3876)
(3511)
(3359)
农业(3268)
(3106)
方法(2749)
工作(2669)
环境(2484)
体制(2456)
地方(2356)
(2324)
教育(2315)
(2302)
财务(2299)
财务管理(2293)
企业财务(2227)
(2206)
理论(2078)
产业(1944)
数学(1938)
(1919)
数学方法(1890)
机构
学院(43461)
大学(41379)
管理(15531)
(15271)
经济(14907)
研究(14177)
理学(13485)
理学院(13359)
管理学(13189)
管理学院(13103)
中国(10170)
(8181)
(7949)
科学(7644)
财经(6525)
中心(6521)
(6411)
师范(6369)
(6235)
(5934)
(5928)
(5775)
研究所(5329)
(5294)
(5149)
师范大学(5053)
业大(5043)
财经大学(4906)
北京(4834)
技术(4786)
基金
项目(30925)
研究(26184)
科学(24841)
基金(21533)
(18441)
国家(18226)
社会(17372)
社会科(16341)
社会科学(16335)
科学基金(15593)
(12331)
教育(12176)
编号(11339)
基金项目(10635)
(10375)
成果(9658)
课题(8347)
自然(7811)
自然科(7569)
自然科学(7569)
(7533)
(7473)
国家社会(7463)
自然科学基金(7416)
(7350)
重点(7330)
(7249)
项目编号(7185)
资助(7088)
(6950)
期刊
(19107)
经济(19107)
研究(12227)
中国(8512)
教育(7602)
(6728)
(6566)
学报(6244)
科学(5940)
管理(5686)
大学(5329)
学学(5067)
农业(4693)
业经(4133)
(3566)
金融(3566)
技术(3467)
财经(3205)
(3116)
经济研究(2930)
职业(2896)
社会(2855)
(2822)
社会科(2415)
社会科学(2415)
问题(2324)
科技(2075)
现代(1998)
农业经济(1992)
财会(1918)
共检索到61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秉元   徐信予  
数据要素的本质是市场供需信号,流量是数字空间内交易机会的表现形态,数据要素的极大丰富放大了注意力资源的相对稀缺,引发平台资本的流量垄断问题,即数字空间内交易机会的垄断性分配。平台作为流通组织分享而非创造剩余价值,这种分享围绕流量分配行为,以平台间“中心—外围”的剥削体系为表现形式,随着中心不断向外围输出流量以控制市场供需信号的传递并超额分配经济利益,必将在时空范畴内割裂统一大市场。对此,应谨防单一生态系统在通讯、支付和物流三大领域形成结构性闭环,并区分结构性平台和联系性平台进行分类监管。国家还可通过建设“平台政府”,作为潜在竞争者适当介入市场竞争,保障数字市场的均衡开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红芳  
平台经济反垄断的生成过程遵循特定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理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理论滋养,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是有效补充;从实践逻辑看,平台经济反垄断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政治之要,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之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之需。平台经济反垄断必须统筹政府、互联网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民众等主体,使其形成合力,大力推动技术开放和数据共享,并构建合规指引的事前监管与案件审查的事后监管相统一的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耀伟  
我国的垄断现状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衍生而来的,其本质特征是寄附于自然垄断之上的过度行政性垄断。垄断行业改革涉及竞争、产权、规制与治理等多个层面,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及其协同互动关系共同决定了特定行业的产业绩效水平。中国的垄断行业改革,必须遵循优先重构规制体系、分类渐次破除行政性垄断的总思路,从产权、竞争、规制与治理等各个层面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占江  
政府反竞争行为,是指政府在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制定、实施限制企业竞争制度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这是合理的,但超过必要限度就会损害竞争秩序和社会整体福利。各国反垄断法的实施经验表明,要规制不合理的政府反竞争行为需要完整的路径体系。竞争评估,是分析、评价政府反竞争行为合理性的前置路径。竞争倡导,是事前避免不合理限制竞争的制度安排、制度实施,或促进法律向有利于竞争的方向修改的路径。竞争执法,是事后追究有关主体的反垄断责任,排除不合理制度影响的路径。鉴于我国政府对经济不合理干预导致的竞争限制的普遍性、严重性以及现有制度的局限,必须通过法律解释、规则建构,建立、完善上述路径体系,推进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学超  李杰明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给科研伦理带来诸多新的危机:受试者临床试验和疫苗开发医学伦理危机、新冠疫情“短科学”伦理危机和偏离科研伦理标准多重风险危机。这些危机的生成逻辑具有多重性,新冠疫情不确定性及恐慌心理引发试验伦理危机,新冠疫情紧迫性促生不合规科研伦理风险,新冠疫情政治化引发重大医学科研偏移。对此,科研共同体应加强科研伦理危机全周期治理、科研区链域场治理、疫情相关科研伦理审查程序规范化治理,同时应强化新冠疫情相关科研本真的严谨性和科研价值的社会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妍  陈天雨  陈烨  张斌  裴雷  
[目的/意义]互联网平台行业呈现数据高度集中的市场态势,危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的有序竞争及舆论的自由发展。探究互联网平台数据垄断主要表现及治理路径能为推动数据垄断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厘清互联网平台特征与垄断的逻辑联结,基于国外实践案例对数据垄断行为进行分类阐述及归纳抽象。[结果/结论]互联网平台的特征是垄断形成的重要内因。基于数据垄断的行为类型及运行机理,其行为表现可抽象为数据要素垄断、算法技术垄断及用户流量垄断,最后,针时对前述表现本文提出“促进平台数据流通共享;强化用户对平台算法的信任;事前监测不公平竞争行为,事后实施行为性救济”的多维治理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雷昊楠  
2022年末,ChatGPT的崛起标志着生成式人工智能迈入新发展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推动科技产业创新、赋能数字中国建设的同时,可能会产生双层竞争风险。在市场结构层面,技术与财力将导致高进入壁垒;在限制竞争行为类型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涉及限制竞争程度更大的算法共谋、限制竞争的自我优待与拒绝访问,以及大型跨市场并购。据此,我国应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竞争风险的监管逻辑,包括重塑监管价值取向与界定技术标准。最后,通过建立新逻辑范式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反垄断规制路径,即引入互操作制度与创新补贴政策以实现市场进入壁垒的降低,以及导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垄断行为的规制方案,共同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竞争风险防范,实现长期创新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旭光  黄成节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和必要措施,高职校企合作是社会多元协同、博弈互动的过程,必然要求突破传统的治理模式,而协同治理是深化多元主体合作、推进资源整合、完善社会管理的创新之道。文章分析校企合作协同治理的社会生成及模式变迁,阐释协同治理变革及创新的内在要义,并从构建信任关系、培育多元主体、建立互动机制、强化政府引导等角度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为构建稳定高效的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借鉴和工作参考,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持续走向善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  吴绪亮  
本文分析了纵向限制的内涵和主要类型,通过整合并扩展近期关于纵向限制行为的理论研究,重点考察了纵向限制的私人和社会福利效应。本文提供了一个针对纵向限制行为的“动机→条件→效应”三阶段经济分析框架,借此甄别在何种情况下何种纵向限制的“恶性”效应会超过“良性”福利效应(或相反),以期为中国的反垄断立法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潘银蓉  刘晓娟  张容旭  
[目的 /意义]数据交易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和难点,当前我国数据交易面临诸多问题,亟需破局走出困境。引入生态系统的理论视角,有助于从整体协调的角度认清数据交易的发展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可行之策。[方法 /过程]采用比较类推法,通过分析数据交易与生态系统的相似性来论证数据交易生态系统的可行性,进而明确该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与特点。以此为基点,通过访谈法和网络调研法,发现数据交易现实中还存在数据要素权属复杂、交易双方彼此博弈、第三方机构缺失及监管缺位等制约因素。[结果 /结论 ]为充分释放数据交易潜力,需为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制定路径策略,通过长期、系统、动态、可控的治理实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进与稳定平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梦如  
近年来我国农地的细碎化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规模经济的发展,农地细碎化治理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广东省清远市的案例,分析了其在农地细碎化治理中的经验,即在村民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充分遵循村内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土地整合确权模式,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作用,破解了农地细碎化难题,进而实现盘活闲置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清远经验"的可行性和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维浩  
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态治理是政府与市场协同治理的具体体现,在实践中有助于缓解农村生态治理面临的社会资本和资源不足的压力。当前农村生态治理面临单一治理主体能力有限,生态治理结构碎片化以及社会主体对于新型生态问题的应对不足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协调引导、公众有效监督相结合的治理路径,需要做好信息共享、利益协调、机制保障工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坤沂  张永峰  洪银兴  
互联网平台创造的"价值生态系统"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跨界融通、推进产业升级、拓宽消费市场等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平台企业凭借长期数据资源积累优势以及互联网发展特性,具备了天然的垄断集中趋势。同时,互联网平台伴随着资本盲目逐利的动机,也造成了其滥用垄断地位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这一新经济业态展开研究:通过对传统企业垄断模式的分析,厘清平台企业竞争的基本规律并阐明垄断集中趋势存在的客观性;梳理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的独有属性,明晰平台市场垄断结构的形成逻辑及自我强化机制;围绕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经济学范畴,界定互联网平台的垄断行为导致的消极影响;直面平台经济中"市场失灵"以及"制度失灵"两端不相协调的困境,为健全我国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规制体系提供建议,保障消费者能够分享创新与竞争带来的红利,营造公平且具活力的平台市场环境。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慧玲  甘路有  
为抵挡利润率下降趋势,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和金融化,收入因而由劳动向资本转移,其内部积累矛盾激化推动了以国际垄断资本利益为核心的全球化,最终引起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及中美贸易失衡;当代资本主义的技术垄断和金融垄断特征与全球化形成合力,加深国际剥削,使收入分配空前悬殊,构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根源;危机后的衰退周期更使积累条件趋于恶化,美国国内中小资本及中低端劳动者利益进一步受损,国际阶级矛盾凸显。美国对华"贸易争端"是国际垄断资本积累矛盾激化的集中体现,更是美国维护其垄断地位遏制中国发展的行动;中国应立足于破解技术垄断和金融垄断,防止过度金融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探索打破资本主义垄断发展格局的新发展战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山  
在反垄断法下,市场力量是影响垄断行为是否可以达成、实施和产生实质性市场影响的关键。长期以来,对于市场力量的认知在定量与定性维度的权重上模糊不清,且形成市场力量单向决定竞争影响的固有模式,未能有效指引实践发展。要作出法律解释上的改善,首先,应当廓清市场力量的制度表达,确立市场力量分析规范的内在维度,于定量与定性之间考察市场份额作为指标的意义及其局限。其次,分析基于数字市场特性,在市场力量分析中吸纳网络效应、锁定效应等关键因素后对传统评估因素所需作出的权重调校,并确认以竞争影响评估为中心的评估逻辑。最后,应当破除市场力量分析与竞争影响评估的单向决定关系认知,确立二者双向关联的外在逻辑,并据此重塑市场力量分析的规范构造和关键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