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0)
- 2023(9182)
- 2022(7392)
- 2021(7082)
- 2020(5627)
- 2019(13222)
- 2018(12799)
- 2017(24210)
- 2016(12647)
- 2015(14200)
- 2014(14009)
- 2013(13847)
- 2012(12849)
- 2011(11876)
- 2010(11922)
- 2009(11696)
- 2008(10907)
- 2007(9368)
- 2006(8609)
- 2005(8338)
- 学科
- 济(56866)
- 经济(56799)
- 管理(31279)
- 业(30304)
- 融(27376)
- 金融(27376)
- 企(25886)
- 企业(25886)
- 中国(25623)
- 银(24825)
- 银行(24825)
- 行(24181)
- 方法(23976)
- 数学(21186)
- 数学方法(21068)
- 制(16829)
- 财(16114)
- 贸(14155)
- 贸易(14139)
- 易(13942)
- 农(13305)
- 业经(12885)
- 中国金融(11407)
- 体(11182)
- 理论(10044)
- 体制(9614)
- 地方(9482)
- 务(9210)
- 财务(9183)
- 财务管理(9165)
- 机构
- 大学(180202)
- 学院(175325)
- 济(89875)
- 经济(88416)
- 研究(67552)
- 中国(62879)
- 管理(62460)
- 理学(52310)
- 理学院(51769)
- 管理学(51252)
- 管理学院(50916)
- 财(44543)
- 京(38467)
- 财经(34704)
- 科学(32814)
- 所(32597)
- 经济学(31959)
- 经(31957)
- 中心(31710)
- 研究所(29149)
- 经济学院(28747)
- 财经大学(26378)
- 融(26090)
- 北京(25759)
- 金融(25697)
- 江(24166)
- 院(23734)
- 银(23584)
- 银行(22770)
- 人民(22676)
- 基金
- 项目(106923)
- 科学(85621)
- 研究(83815)
- 基金(81250)
- 家(69456)
- 国家(68922)
- 科学基金(58930)
- 社会(57422)
- 社会科(54765)
- 社会科学(54757)
- 基金项目(40666)
- 教育(38421)
- 省(35999)
- 资助(34328)
- 自然(32965)
- 自然科(32233)
- 自然科学(32226)
- 编号(32100)
- 自然科学基金(31727)
- 划(31646)
- 成果(28157)
- 部(26569)
- 国家社会(26105)
- 中国(25316)
- 重点(24647)
- 教育部(24047)
- 发(23506)
- 性(23228)
- 创(22790)
- 课题(22693)
共检索到291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在货币理论史上,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的是非曲直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对相关文献进行重新梳理。由于此问题进一步牵扯到储蓄效应和金融权利结构,因此对于理解中国金融改革的货币逻辑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初步确认,借助以蒋硕杰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的努力,货币流量分析曾经更胜一筹,但因囿于完全市场假设,加之未能直面货币起源双重逻辑的挑战,这一分析最终在理论范式的重建方面无功而返。不过,中国的金融改革为甄别和评判这两种货币分析的利弊优劣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本文的讨论发现,中国的金融改革过程使长期隐藏于货币流量存量内层的金融权利结构得以凸显,从而有可能将货币分析引向重建金融分析制度范式的正确路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居民货币收入及金融投资变化对银行储蓄的影响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储蓄研究会一、我国居民货币收入及金融投资变化对银行储蓄的影响银行储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它的变化受社会诸多因素影响,如居民货币收入、居民金融投资、居民心理、物价、利率等都会引发银行储蓄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国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段艳
通观近代中国货币危机与币制改革的全过程,不难发现:第一,货币危机推动币制改革;第二,政府可从货币危机中寻求改革玄机;第三,政府要随时防范货币危机的再次发生。当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货币危机发生之时,政府应在第一时间把握危机的命脉,并及时制定出正确对策,然后周密而果断地推行改革,以取得制度上的跨跃发展,并进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迅速复苏与发展。
关键词:
白银外流 货币危机 币制改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永利
近年来,中国货币总量(M2)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货币总量最大的国家。央行外汇占款迅猛增长是推动货币总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融资结构和大规模投资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剧了货币的快速扩张。控制货币总量的低效扩张,不仅要着眼于控制和用好增量,而且要注重调整和盘活存量,尤其是要调整压缩央行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分流央行外汇储备,不仅能够逐步降低货币总量,还将给金融和财政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并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外汇占款 融资结构 货币总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康霖 王赟
马克思论述了货币危机的可能性、现实性及产生的条件以及危机与信用、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等。马克思揭示了"独立的货币危机"。马克思的基本矛盾理论、经济失衡理论是完全正确的。消费、储蓄、赤字与美国金融危机的逻辑应有新的概括。逻辑体系的三个要点是:赤字—钱—泡沫。
关键词:
马克思 货币危机理论 金融危机逻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肖可砾
人类的经济史,也是一部货币演化史。货币伴随交易深化而演进,唯一不变的是货币本质——信用。因此货币的逻辑就是信用的逻辑。货币从交易媒介演化为一种金融资产后,就有了金融市场上的货币资产定价问题和资产泡沫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剖析,揭示出现代货币的本质意义及其货币政策的复杂性。
关键词:
货币 本质 价值 计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洋
基于理论界对邮政储蓄的不同认识,以及邮政储蓄、政策性金融与中央银行三者之间的资金往来和利率关系,揭示了在现行金融格局下,邮政储蓄转存制度是导致目前农村资金净外流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历史的角度对邮政储蓄业务开办的背景和转存人民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作出了评价;从货币政策操作的角度指出了邮政储蓄改革可能造成的实质性影响。
关键词:
邮政储蓄 政策性金融 货币政策 基础货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红 李英 李勇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时间储蓄式"互助养老模式已经开始在一些社区小范围试点。文章基于萨缪尔森-戴蒙德的两期世代交叠模型分别设计和构建了以金钱货币为媒介的养老服务储蓄模型和引入社区货币为媒介的互助养老时间储蓄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引入有政府担保的社区货币对人们一生效用最大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⑴以金钱货币作为储蓄媒介,抑制了人们的养老服务储蓄意愿。⑵引入社区货币作为互助养老时间储蓄媒介,促进了闲暇时间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增强了人们进行养老服务储蓄的动力,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金融创新。⑶与传统的金钱货币相比,社区货币更适合于充当互助养老时间储蓄的媒介。由此文章认为:作为老龄化社会的金融创新,引入有国家信用担保的社区货币可以克服现行时间储蓄模式的局限性,实现超越家庭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化配置闲置的养老资源,进而实现家庭养老逐渐向社会养老转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文章研究将为政府发行有国家信用担保的社区货币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启中
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大力组织居民储蓄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市场物价。其理由是组织居民储蓄是回笼货币的一个重要渠道,将居民的货币收入转化为储蓄存款能推迟购买力的实现,缓和市场供求的矛盾,减轻对市场的压力,从而能实现市场供求的平衡和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隽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上升,1997年底已高达46200亿元,尽管我国从1996年5月1日起连续6次降低利率,居民储蓄存款仍有增无减,目前已突破5亿元大关。这意味着全国平均每人储蓄4000元,意味着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还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晓
中美贸易争端的爆发不仅暴露出中国的美国认知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也使人思考特朗普恣意妄为的"美国优先"行为的深层次背景。本文认为,美国现阶段与他国的争端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争端有着强大的金融和货币优势支撑。长期以来"美国衰落论"仅热衷于关注美国衰落的话题本身,而对其经济结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经济影响尤其是美国核心利益的变化熟视无睹。19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结构的日益金融化产生了两个重要的国际影响:一是美元体系的形成与强化,二是以美国科技创新与制造业产业转移为代表的全球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特朗普发动贸易保护主义行动的重要背景或者保障。其中,美元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20世纪世界经济最为核心的变化,使得美国构建了一个与以往霸权国家全然不同的世界控制体系,对世界的剥削与控制不仅更加隐秘,重要的是还更改了人类长久以来的金融逻辑,即将"债权人逻辑"更改为"债务人逻辑"。此乃当今美国所有国际经济行为的重要基础。"债务人逻辑"的实施主要是依靠美元体系来实现的,该体系的核心利益就在于,维护一个允许它可以坚守"债务人逻辑"、大量举债而不受其他任何国家约束的国际货币秩序。本文在探讨美元体系的金融逻辑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本质与全球性权力,并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美贸易争端与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伯特·A·芒德尔
本文根据作者对中国货币金融市场改革所作的研究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回顾和充分肯定 ;对中国的财政金融体系改革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客观评价 ;并通过广泛的国际案例比较分析 ,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制定与货币区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与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价格稳定 金融市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晓灵
1984年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作者认为,从8年的实践看,可以说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特点,并就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