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9)
2023(3453)
2022(2874)
2021(2718)
2020(2044)
2019(4413)
2018(4357)
2017(9497)
2016(4671)
2015(4591)
2014(4637)
2013(4651)
2012(4372)
2011(4085)
2010(4020)
2009(3498)
2008(3468)
2007(3079)
2006(2694)
2005(2386)
作者
(12173)
(10259)
(10255)
(9675)
(6341)
(4981)
(4883)
(3900)
(3778)
(3546)
(3451)
(3412)
(3267)
(3214)
(3199)
(3173)
(3168)
(3151)
(2909)
(2841)
(2582)
(2512)
(2377)
(2377)
(2233)
(2228)
(2156)
(2118)
(2100)
(2044)
学科
(22948)
经济(22938)
管理(12594)
(9997)
(9611)
地方(9188)
方法(7131)
数学(6467)
数学方法(6430)
地方经济(6261)
(6066)
贸易(6065)
(5714)
(5607)
企业(5607)
中国(5381)
产品(4918)
业经(4195)
农业(4159)
市场(4012)
(3810)
(3771)
(3745)
农产(3688)
农产品(3688)
(3679)
环境(3511)
价格(3440)
产品价格(3378)
(2996)
机构
学院(64339)
大学(61306)
(28182)
经济(27632)
管理(25361)
理学(22068)
理学院(21779)
研究(21562)
管理学(21494)
管理学院(21354)
中国(16138)
科学(13303)
(12642)
(11762)
(10733)
(10731)
中心(10066)
研究所(9788)
(9421)
财经(9178)
(9034)
业大(8983)
师范(8978)
经济学(8646)
农业(8500)
(8229)
(7984)
(7978)
经济学院(7799)
北京(7717)
基金
项目(45357)
科学(36528)
研究(34456)
基金(32697)
(28526)
国家(28303)
科学基金(24267)
社会(23054)
社会科(21913)
社会科学(21909)
(18418)
基金项目(17259)
(15115)
编号(14760)
教育(14390)
自然(14345)
自然科(13986)
自然科学(13983)
自然科学基金(13709)
资助(12456)
(11425)
成果(11092)
重点(10379)
国家社会(9864)
(9635)
课题(9606)
发展(9453)
(9374)
(9326)
创新(8874)
期刊
(32931)
经济(32931)
研究(18885)
中国(10952)
(10122)
科学(8324)
学报(8288)
业经(8146)
(7897)
管理(7812)
农业(7360)
经济研究(6990)
大学(6110)
学学(5855)
商业(5833)
图书(5145)
技术(5017)
教育(4844)
问题(4460)
(4397)
金融(4397)
财经(4265)
商业经济(4150)
书馆(4041)
图书馆(4041)
(3823)
资源(3781)
(3722)
(3636)
世界(3036)
共检索到92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则  王水平  
从竞争性、排他性、公益性等多重角度界定和确认流通领域公共产品的种类与特征,指出流通领域公共产品供给并非政府与市场非此即彼的绝对排斥,而是二者融合、兼而有之。未来扩大流通领域公共产品供给的重点包括建立流通业安全评价预警体系、保护和扶持中小型商业企业发展、支持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建立食品流通可追溯体系、扩大废旧消费品回收体系建设和扩网加密社区商业设施建设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水平  
公共产品市场供给不足是制约我国流通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政府参与供给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基本共识。结合公共产品的性质和流通系统的构成分析,流通领域公共产品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准公共产品、非竞争性准公共产品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包含多种不同的流通元素。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主要包括公共供给、市场供给和混合供给等三种方武。扩大我国流通领域公共产品供给,重点在于完善以法律法规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增加公益性流通设施供给、加强产业安全和食品安全防务、构建公共流通信息服务系统等方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缪昊轩  
本文对流通领域的构成与公共产品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公共产品在流通领域的划分与界定、供给与使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最后提出扩大我国流通领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以期解决我国流通领域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实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智霞  
公共产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领域公共产品中所包含的基础设施、流通服务和流通机构等,都会对流通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先对流通领域公共产品概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流通领域公共产品及其供给渠道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流通领域公共产品创新发展策略。从加强流通领域公共产品法治体系建设入手,优化流通领域公共产品的发展环境。同时运用混合供给模式加强公益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并建立公共产品安全评价预警体系与公共服务信息系统,通过创新战略布局为我国流通领域公共产品发展增添活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智霞  
公共产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领域公共产品中所包含的基础设施、流通服务和流通机构等,都会对流通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先对流通领域公共产品概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流通领域公共产品及其供给渠道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流通领域公共产品创新发展策略。从加强流通领域公共产品法治体系建设入手,优化流通领域公共产品的发展环境。同时运用混合供给模式加强公益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并建立公共产品安全评价预警体系与公共服务信息系统,通过创新战略布局为我国流通领域公共产品发展增添活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道成  
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供求失衡问题突出,公共产品的不足严重影响到流通效率的提高和流通成本的监控。然而社会各界目前对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还缺乏深入研究,学界甚至对公共服务产品的内涵、供给方式等概念还存在分歧。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过于零碎且缺乏深度,很难用以指导现实经济实践。这种局面对于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供需产业链的完善构建是极不利的。基于此,本文以新经济为背景,对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演变做了有关分析和研究,以期把握当下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供需现状,以更有效的方法推进经济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道成  
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供求失衡问题突出,公共产品的不足严重影响到流通效率的提高和流通成本的监控。然而社会各界目前对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还缺乏深入研究,学界甚至对公共服务产品的内涵、供给方式等概念还存在分歧。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过于零碎且缺乏深度,很难用以指导现实经济实践。这种局面对于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供需产业链的完善构建是极不利的。基于此,本文以新经济为背景,对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演变做了有关分析和研究,以期把握当下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供需现状,以更有效的方法推进经济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石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经济将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流通领域的开放中如何提高适度保护的有效性 ?本文从三个方面予以论证。一是规范基础行为制度 ,做好流通市场化和市场制度化的各项工作 ;二是重构基础调控体系 ,在构造商品市场基础组织体系的同时 ,要构造商品市场宏观调控的政府职能体系和市场中介体系 ;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技术和设施建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武健  唐丽华  吴瑶宇  
在线评论信息是影响消费者网络购买林产品意愿和线上林产品流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海量的在线评论信息使得消费者无所适从。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在线评论情感极性(正面评价、负面评价),产品类型(搜索品、体验品、信任品)和在线产品评论有用性感知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搜索品和信任品的负面评论比正面评论更有用,而搜索品的评论情感极性对评论有用性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当评论固定为正面评价时,产品类别对评论感知有用性调节作用则不十分显著,然而当评论为负面评论时,产品类别对评论有用性有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胜民  
整体推进改革开放,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并重的经济转型是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增长困局、提升经济活力的重要战略。流通业沟通生产与消费环节,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现阶段中国流通业供给和需求两端结构性矛盾周期性叠加带来的实际问题,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并行,实现流通业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基调下,分析新形势及新时期需求侧改革的背景与内涵,结合流通业供需矛盾现状探讨领域内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协同发展的思路和策略,并在寻求协同发展的前提下为释放居民消费、布局有效投融资、提升内外贸双循环发展潜力、加强流通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有益对策。本文认为,新时期流通领域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协同发展要着力解决商品高度碎片化生产与高度差异性需求的矛盾,依托制度安排实现对社会需求的调节,同时优化、变革相关的调控规则和市场手段,以需求侧改革带动需求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流通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汪阳红  
区域性公共产品是指利益超越了单个行政辖区之外的公共产品。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研究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治理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为如何开展区域合作,解决区域性公共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一、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特征和分类(一)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特征1.受益上的空间性和内部差异性。只要区域性公共产品被提供出来,其受益面一般局限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而其他区域一般受益不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谷海洁  弋亚群  
物资流通领域的连锁经营谷海洁弋亚群(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710049)提起连锁业,人们总是首先想到肯德基、麦当劳等餐饮业,或是象亚细亚这样的百货零售业,再其次是家庭服务业和商业性服务业,如清洁业、邮寄公司等。经营原材料的物资流通领域,很少被人们划到连...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林  何炼成  
本文根据马克思关于流通领域的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论述,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论证了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流通经济理论问题。文章认为,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必须在坚持马克思流通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扩大劳动和生产劳动的概念;承认服务业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从事信息生产、应用和传播活动的劳动也创造价值;肯定信息生产、流通、消费生产性不断增长和非生产性不断减少的趋势;要深入探讨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劳动性质,商业人员的劳动性质,金融资本流通的性质以及流通领域价值的创造与计量等重要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兵  刘茵  
本文认为,执法是法律实施的重要环节,它维护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法制和公正,执法不力将直接造成商品流通秩序混乱。商品流通领域的执法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迫切需要解决。文章提出,为解决当前商品流通领域存在的执法问题,必须加强商品流通行政管理机关执法队伍的建设,减少商品流通领域的多头执法和交叉执法,适当扩大商品流通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权力,赋予商品流通行政管理机关应急执法的权力,以坚决打击流通过程中的不法行为,维护流通主体的合法权益,保证商品流通活动健康、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