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2)
- 2023(9831)
- 2022(7947)
- 2021(7211)
- 2020(6172)
- 2019(14184)
- 2018(14337)
- 2017(27639)
- 2016(14852)
- 2015(16373)
- 2014(16403)
- 2013(16289)
- 2012(15077)
- 2011(13410)
- 2010(13918)
- 2009(13389)
- 2008(14061)
- 2007(12422)
- 2006(11298)
- 2005(10421)
- 学科
- 业(76172)
- 济(74877)
- 经济(74769)
- 企(70311)
- 企业(70311)
- 管理(59873)
- 方法(36245)
- 数学(27819)
- 数学方法(27628)
- 业经(26327)
- 财(26214)
- 农(23958)
- 务(19286)
- 财务(19278)
- 财务管理(19254)
- 企业财务(18310)
- 农业(17304)
- 制(17183)
- 技术(15834)
- 中国(15701)
- 理论(14882)
- 体(14085)
- 策(13549)
- 和(13141)
- 划(12789)
- 体制(12393)
- 贸(11729)
- 贸易(11726)
- 企业经济(11502)
- 易(11216)
- 机构
- 学院(227103)
- 大学(224534)
- 济(102325)
- 经济(100745)
- 管理(93182)
- 理学(80349)
- 理学院(79618)
- 管理学(78714)
- 管理学院(78277)
- 研究(70532)
- 中国(56754)
- 财(51375)
- 京(46045)
- 财经(40321)
- 科学(38617)
- 经(36691)
- 农(35828)
- 江(35256)
- 所(34837)
- 经济学(32214)
- 中心(31089)
- 研究所(31008)
- 财经大学(29746)
- 业大(29218)
- 经济学院(29196)
- 北京(28946)
- 农业(27958)
- 商学(27896)
- 商学院(27669)
- 州(27244)
- 基金
- 项目(140735)
- 科学(114041)
- 研究(106619)
- 基金(105343)
- 家(89195)
- 国家(88334)
- 科学基金(78485)
- 社会(71446)
- 社会科(67832)
- 社会科学(67815)
- 基金项目(55345)
- 省(54586)
- 教育(49193)
- 自然(48744)
- 自然科(47695)
- 自然科学(47682)
- 自然科学基金(46952)
- 划(44376)
- 资助(42736)
- 编号(41613)
- 成果(33971)
- 业(33627)
- 部(32859)
- 创(32764)
- 重点(31096)
- 发(30090)
- 国家社会(29987)
- 创新(29705)
- 教育部(29212)
- 制(29026)
- 期刊
- 济(119493)
- 经济(119493)
- 研究(71770)
- 财(43257)
- 中国(40797)
- 管理(39252)
- 农(33564)
- 科学(28958)
- 学报(28025)
- 融(23431)
- 金融(23431)
- 大学(22879)
- 农业(22678)
- 财经(21666)
- 学学(21648)
- 教育(21623)
- 业经(21247)
- 技术(20230)
- 经济研究(19226)
- 经(18667)
- 问题(15406)
- 业(14253)
- 技术经济(13930)
- 商业(13057)
- 贸(12393)
- 世界(12345)
- 现代(12237)
- 财会(11534)
- 统计(10396)
- 经济管理(10333)
共检索到343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庆林 韩经纶
流通革命理论起源于日本。本文在对流通革命理论进行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 ,结合日本流通革命的过程和起因 ,尤其是第二次流通革命的起因 ,验证和探讨了流通革命理论产生的现实基础以及对日本流通革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流通革命 日本流通业 验证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明贵
90年代以后日本流通业进入激烈变革时期,这种变革是二战以来的第二次流通革命。流通革命改变了日本流通体系和结构,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的重组日益流行,流通运营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流通革命将对日本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导致日本流通革命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价格破坏、定价体制改变、进口增加、购买方式变化、流通自由化、产销同盟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原因。对这些原因及其背景的分析也反映了当今日本经济的概貌和面临的课题。
关键词:
日本经济 流通革命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燕平
在"新常态"下,我国传统流通业发展面临着内需环境变化、制造业动能转换、电商"异军"崛起等多方冲击,流通革命任务已势在必行。文章基于"三新"("新技术"、"新协同"、"新价值")视角,在深刻认识"新零售"内涵基础上,对以"新零售"推动流通业革命进行了思考。借力"新零售"来推动我国流通业革命,要认识和把握好四大关注点:一是要作为流通渠道模式创新,二是要作为流通业向现代集约转型的突破口,三是要作为我国引领流通业革命的骨干力量,四是要作为治理"流通病"的良药。基于"三新"视角,我国"新零售"的发展,要将用好"新技术"、做好"新协同"和创好"新价值"这三点作为重要的路径导向。
关键词:
“三新” “新零售” 流通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晏维龙
本文根据流通革命的历史与逻辑 ,分析中国流通革命的必然性及特殊性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流通革命中的流通主导结构、市场空间结构、流通行业结构、企业产权结构、市场竞争结构、经营业态结构、流通外向结构、流通技术结构等问题。
关键词:
流通革命 流通产业 结构变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文玲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无论在流通的形态、流通的方式,还是在流通的结构、流通的流向、流通未来的组织状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跳出流通,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站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大的战略背景下,来看待现代流通变革,笔者认为,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我们的流通体系将发生以下六个方面的重大变革:一是现代流通将更加体现出开放性的本质特征;二是流通变革将是集聚性的;三是流通将更多体现出共享性特点;四是现代流通将更加具有融合性特点;五是现代流通将更加具有生态性特点;六是整个流通体系将发生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离与对接。总之,现代流通的本质就是要打破一切束缚流通、限制流通的障碍,实现顺畅流通、便利流通。
关键词:
现代流通体系 革命性 变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先庆
现阶段是我国深化流通革命的最佳时期一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进入中后期,商贸流通业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功能不仅是"实现价值",而且更多是参与"创造价值";二是我国市场化进程步入完善阶段,对商贸流通业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市场体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三是我国国际化进程正迈向新时期,面对即将到来的更激烈的国际贸易摩擦与冲突,对构建基于内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耀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或制度的重大变革,都会引起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处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流通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和消费的发展,由此引发流通领域中的“革命”。过去的流通革命主要是指零售业态的变革以及整个流通渠道效率化的过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流通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变革。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导致流通领域里发生一系列新的深刻变革,一场以技术变革为核心的“新流通革命”已经开始。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流通革命 新流通革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先庆
现阶段是我国深化流通革命的最佳时期一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进入中后期,商贸流通业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功能不仅是"实现价值",而且更多是参与"创造价值";二是我国市场化进程步入完善阶段,对商贸流通业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市场体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三是我国国际化进程正迈向新时期,面对即将到来的更激烈的国际贸易摩擦与冲突,对构建基于内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铁生
我国的市场经济始于流通,流通领域也最早与世界经济接轨,流通造福社会,市场改善民生,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和社会转型中起到了先导作用。但是,我国流通领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流通体制有待深化改革,一些重要商品和服务存在寡头垄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流通的发展水平不均衡,信息技术落后,基础设施问题突出,流通立法滞后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对于流通理论界而言,首先要解决方法论的问题,即正确对待马克思流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中的流通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流通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行业学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充分合作,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流通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
关键词:
现代流通 流通理论 流通革命 和谐社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昊芸 陈冰洁
流通业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数字经济背景下,流通业智能化有助于拓展农村消费边界,同时促进城乡消费网络融合。本文基于2007~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探索流通业智能化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流通业智能化程度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流通业智能化发展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在西部地区抑制效果最大。“宽带中国”政策推行后,该影响的效果显著增强。机制分析表明,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通过扩大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因此,加快流通业智能化转型速度、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助于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采庆 姚力鸣 王建华
应日本流通产业研究所邀请,内贸部商业经济研究所组团一行7人近期对日本东京、大阪、福冈等地10余家批发企业和物流中心进行了考察。 这次考察正值日本全国上下,特别是经济理论界和实业界大张旗鼓地介绍、讨论、研究目前日本国内发生的所谓“批发革命”。日本批发业本身更是呈现出一种经历着脱胎换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俊贵 莫少强
论MARC及其革命黄俊贵,莫少强Abstract:ThetraditionslMARC,beingakindofdataexchangeformatisofcomplexstructure,redundantdataandreduplicativef...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炎兴
在信息技术时代,实证会计理论对规范会计理论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运用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作为评判标准,认为尽管通过辅助性假设调整的办法,规范理论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完善,但其以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的合理性和统一性为基础的硬核,已遭实证理论的解构,规范会计的革命已经发生,未来的规范会计理论应以“多重理论”为硬核进行重新建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宪萍
马克思认为,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之间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共同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机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及其动态结合。马克思分别从商品的内在矛盾出发,从流通本身在再生产中的职能以及分工的视角,系统地研究了流通组织理论。现代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的关系在后福特制生产方式下的表现,充分印证了马克思的流通组织理论。
关键词:
马克思 流通组织 生产组织 生产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