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0)
- 2023(10561)
- 2022(9393)
- 2021(8778)
- 2020(7433)
- 2019(17221)
- 2018(17292)
- 2017(33687)
- 2016(17988)
- 2015(20303)
- 2014(20479)
- 2013(20330)
- 2012(18548)
- 2011(16635)
- 2010(16443)
- 2009(15023)
- 2008(14388)
- 2007(12424)
- 2006(10822)
- 2005(9236)
- 学科
- 济(72265)
- 经济(72180)
- 管理(53816)
- 业(49890)
- 企(41085)
- 企业(41085)
- 方法(35875)
- 数学(31143)
- 数学方法(30824)
- 农(19162)
- 中国(17958)
- 财(17271)
- 学(16121)
- 业经(15865)
- 地方(14737)
- 和(13181)
- 农业(12897)
- 贸(12528)
- 贸易(12521)
- 理论(12461)
- 环境(12112)
- 易(11907)
- 制(11604)
- 技术(10934)
- 务(10577)
- 财务(10516)
- 财务管理(10501)
- 划(10112)
- 企业财务(9915)
- 银(9559)
- 机构
- 大学(258536)
- 学院(257225)
- 管理(106761)
- 济(98885)
- 经济(96650)
- 理学(93601)
- 理学院(92561)
- 管理学(90942)
- 管理学院(90490)
- 研究(82538)
- 中国(59820)
- 京(55143)
- 科学(53288)
- 财(43595)
- 所(41155)
- 农(39490)
- 业大(39358)
- 研究所(37968)
- 中心(36857)
- 财经(36110)
- 江(35215)
- 北京(34803)
- 范(34446)
- 师范(34183)
- 经(32815)
- 农业(31098)
- 院(30056)
- 州(29654)
- 经济学(28637)
- 商学(28057)
- 基金
- 项目(183013)
- 科学(143666)
- 研究(132989)
- 基金(132652)
- 家(115195)
- 国家(114231)
- 科学基金(98642)
- 社会(83010)
- 社会科(78603)
- 社会科学(78578)
- 基金项目(71667)
- 省(71507)
- 自然(65418)
- 自然科(63785)
- 自然科学(63772)
- 自然科学基金(62603)
- 教育(60322)
- 划(59728)
- 编号(55134)
- 资助(54555)
- 成果(43030)
- 重点(40034)
- 部(39967)
- 发(38180)
- 创(37648)
- 课题(36652)
- 创新(34965)
- 科研(34922)
- 教育部(34158)
- 项目编号(33888)
- 期刊
- 济(107326)
- 经济(107326)
- 研究(73567)
- 中国(44568)
- 学报(41243)
- 科学(37990)
- 管理(37356)
- 农(34568)
- 大学(30476)
- 财(30239)
- 学学(28430)
- 教育(26810)
- 农业(24630)
- 技术(21187)
- 业经(19813)
- 经济研究(18296)
- 融(17286)
- 金融(17286)
- 财经(16419)
- 图书(16359)
- 商业(14084)
- 经(13836)
- 资源(13482)
- 问题(13365)
- 理论(13296)
- 科技(12678)
- 实践(12426)
- 践(12426)
- 业(12386)
- 技术经济(12285)
共检索到358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瑾
本文基于我国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流通集聚、资源配置与居民消费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流通专业化集聚引致资源合理配置,流通多样化集聚导致资源错配,市场化水平对流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的资源配置效应具有放大机制。流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均存在非线性关系;资源配置对流通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关系存在非线性调节效应,“U”型调节专业化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关系,负向调节多样化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关系。流通专业化集聚引致的资源合理配置对居民消费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流通多样化导致的资源错配对居民消费率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直接效应不显著,间接效应为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媛
本文在阐述金融资源配置影响居民消费机理的基础上,对金融资源配置状况之于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我国投资占比较大、消费占比较小的经济结构下,金融体系更趋市场化的变革反而会降低消费率;随着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上升,未来的金融资源应更多地流向农村;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存在偏差,应更多支持消费。
关键词:
金融资源配置 消费率 消费信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伟芳 范桂松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并分析流通创新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居民消费率,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流通创新在流通业集聚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流通业集聚可通过推动流通创新间接提升居民消费率;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农村消费群体、中西部地区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提出发挥流通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流通模式创新、促进城乡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祁媛 刘澄
本文基于2005-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流通集聚外部性视角,实证研究网络关系强度对居民消费率的异质性调节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网络关系强度与居民消费率存在正向相关,流通产业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分位数回归表明,流通产业集聚度及其平方项与居民消费率的相关性显著,且平方项的正向相关性随分位数增加不断降低,网络关系强度在25%以上分位数的检验结果显著,且随分位数增加而不断提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控制交互项后的流通产业集聚、网络关系强度与居民消费率的非线性及正向相关关系依然成立,网络关系强度在流通产业集聚与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中存在“U”型调节效应;地区异质性检验表明,东、中部地区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存在“U”型影响特征,西部地区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网络关系强度在西部地区流通产业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关系中发挥直接调节效应,在东部地区发挥间接调节效应,在中部地区的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效应均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福周 唐佳
本文从流通产业角度出发,阐述了流通产业集聚、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居民消费三者之间的理论机制,并以我国2000-2017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流通产业集聚不仅会直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还会通过城乡收入差距间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即城乡收入差距在流通产业集聚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约占总效应的42.425%;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负向作用受到流通产业集聚双重门槛效应的影响,相较于低集聚程度而言,高流通产业集聚程度下该负向抑制作用逐渐减弱;最后,本文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集聚 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平 牟国婷 武传昊
文章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集聚效应的决定方程与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联立方程组,探讨对外直接投资引致的集聚效应如何影响地区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集聚效应能够改善地区的劳动错配与资本错配,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对地区资源配置的影响受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会显著提升工业产能过剩较低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生产率高地区的劳动与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工业产能过剩较高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分析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集聚效应对地区资源配置的影响存在门槛,对劳动以及资本的影响在跨过门槛后变得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洋 吴顺利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集聚和信息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将发挥居民消费增长的双轮驱动作用。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以现代流通服务业为例,利用区位熵、交互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以及GMM等方法,实证考察现代流通业集聚、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率三者间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我国省域现代流通业的非均衡集聚趋势显著,并逐渐形成东高西低和中部塌陷的空间格局;从全国层面来看,随着现代流通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居民消费率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特征;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现代流通业集聚、互联网发展对不同水平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效果存有差异;互联网发展在现代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的作用路径中具有U型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从多维度异质性视角看,现代流通业集聚、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率间的关系在城乡消费群体、不同地区和行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明显。因此,必须科学引导现代流通业集聚发展,坚定推广“互联网+”计划,提升互联网与现代流通业融合程度;立足于地区、行业以及城乡异质性,采取差异化、特色化、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策略,为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上创利 邓龙骞
本文从流通产业集聚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数字营商环境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流通产业集聚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相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流通产业集聚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作用更大;数字营商环境能够强化流通集聚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效应。
关键词:
流通产业集聚 居民消费升级 数字营商环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勇进
居民消费率指一定时期内居民货币支出在货币收入中的比率。若以c代表货币支出,y代表货币收入,则居民消费率=c/y。它反映着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居民对实际消费所做出的选择,是居民的实际需求而不是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宁
利用1999—2010年我国31个省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流通创新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运用2SLS和GMM方法克服模型的内生性,并选择不同的解释变量考察估计结果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对居民消费率的提升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技术效率对居民消费率提升的作用不显著。运用2SLS和GMM方法处理模型内生性的估计结果,进一步支持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关键词:
流通创新 消费率 组织创新 技术进步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华 陈博潮 雷佳祺
借鉴Hsieh和Klenow(2009)的资源错配框架,在测算企业生产要素扭曲的基础上,估算不同的经济集聚类型对要素投入扭曲的影响,并进一步量化要素配置效率变化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专业化集聚提高企业要素配置效率,多样化集聚加剧企业要素错配。专业化集聚幅度提高1%,企业资本要素投入扭曲下降0. 061 7%、劳动要素投入扭曲下降0. 016 1%;多样化集聚幅度提高1%,资本要素投入扭曲上升1. 107%、劳动要素投入扭曲上升0. 305%。(2)经济集聚通过矫正或恶化企业要素扭曲影响企业规模,进而使宏观经济效率发生变动。量化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对宏观经济效率的年均提升幅度为0. 47%;多样化集聚则会降低总量生产率,年均拖累效应达到1. 78%。(3)不同集聚类型的资源配置效应有很强的异质性,西部地区、外资企业从专业化集聚经济获得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港澳台企业从多样化集聚经济获得的总量生产率拖累效应更小。研究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不同集聚经济类型影响经济效率微观机制的新视角,对于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选择与相关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桑丽
本文基于201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流通业集聚、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业集聚可推动居民消费扩容升级,且该作用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新型城镇化在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零售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促进作用大于物流业集聚;西部地区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促进作用高于东、中部地区。因此,应加紧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重促进物流业集聚、重点打造西部地区流通业集聚区,借此推动居民消费扩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朝军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新基建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静
本文从农村居民消费区域差异入手,分析了金融资源配置对农村居民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机制,并探讨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区域间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认为:金融资源配置对农村居民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机制包括金融资源集聚促进农村消费的"门槛效应"、不同金融资源类型影响的区域差异及对农村居民群体间影响的区域差异。本文建议应加大落后地区农村生产基础设施长期优惠的金融支持,构建以金融服务为支撑的生产力发展解决方案;完善农村家庭保险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居民保险意识;加大农村教育相关金融服务投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刚 张倩莎
我国金融深化过程中,城乡居民消费的异质性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与此存在深刻联系。在充分归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别设定计划性资产配置和投资性资产配置两类偏好家庭,采用实证模型考察了金融深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在2010-2020年的观测期内,金融深化扩大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第二,计划性资产配置本身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关联性不强,但从中介效应来看,计划性资产配置进一步增强了金融深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作用,产生了明显的“棘轮效应”;第三,投资性资产配置能够有效降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从中介效应来看,投资性资产配置可以减少金融深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