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7)
2023(15547)
2022(13492)
2021(12458)
2020(10453)
2019(23904)
2018(23566)
2017(45839)
2016(24129)
2015(27119)
2014(26952)
2013(26335)
2012(24004)
2011(21577)
2010(21406)
2009(19481)
2008(18356)
2007(15671)
2006(13665)
2005(11620)
作者
(67914)
(56813)
(56197)
(53709)
(36026)
(27091)
(25714)
(22404)
(21571)
(19806)
(19229)
(19130)
(17890)
(17592)
(17545)
(17101)
(16939)
(16644)
(16138)
(16035)
(13897)
(13824)
(13517)
(13009)
(12763)
(12549)
(12306)
(12139)
(11395)
(10978)
学科
(114251)
经济(114144)
管理(69260)
(63191)
(52696)
企业(52696)
方法(48667)
数学(42737)
数学方法(42197)
(25555)
中国(25455)
地方(24867)
(24140)
(23338)
业经(23058)
农业(17193)
理论(16800)
(16502)
贸易(16491)
环境(16334)
(16283)
(16023)
(15815)
地方经济(14989)
技术(14785)
(14784)
财务(14713)
财务管理(14682)
企业财务(13860)
(13659)
机构
大学(344348)
学院(343010)
(143343)
经济(140443)
管理(138231)
理学(120937)
理学院(119607)
管理学(117470)
管理学院(116846)
研究(112717)
中国(81017)
(71492)
科学(69196)
(61854)
(54542)
财经(51031)
中心(50877)
研究所(50072)
(49892)
业大(49844)
(47508)
(46459)
(45629)
师范(45237)
北京(44412)
经济学(44021)
(41318)
经济学院(39478)
农业(38941)
(38643)
基金
项目(241431)
科学(191170)
研究(176681)
基金(176563)
(152997)
国家(151777)
科学基金(131898)
社会(113142)
社会科(107330)
社会科学(107301)
基金项目(94354)
(93860)
自然(85626)
自然科(83644)
自然科学(83626)
自然科学基金(82091)
教育(81366)
(78426)
资助(72011)
编号(71655)
成果(56509)
重点(53540)
(53235)
(51391)
(49980)
课题(48328)
国家社会(46758)
创新(46625)
教育部(46338)
科研(46068)
期刊
(155790)
经济(155790)
研究(101097)
中国(56562)
学报(51742)
管理(50172)
科学(48420)
(45929)
(44379)
大学(39707)
学学(37483)
教育(34795)
农业(31092)
技术(30997)
经济研究(26647)
业经(25291)
财经(24837)
(24533)
金融(24533)
(21304)
问题(19804)
技术经济(17706)
图书(17594)
商业(16471)
理论(16229)
科技(15771)
统计(15561)
现代(15223)
(15110)
(14819)
共检索到483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娴  
多年来,流通经济研究一直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作为立论依据,由此形成了固有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即以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为研究范畴,将流通定位于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区域间贸易往来的频繁进行,流通的范畴、流通渠道和流通模式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而在理论界,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强大地位,流通经济学是否值得研究、是否需要研究、如何深入研究也成为困扰学界的一道难题。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流通经济发展的简单历史进程中找寻其存在的依据,并借鉴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对流通研究进行重新审视,以求进一步推进对流通经济学的深入探索和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君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通现象在经济中越来越重要,流通经济学也逐渐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国内外学者对流通经济学的立论依据和定位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成果仍不多见。本文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流通经济学的立论依据和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以空间经济学为立论依据,并将流通经济学定位于空间经济学范畴,从理论上讲,这是一个重大创新和理论突破,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雯  
关于流通经济学的构建,一直是国内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但从当前流通经济学发展现状来看,流通经济学依然存在研究进展缺乏的问题,尤其近年来流通经济学研究越来越边缘化。学界在流通经济学理论的进展方向上,始终存在不同的观点。商贸经济学的发展给流通经济学的进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支撑,是改变流通经济学研究现状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流通经济学现状,从商贸经济学角度对流通经济学的新进展进行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雯  
关于流通经济学的构建,一直是国内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但从当前流通经济学发展现状来看,流通经济学依然存在研究进展缺乏的问题,尤其近年来流通经济学研究越来越边缘化。学界在流通经济学理论的进展方向上,始终存在不同的观点。商贸经济学的发展给流通经济学的进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支撑,是改变流通经济学研究现状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流通经济学现状,从商贸经济学角度对流通经济学的新进展进行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冉净斐  
流通经济学研究的贫困问题不容忽视。主要原因在于学科的基本概念模糊、学科定位不准、没有一个科学的研究范式。但是,流通经济学的贫困不能否定流通经济学科的存在。通过构建商务经济学是解决流通经济学贫困的出路,它能够拓宽了流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空间,使得流通、贸易、商业等术语使用混乱的状况得到改善。商务经济学可以加速内外贸学科一体化,突出电子商务的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声书  
本文认为,只要存在社会分工,就会有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存在于几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各个社会形态的商品流通又具有不同的特殊性质。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运行过程,本质上是通过公有制资产在价值形式上的变化,并实现不断增值来强化和壮大公有制经济实力的过程。文章提出,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流通过程及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流通经济学必须探讨流通产业的变化规律;商品商流、商品物流、商品信息流的运行及其相互关系是流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可云  
一、引言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落实到一定的空间位置与范围。研究经济活动不仅涉及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而且还应回答在哪生产。后一问题实质上是要求解决如何选择最佳的经济活动空间。人类自产生以来,随着生产与生活不断提出新要求,对空间问题的关注与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知识产生到学科形成的较长发展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学科体系。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梁琦  黄卓  
本文简述了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在过去二十年里在中国的发展,并指出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和国际贸易、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结合。同时,我们介绍了空间经济学国际研讨会(2011)的概况以及入选的六篇论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志伟  
流通经济学的发展状况与研究对象的确定有密切关系,目前我国流通经济学发展不尽人意与流通经济学研究对象方面的缺陷有关。在确定流通经济学研究对象方面,必须遵循内涵式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并对其展开论述,而其中必然涉及到的研究目的也必须体现流通经济学的特殊性。本文认为,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如何使具有经济价值的要素流动并畅通起来,使之在合适的时间,以合理的价格到达合适地点,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流通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对流通产业的调控方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之兵  
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产业政策的合法性、适宜性以及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理论范式、产业政策的必要性、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原则是研究产业政策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体系,从空间形成、空间利益、空间竞争与空间接替等四方面的属性进行分析,并从理论和案例两个层面指出政府在产业政策领域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实施产业政策应该坚持"重整不重单""、重减不重加""、重果不重过"三个原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之兵  
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产业政策的合法性、适宜性以及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理论范式、产业政策的必要性、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原则是研究产业政策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体系,从空间形成、空间利益、空间竞争与空间接替等四方面的属性进行分析,并从理论和案例两个层面指出政府在产业政策领域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实施产业政策应该坚持"重整不重单""、重减不重加""、重果不重过"三个原则。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春玉  丁涛  
西方流通理论的相关研究多受美国制度经济学的影响,并随着它的兴衰而浮沉。新古典经济学成为学术主流后,制度经济学被边缘化,流通理论的发展也日渐式微。我国流通理论之所以陷入贫困也与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冲击有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古典经济学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而非主流经济学更加活跃。非主流经济学重视对商品流通过程的研究,因而为流通经济学的复兴创造了历史机遇。由于西方的流通理论已经演变为宏观营销学,文章还分析了制度经济学等非主流经济学的兴起对西方宏观营销研究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盈之  管建伟  
文章首先采用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1991-2008年中国各地区的能源效率,然后进行了地区能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并基于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能源效率的趋同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还探寻了造成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区域能源效率之间的正相关性逐渐增强,能源效率分布呈空间集聚趋势;在样本期内,我国能源效率存在绝对β趋同特征,且条件β趋同迹象也很明显,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政府行为和FDI等因素是造成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维达  
卢嘉瑞所著《空间经济学》从事实存在的空间向度即三维空间和空间的全部含义出发,来构筑他的《空间经济学》经济体系和框架,加之充溢全书的新观点、新理论、新资料,读了使人耳目一新。具体说来,该书有以下特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洪开荣  
空间经济学是在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门学科的总称。尽管都把空间或区位作为研究的基础变量 ,但空间经济学并未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密的逻辑结构。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 ,空间经济学一直处于分异与整合的动态变化之中。本文归纳了这个发展进程的主要方面和理论脉络 ,并在评析其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指出空间经济学可能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