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7)
- 2023(9937)
- 2022(8550)
- 2021(7514)
- 2020(6540)
- 2019(15346)
- 2018(15029)
- 2017(30093)
- 2016(15924)
- 2015(18259)
- 2014(18780)
- 2013(19070)
- 2012(18315)
- 2011(16763)
- 2010(17147)
- 2009(16280)
- 2008(16201)
- 2007(14907)
- 2006(13289)
- 2005(12136)
- 学科
- 济(98015)
- 经济(97941)
- 管理(45599)
- 业(44854)
- 方法(37828)
- 企(36027)
- 企业(36027)
- 数学(32625)
- 数学方法(32396)
- 地方(22701)
- 农(21369)
- 中国(20093)
- 业经(19100)
- 学(18418)
- 财(18252)
- 地方经济(15240)
- 农业(14298)
- 制(14202)
- 贸(13948)
- 贸易(13943)
- 易(13289)
- 产业(13015)
- 和(12980)
- 理论(12335)
- 融(11542)
- 金融(11540)
- 环境(11452)
- 银(11232)
- 银行(11204)
- 体(10911)
- 机构
- 学院(251960)
- 大学(251825)
- 济(119096)
- 经济(116829)
- 管理(95035)
- 研究(88503)
- 理学(81507)
- 理学院(80558)
- 管理学(79287)
- 管理学院(78817)
- 中国(66153)
- 京(52514)
- 科学(52002)
- 财(51896)
- 所(45729)
- 财经(41366)
- 研究所(41248)
- 农(41076)
- 中心(39291)
- 江(38793)
- 经济学(38460)
- 经(37241)
- 业大(35058)
- 经济学院(34491)
- 北京(33353)
- 农业(32125)
- 范(32059)
- 师范(31808)
- 院(30810)
- 州(30458)
- 基金
- 项目(157029)
- 科学(123759)
- 研究(115001)
- 基金(114017)
- 家(98291)
- 国家(97499)
- 科学基金(83167)
- 社会(75545)
- 社会科(71725)
- 社会科学(71703)
- 省(61467)
- 基金项目(60308)
- 教育(51620)
- 自然(51399)
- 划(50838)
- 自然科(50174)
- 自然科学(50158)
- 自然科学基金(49309)
- 资助(46997)
- 编号(45689)
- 成果(37331)
- 发(36408)
- 重点(35559)
- 部(35339)
- 创(32424)
- 课题(31651)
- 国家社会(31301)
- 教育部(30449)
- 创新(30308)
- 发展(30074)
- 期刊
- 济(141222)
- 经济(141222)
- 研究(79335)
- 中国(46285)
- 财(41407)
- 农(37161)
- 学报(36912)
- 管理(35184)
- 科学(34801)
- 大学(27751)
- 学学(26423)
- 农业(24516)
- 经济研究(24350)
- 技术(22109)
- 财经(22065)
- 业经(21974)
- 融(21868)
- 金融(21868)
- 教育(20406)
- 经(19284)
- 问题(18593)
- 技术经济(15797)
- 商业(14427)
- 贸(14352)
- 统计(13961)
- 业(12896)
- 世界(12621)
- 策(12411)
- 经济问题(12003)
- 理论(11675)
共检索到383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阳
商品贸易的流通市场既反映出国民物质生活水准,也体现了不同阶段的市场消费能力,与此同时,还在拉动经济提升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流通经济学理论,立足于现阶段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借助流通经济学基本理论思想分析了流通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数学模型解析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指出了流通产业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特殊关系。
关键词:
流通经济学 流通产业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阳
商品贸易的流通市场既反映出国民物质生活水准,也体现了不同阶段的市场消费能力,与此同时,还在拉动经济提升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流通经济学理论,立足于现阶段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借助流通经济学基本理论思想分析了流通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数学模型解析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指出了流通产业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特殊关系。
关键词:
流通经济学 流通产业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岳
产业集聚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流通产业集聚是流通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随后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5年我国流通产业中劳动力、物流资本、人力资本三个集聚因子与流通业增加值的关系。结果显示:三个集聚因子都与流通经济增加值呈正相关关系,但人力资本的拉动效应最为显著,劳动力最小。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人力资本的集聚为核心,联动相关措施,促进现代流通业的形成及流通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岳
产业集聚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流通产业集聚是流通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随后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5年我国流通产业中劳动力、物流资本、人力资本三个集聚因子与流通业增加值的关系。结果显示:三个集聚因子都与流通经济增加值呈正相关关系,但人力资本的拉动效应最为显著,劳动力最小。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人力资本的集聚为核心,联动相关措施,促进现代流通业的形成及流通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多
本文基于流通经济学视角,通过两部门模型研究流通产业发展对旅游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发展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其中,直接影响是指流通产业的调节和信息导向功能,可以提升旅游经济的效率;间接影响是指流通产业可以通过影响个人消费、政府财政、资本积累、投资、技术进步,从而影响旅游经济的需求与供给。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旅游经济 流通经济 两部门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商务经济运作模式自21世纪开始便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以此为基础的商贸流通业得以拥有愈发广阔的发展空间,行业渗透率和覆盖率迅速扩大,在国民经济领域当中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为了能够创设更好的环境以助推商贸流通业经济效应的进一步扩大,推动流通经济学理论的重塑和发展实为必要举措。然而结合商贸流通业现状来看,其虽然发展良好,但流通经济学理论研究却表现出边缘化趋势,学科定位模糊且科学化研究范式缺失,深化流通经济学理论研究促进其重塑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商务经济视域下探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邢淑兰 杨孝安
流通产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是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与效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具有相关性,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发展的关系。本文将重点探讨经济学视域下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首先分析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其有关理论实施分析,选取相关指标开展分析,然后结合实际生产流通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更好地发挥流通产业作用,最后给各地流通产业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与借鉴。
关键词:
经济学视域 流通产业 区域经济 相关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敬水 章迪平
本文对浙江省流通业1990~2006年间的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得到流通业劳动力、物资资本、人力资本集聚因子时间序列,进而采用计量方法论证了浙江省流通经济增长与上述三个集聚因子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认为劳动力、物资资本、人力资本集聚因子对流通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推进作用,而人力资本所起作用最大;浙江省流通经济增长存在着短期动态调整机制,使得一部分偏差能在短期波动后得到自动调整。为此,应从加快提高流通业集聚水平出发,转变政府的角色定位,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流通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关系网络建设,提高人力资本的集聚水平;加强环境和制度建设,以促进集约化经营;提高资源的综...
关键词:
流通产业 产业集群 人力资本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岱月
本文基于2000-2016年统计数据,构建灰色GM(1,1)模型实证分析居民消费与流通经济增长的耦合性关系。研究发现,耦合度系数表现较为稳定,其中2000-2004年间表现为逐年交替,2005-2010年处于流通滞后,2011-2015年处于消费滞后;耦合发展指数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其中2007-2009年出现略微下滑,2009-2013年出现跳跃式增长;耦合度系数与耦合发展指数的灰色预测为优质、上升耦合态势,反应居民消费与流通经济在内部生产要素配合中的有效性,居民消费将进一步与流通经济增长形成良性互动,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流通经济 耦合协调性 灰色预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锦良 宋国宇
利用1978—200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通过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我国不同省市的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区域流通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区域流通产业的发展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流通产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弱于其对东、西部地区的贡献。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在天津、湖南、贵州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误差修正机制显著发生,其流通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和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江利 田丽
流通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区经济增长水平。本文采用双固定SDM模型,选取2011-2020年我国285个地级市流通产业面板数据,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了流通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具有差异性,即多元化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专业化集聚的促进作用。在促进方式上,多元化集聚主要通过协同本地区的其他产业,并且以空间溢出效应为传播导向,进而辐射到周边地区,带动本地区经济增长。专业化集聚则是通过整合自身的资源、技术等,形成具有专业化的集聚水平,进而提升地区经济增长。因地制宜的发展流通产业、提高流通产业集聚水平,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薇
在我国经济产业中,流通产业作为服务行业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广义最小二乘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2016-2017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流通产业发展情况,通过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对其经济增长值、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就业增长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流通产业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就业率的提高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该促进作用拥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化,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应从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支持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声书
本文认为,只要存在社会分工,就会有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存在于几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各个社会形态的商品流通又具有不同的特殊性质。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运行过程,本质上是通过公有制资产在价值形式上的变化,并实现不断增值来强化和壮大公有制经济实力的过程。文章提出,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流通过程及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流通经济学必须探讨流通产业的变化规律;商品商流、商品物流、商品信息流的运行及其相互关系是流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亚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章迪平
本文通过计算信息业水平带动系数及信息业增长弹性系数,动态分析了信息业对流通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而构建了状态空间模型,利用1990-2007年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信息业对流通业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业与信息业的融合带动了流通经济的不断增长,对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业 信息业 产业融合 状态空间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