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9)
- 2023(14838)
- 2022(12182)
- 2021(10884)
- 2020(9220)
- 2019(20654)
- 2018(20248)
- 2017(38860)
- 2016(21448)
- 2015(24002)
- 2014(24327)
- 2013(23690)
- 2012(21794)
- 2011(19614)
- 2010(19522)
- 2009(18087)
- 2008(18241)
- 2007(16584)
- 2006(14310)
- 2005(13077)
- 学科
- 济(92749)
- 经济(92659)
- 管理(59076)
- 业(58967)
- 企(46821)
- 企业(46821)
- 方法(41415)
- 数学(35677)
- 数学方法(35372)
- 农(26423)
- 中国(24897)
- 贸(24717)
- 贸易(24705)
- 易(23892)
- 财(22441)
- 地方(21481)
- 业经(20961)
- 学(20431)
- 农业(17370)
- 制(16855)
- 务(14053)
- 财务(14023)
- 财务管理(13989)
- 银(13932)
- 银行(13872)
- 理论(13622)
- 融(13561)
- 金融(13559)
- 和(13364)
- 技术(13320)
- 机构
- 学院(316362)
- 大学(316148)
- 济(131129)
- 经济(128543)
- 管理(116154)
- 研究(111460)
- 理学(100903)
- 理学院(99654)
- 管理学(97859)
- 管理学院(97277)
- 中国(81199)
- 科学(72081)
- 京(66314)
- 农(64214)
- 所(58577)
- 财(57376)
- 研究所(53904)
- 业大(52898)
- 农业(51245)
- 中心(49968)
- 江(47587)
- 财经(46572)
- 经(42399)
- 范(41068)
- 经济学(41066)
- 北京(40759)
- 师范(40527)
- 院(40047)
- 州(37591)
- 经济学院(37441)
- 基金
- 项目(216866)
- 科学(169325)
- 基金(157540)
- 研究(150321)
- 家(141331)
- 国家(140202)
- 科学基金(117692)
- 社会(96585)
- 社会科(91663)
- 社会科学(91634)
- 省(85278)
- 基金项目(83752)
- 自然(77668)
- 自然科(75916)
- 自然科学(75888)
- 自然科学基金(74554)
- 划(72639)
- 教育(68522)
- 资助(63287)
- 编号(58852)
- 重点(50106)
- 发(47821)
- 部(47294)
- 成果(46840)
- 创(45003)
- 科研(42430)
- 创新(42252)
- 计划(42016)
- 课题(41392)
- 国家社会(40677)
- 期刊
- 济(138836)
- 经济(138836)
- 研究(86606)
- 学报(60145)
- 农(57933)
- 中国(57460)
- 科学(51712)
- 财(44140)
- 大学(43711)
- 学学(41771)
- 管理(40291)
- 农业(39027)
- 教育(28967)
- 融(26721)
- 金融(26721)
- 技术(24968)
- 经济研究(23848)
- 业经(23776)
- 财经(23131)
- 业(21519)
- 问题(20159)
- 贸(19969)
- 经(19913)
- 版(17404)
- 国际(16886)
- 商业(16247)
- 业大(15402)
- 技术经济(15400)
- 科技(15122)
- 资源(14166)
共检索到455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娜
本文基于我国2014-2020年现代流通企业微观经营数据,将流通现代化划分为经营规模、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年龄与劳动力成本4个指标,深入探究流通现代化对贸易竞争力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总体上流通现代化对贸易竞争力呈现正向驱动作用。其中,流通企业经营规模、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成本与区域贸易竞争力呈正相关,企业经营年龄与区域贸易竞争力呈负相关。分区域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流通现代化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中部、东北与西部地区。据此,本文提出以"供给侧改革"为载体,助力区域流通产业优化升级;以扩大投资为抓手,推动区域产业交流与合作;以金融配套为抓手,提升金融发展对产能合作的服务效能,最终提升各区域贸易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璇
自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展开了基于市场需求的结构调整,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8年31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贸易竞争力的关系,说明在流通产业优化过程中我国不同经济区的贸易竞争力变动情况。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面板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流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流通业的外部优化效应强于内部优化效应;在分区域层面,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外部优化效应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分布,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内部发展效应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分布。在提升我国区域贸易竞争力的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实现流通产业优化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实现内外部结构优化的平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守文 徐丽洁 周卫华
科学竞争力是推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实现创新发展的源能力。提升科学竞争力对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意义,也有助于促进全国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从科学资源存量、科学资源投入、科学成果产出3个维度构建科学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加权熵权法计算出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在全国的科学竞争力排名,探究2009-2018年科学竞争力变化趋势,并通过计算赫芬达尔指数对区域异质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发展趋势看,2009-2018年该区域科学竞争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了29.97%;从区域差异看,科学竞争力呈现自下游向上游的显著梯级递减趋势,上下游地区差异巨大;从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看,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占有明显优势,但存在科学资源存量与投入占优、科技成果产出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据此,提出长江经济带应精准布局高质量创新载体、建设科学家群落、培育科学联合体、搭建省际科学协同联盟等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姚文
农产品贸易逆差连年扩大引起人们对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广泛关注。笔者以Porter的钻石模型理论为指导,基于1986年~2010年中国及世界农业生产和贸易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人口增长和贸易政策对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人口持续增长和农产品对外不对等开放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中国应加大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力度;用好、用活、用足WTO规则,为发展中国农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曦 彭水军
本文在Melitz(2003)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框架下,研究南北国家不对称减排引致的"碳泄漏"和竞争力损失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以及发展中国家减排技术改善的贸易、气候及福利效应。本文发现:(1)不对称减排导致了碳泄漏,但是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力不会下降反而上升,表现为该国出口临界生产率的下降以及出口企业数目和收益占比的增加;(2)征收碳关税不仅同时降低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竞争力,还提高了碳泄漏率和各国的碳排放量,不利于贸易自由化和气候保护;(3)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既降低了碳泄漏率,又减少了各国碳排放量,同时,发达国家出口企业临界生产率下降且贸易竞争力上升,而发展中国家出口企业临界生产率上升;(4)单边碳关税同时恶化了各国福利,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则使得各国福利均上升。因此相比较碳关税政策而言,发达国家更有必要通过技术转让或援助等手段,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减排技术,从而能够实现双倍红利效果——改善经济福利和减少泄漏。
关键词:
异质性企业 碳关税 碳泄漏 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曦 彭水军
本文在Melitz(2003)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框架下,研究南北国家不对称减排引致的"碳泄漏"和竞争力损失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以及发展中国家减排技术改善的贸易、气候及福利效应。本文发现:(1)不对称减排导致了碳泄漏,但是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力不会下降反而上升,表现为该国出口临界生产率的下降以及出口企业数目和收益占比的增加;(2)征收碳关税不仅同时降低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竞争力,还提高了碳泄漏率和各国的碳排放量,不利于贸易自由化和气候保护;(3)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既降低了碳
关键词:
异质性企业 碳关税 碳泄漏 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义龙
产业竞争力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随着竞争的加剧与成本的提高,制造企业开始花费大量时间来接受低库存(或零库存)、精细制造、准时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快速反应等概念。资源共享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这需要以现代化物流能力作为支撑,供应链管理与现代化物流是结合在一起的,企业只有通过供应链集成一体化,才能达到提高竞争力的目标,物流现代化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基石。要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推动物流现代化进程,使物流走在前面。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雷兴长 赵明亮
服务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国际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文章分析了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四个因素: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开放度、货物贸易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对这些影响因素与服务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提出了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七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贸易 竞争力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道先 刘海云
本文对1997年以来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经验分析,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各部门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和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合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国际竞争力较弱且发展不平衡。最后,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贸易 贸易结构 贸易竞争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勤 刘玥 杨晶晶
在中国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是区域贸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测度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数字化转型水平和区域贸易竞争力,分析了两者的时空变化特征;然后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区域数字化转型对贸易竞争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各区域数字化转型与贸易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并呈现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特点。(2)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本地的区域贸易竞争力,而且对近邻地区的贸易竞争力提升发挥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3)异质性检验表明,对于中国南部及GDP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化转型对其周边区域的贸易竞争力的带动作用更明显。(4)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数字化转型对区域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中显示出负向的调节效应。最后,文章就依托数字赋能提升区域贸易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斌 刘会红 彭星
笔者借鉴卢卡斯作用机制构建新的"钻石"模型,并基于我国1985年~2010年的数据实证研究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正逐步超过基础人力资本和技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及人均GDP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贡献较为明显,而人力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人力资本分类层次越高,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就越小,这反映出我国人力资本结构层次较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商务部“十一五”专项规划课题组 宋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商务部“十一五”专项规划课题组 宋则
流通现代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在商品流通领域产生的变革、创新过程。流通现代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经营连锁化;物流配送化;交易电子化;管理网络化;流通效率化;服务人性化。流通业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流通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市场中所表现出来的财富积累能力和成本、效率状况。两者目标一致,相互促进。
关键词:
流通现代化 流通业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商务部“十一五”专项规划课题组 宋则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程春梅 汤明洁 张凤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