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7)
- 2023(16044)
- 2022(13413)
- 2021(12355)
- 2020(9962)
- 2019(22668)
- 2018(22502)
- 2017(42303)
- 2016(22774)
- 2015(25604)
- 2014(25545)
- 2013(24905)
- 2012(23096)
- 2011(21035)
- 2010(21779)
- 2009(20404)
- 2008(20116)
- 2007(18676)
- 2006(16839)
- 2005(15285)
- 学科
- 济(96454)
- 经济(96328)
- 业(70622)
- 管理(70104)
- 企(56014)
- 企业(56014)
- 农(35573)
- 方法(34937)
- 中国(30456)
- 数学(28852)
- 数学方法(28250)
- 业经(26513)
- 地方(25012)
- 财(24553)
- 制(23743)
- 农业(23512)
- 技术(20905)
- 银(18324)
- 银行(18302)
- 行(17650)
- 理论(17466)
- 融(17236)
- 金融(17233)
- 学(16890)
- 发(15494)
- 体(15479)
- 贸(15326)
- 贸易(15304)
- 易(14655)
- 环境(14514)
- 机构
- 学院(326548)
- 大学(319637)
- 济(130638)
- 经济(127528)
- 管理(123894)
- 研究(109089)
- 理学(104589)
- 理学院(103418)
- 管理学(101402)
- 管理学院(100776)
- 中国(86060)
- 京(68609)
- 财(64671)
- 科学(64023)
- 所(53984)
- 江(53638)
- 农(51398)
- 中心(50911)
- 财经(48804)
- 研究所(47803)
- 范(45710)
- 师范(45307)
- 北京(43948)
- 经(43787)
- 业大(43674)
- 州(43244)
- 院(39559)
- 经济学(39060)
- 农业(38391)
- 省(36536)
- 基金
- 项目(205726)
- 科学(163296)
- 研究(157901)
- 基金(145794)
- 家(124676)
- 国家(123476)
- 科学基金(107361)
- 社会(100727)
- 社会科(95277)
- 社会科学(95254)
- 省(84866)
- 基金项目(76289)
- 教育(73283)
- 划(68712)
- 自然(65695)
- 编号(65636)
- 自然科(64173)
- 自然科学(64162)
- 自然科学基金(62988)
- 资助(59405)
- 成果(54114)
- 发(49044)
- 课题(47408)
- 创(47191)
- 重点(46264)
- 部(44236)
- 创新(43290)
- 制(42335)
- 国家社会(40906)
- 发展(39886)
- 期刊
- 济(163946)
- 经济(163946)
- 研究(102095)
- 中国(78927)
- 农(52448)
- 财(50924)
- 管理(50414)
- 教育(45282)
- 科学(44255)
- 学报(43568)
- 融(35828)
- 金融(35828)
- 大学(35214)
- 农业(34525)
- 学学(32713)
- 技术(32186)
- 业经(30904)
- 经济研究(24970)
- 财经(23792)
- 经(20559)
- 问题(20191)
- 业(16809)
- 技术经济(16782)
- 科技(16609)
- 商业(16343)
- 版(15905)
- 图书(15639)
- 统计(15466)
- 策(15305)
- 坛(15079)
共检索到520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秋娜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解释了互联网助力下流通模式创新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机理,之后文章根据这一思路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流通模式创新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力。结果表明,流通业的发展拉动了乡村旅游的增长,同时互联网向流通业的渗透加快了流通模式的创新步伐,从而进一步促使流通业对乡村旅游产生了加成作用。但通过对照发现,我国流通模式创新对旅游业整体的加成作用力更高,由此可见流通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关系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广智
乡村旅游作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旅游业与面临转型升级的农业相融合而发展出的一种新型业态,在解决我国欠发达的乡村经济发展方面确实的起到巨大的发展促进作用。而乡村旅游带来的高经济收益,市场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的新需求以及政府政策导向成为了驱动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原动力。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转型升级 驱动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广智
乡村旅游作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旅游业与面临转型升级的农业相融合而发展出的一种新型业态,在解决我国欠发达的乡村经济发展方面确实的起到巨大的发展促进作用。而乡村旅游带来的高经济收益,市场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的新需求以及政府政策导向成为了驱动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原动力。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转型升级 驱动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春
本文概述了我国乡村旅游涵义及发展情况,归纳了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惑与探索的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通过对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和产业链分析,提出构建我国乡村旅游多产联动的发展模式。在分析现有的旅游资源和市场基础下,通过有效联动、整合优化区域间及区域内产业要素,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静娴
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的生活质量的下降衍生出乡村养生度假型旅游新兴产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文章在研究乡村养生旅游的驱动机制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对乡村养生度假型旅游的开发模式提出合理的意见。
关键词:
乡村养生 驱动机制 开发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静娴
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的生活质量的下降衍生出乡村养生度假型旅游新兴产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文章在研究乡村养生旅游的驱动机制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对乡村养生度假型旅游的开发模式提出合理的意见。
关键词:
乡村养生 驱动机制 开发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华 王姗姗
城市化的进程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在逐步加快,随之而来的是环境质量的下降,在这种大环境下,衍生出一种乡村度假型旅游。通过对乡村旅游的兴起及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乡村旅游的驱动机制共分为:吸引物、市场需求、区域发展、系统动力、发展阶段五种。根据分析结果,从强化宣传、强化个性化发展、完善法律法规、重视开发模式、发挥政府作用、发挥文化资源作用及明确养生理念和服务取向七个方面提出乡村养生度假型旅游的开发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
养生度假 旅游发展 驱动机制 开发模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邹再进
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区情决定了其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和基础,而科学选择适合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则是其乡村旅游发展成功的关键。本文从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分析着手,在全面总结我国乡村旅游现有的主要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区情,合理地进行了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并对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过程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阮慧娟 吴雪飞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业态资源;为浙江乡村生态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旅游业态的丰富创新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同时,也正是乡村生态旅游,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盘活农业资源、做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公共设施,提高文明素质,真正实现了旅游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发展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承财 周悦月 钟林生 何玉春
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有助于保护北京生态涵养区的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及其综合效益。首先辨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剖析北京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最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选择樱桃沟村、长城国际文化村、柳沟村为典型案例,构建乡村生态农旅模式、乡村生态文旅模式、乡村生态食旅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承财 周悦月 钟林生 何玉春
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有助于保护北京生态涵养区的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及其综合效益。首先辨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剖析北京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最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选择樱桃沟村、长城国际文化村、柳沟村为典型案例,构建乡村生态农旅模式、乡村生态文旅模式、乡村生态食旅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应霞
中国乡村旅游运作模式的出现,对提升乡村就业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我国乡村文化旅游起步较晚,在漫长的发展中由于宏观规划、各方面利益协调、开发创新设计方式等方面的制约,乡村文化旅游驱动机制构建不完善,其应有的动力作用未完全发挥出来。本文以文化模式视角为切入点,重点围绕乡村文化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文化旅游驱动机制、乡村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等逐步进行扩展性分析。
关键词:
文化模式 乡村旅游 驱动机制 开发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群明 钟林生
参与式乡村旅游是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的重要形式 ,它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收入 ,增加农村就业机会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同时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 ,能够加速乡村非农化进程 ,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促进乡村城镇化的发展 ,最终实现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 ,但注重社区和居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是最佳选择。只有通过对社区和居民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增强居民的旅游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树立市场营销理念 ,才能保证参与式乡村旅游沿着可持续的道路发展。
关键词:
社区参与 乡村旅游 开发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晗 周玲强 李会玲
本文从分析当前乡村旅游的问题出发,提出从产业组织模式这一新的视角研究乡村旅游,并提出了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的概念。在比较分析不同产业组织模式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组织模式,并提出了选择过程中应把握的几条原则。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产业组织 模式分类 原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国斐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是以乡村社区为生活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形态。本文通过阐述乡村旅游的概念、模式以及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长远规划、科学策划、保持本色、突出特色、重视乡村旅游市场营销、防止城市化倾向、加强政府的管理指导力度、强化从业人员教育与培训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对策 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