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0)
2023(10814)
2022(8106)
2021(6924)
2020(5454)
2019(11500)
2018(11260)
2017(21990)
2016(11494)
2015(12547)
2014(12582)
2013(12141)
2012(10734)
2011(9569)
2010(9189)
2009(8359)
2008(7935)
2007(7033)
2006(6158)
2005(5446)
作者
(35074)
(29406)
(29301)
(27626)
(18294)
(13915)
(13191)
(11516)
(11121)
(10113)
(10017)
(9519)
(9321)
(8974)
(8967)
(8964)
(8915)
(8844)
(8405)
(8302)
(7382)
(7147)
(7116)
(6723)
(6592)
(6565)
(6364)
(6341)
(5958)
(5793)
学科
(55082)
经济(55032)
(34238)
管理(32215)
(25383)
企业(25383)
方法(20235)
业经(17790)
数学(17648)
数学方法(17569)
(17018)
产业(16062)
中国(15519)
农业(11813)
地方(11730)
(10829)
贸易(10826)
(10697)
(10358)
信息(10299)
总论(9865)
信息产业(9821)
技术(9333)
(8821)
(8053)
结构(7994)
(7983)
(7713)
银行(7678)
环境(7650)
机构
学院(170594)
大学(167710)
(74961)
经济(73881)
管理(66213)
理学(58430)
理学院(57842)
研究(57590)
管理学(56953)
管理学院(56669)
中国(41744)
科学(36139)
(34339)
(34059)
(30149)
业大(29180)
(28655)
农业(27335)
研究所(26621)
中心(25822)
财经(25106)
(24086)
经济学(23786)
(22886)
经济学院(21800)
(20797)
北京(20568)
(20498)
师范(20170)
(19204)
基金
项目(123459)
科学(97896)
基金(91007)
研究(85851)
(81463)
国家(80800)
科学基金(69206)
社会(59019)
社会科(56312)
社会科学(56298)
(49155)
基金项目(48692)
自然(43817)
自然科(42852)
自然科学(42838)
自然科学基金(42112)
(40399)
教育(36722)
资助(34220)
编号(32872)
(28530)
重点(27734)
(26669)
国家社会(26007)
(25792)
创新(24964)
成果(23953)
科研(23397)
计划(23220)
(22927)
期刊
(80205)
经济(80205)
研究(45156)
(31435)
学报(31203)
中国(28557)
科学(27286)
管理(23207)
大学(23084)
学学(22178)
农业(21268)
(20795)
业经(16566)
经济研究(15269)
(13326)
金融(13326)
技术(12214)
财经(11837)
商业(11695)
(11464)
问题(10918)
教育(10557)
(10372)
科技(8978)
(8788)
业大(8406)
技术经济(8394)
(8096)
现代(7623)
商业经济(7511)
共检索到236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晶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传统商贸流通业的深度赋能,已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可以有效疏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解决循环不畅的难点,实现供需有效衔接,以供给端推力和消费端拉力催生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内生动力。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合成产业消费“双升级”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流通数字化对产业消费“双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会显著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但这种作用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制度环境下存在差异,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流通数字化对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的促进作用高于西部地区,制度环境水平高的省份流通数字化对产业消费“双升级”的促进作用高于制度环境水平低的省份。中介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流通数字化可以通过提升市场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来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鉴于此,我国应加强数字技术在流通领域各环节的应用,优化流通网络布局,畅通区域间商贸流通渠道,提升资源流通配置效率;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数字研发创新能力,提升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激励流通业数字研发创新;优化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环境,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全民数字金融素养,增强金融机构数字普惠金融业务风险的管控能力;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流通数字化发展战略,尤其是东中部地区应布局与当地产业相对应的数字化技术,引导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流通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制度法制环境,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锋华  聂蕊  
推动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双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发挥好高等教育的调节作用是助力产业消费“双升级”、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举措之一。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产业消费“双升级”水平进行测度,基于测度数据系统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产业消费“双升级”的影响,以及高等教育投入在其作用影响中可能存在的非线性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产业消费“双升级”的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处于磨合阶段,产业升级相对滞后,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协同发展能力仍需提升;人口老龄化对产业消费“双升级”起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有助于增强人口老龄化对产业消费“双升级”的积极影响,且门槛效应的大小呈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因此,应补足供需失衡短板,助推产业与消费良性互促;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红兰  
持续推动消费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运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对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推进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第二,在考虑居民消费具有较大惯性的前提下,商贸流通业数字化水平提升对消费升级的促进效应依旧显著;第三,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影响较大,中西部地区影响较小;第四,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在城乡间差异明显,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第五,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对消费升级的影响还存在门槛效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对消费升级影响逐步增强,而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呈现先增强后趋缓的“S”型态势。最后,本文基于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庆林   王姮   刘珍珍  
为深入探讨流通数字化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交互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本文选取我国2016-2021年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耦合协调模型与空间联立方程进行验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流通数字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发展由低度耦合向中度耦合转变;流通数字化与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具有交互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地区的流通数字化水平对于本地的流通数字化水平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但是对本地的产业结构升级却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我国应统筹协调流通数字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建设,激发各地区发展潜力,形成地区协调发展联动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聂蕊   刘伟  
推动产业和消费“双升级”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突破点,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支撑。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供需错配的双重挑战下,文章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析人口老龄化对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有利于推动产业和消费“双升级”,但当人口老龄化超过一定阈值后,人口老龄化对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的正向推动效应会减弱;人口老龄化对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强,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和东北地区则不显著;人工智能在人口老龄化影响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的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蕊   刘伟  
选取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产业与消费“双升级”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实证分析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人口老龄化、城镇化水平对产业与消费“双升级”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中国产业与消费“双升级”的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处于磨合阶段,产业升级相对滞后,协同发展能力仍需提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人口老龄化、城镇化水平对产业与消费“双升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蕊   刘伟  
选取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产业与消费“双升级”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实证分析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人口老龄化、城镇化水平对产业与消费“双升级”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中国产业与消费“双升级”的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处于磨合阶段,产业升级相对滞后,协同发展能力仍需提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人口老龄化、城镇化水平对产业与消费“双升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馨梅   尹玉婷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流通数字化建设逐渐深入,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深入影响。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流通数字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通数字化能够促进居民消费,且产品和服务多样性是重要的传导因素;流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区域、城乡、时段、消费品类型方面具有异质性,对中西部、农村地区、2017-2020年时段以及发展享受消费品类型的促进作用更为强烈。基于此,应鼓励传统流通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产品服务多样性,积极优化数字基础设施空间布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静   宋玉禄  
本文选取201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实证检验流通数字化与流通经济韧性的协同发展和空间集聚水平,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全国层面的流通数字化与流通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良好,东北地区处于低度耦合协调,东部沿海处于高度耦合协调,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中度耦合协调;全国层面的流通数字化与流通经济韧性的空间集聚态势不断增强,省级层面的流通数字化与流通经济韧性协同发展呈两极分化特征;流通数字化对流通经济韧性存在积极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在影响机制中存在中介传导作用。最后,提出推动流通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强化流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保障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慧  
本文选取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样本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影响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内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当数字化转型程度大于特定临界值时会对本地区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反之则产生负向影响;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邻近区域数字化转型对本区域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当数字化转型程度大于特定临界值时会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比较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反之则会产生比较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茜  
本文基于2016-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可助推居民消费扩张,且该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效果更显著;分指标回归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可从应用水平、人才配置水平、基础设施水平、投入水平四个维度对居民消费扩张产生正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可通过提升流通产业集聚程度促进居民消费扩张。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均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提升数字化普惠程度;营造流通产业集群“软环境”,形成上下游联动机制;提供多元化数字支付方式,保障数字消费安全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居民消费扩张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莉娟  
本文选取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就数字化交易、商贸流通效率与消费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数字化交易和商贸流通效率均对消费结构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交易与商贸流通效率协同发展可有效促进当地与周边地区消费结构升级。据此,提出以下发展建议: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抓手,加强数字化交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布局物流网络,提升商贸流通效率;健全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数字化交易与商贸流通效率协同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欣阳  郭武燕  
在产业与消费"双升级"背景下,以供给端推力和消费端拉力促成发展模式和商业生态的数智化转型,技术加持又强化了这种转型对于产业生产力和市场消费活力的影响,零售业也面临这种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围绕顾客需求、打造顾客全生命周期管理是转型的出发点,基于供应链、营销渠道、组织管理的智慧化创新是转型的整体运营架构。显然,数智化转型能够带来零售业人货场新的价值组合。为构建智能化的供应服务体系,零售业唯有不断强化产业与消费升级的动力作用,加强数智化的供应链网络建设和数智化组织建设,才能真正提高零售业数智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宁  胡伟  
消费和产业升级虽然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升级过程中二者能否实现联动效果,则是增强经济内生增长潜力的关键。本文从区域差异视角,检验了消费和产业"双升级"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我国不同地区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消费和产业升级,东部地区更加依赖消费升级,而中西部地区更加强调产业升级。东部地区消费和产业"双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联动效果,但中西部地区由于更加依赖产业升级,并未实现消费和产业升级的联动发展。因此,在推动消费和产业升级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的契机,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形成需求带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静  
数字经济是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流通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实现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流通业数字化、消费升级和区域绿色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数字化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我国西部的驱动效果最强,东部和中部驱动效果相对较弱;流通业数字化主要通过消费升级的中介效应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其中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品质升级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效果分别占总效应的35.1%、12.2%。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