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43)
- 2023(16446)
- 2022(14321)
- 2021(13253)
- 2020(11350)
- 2019(25860)
- 2018(25709)
- 2017(50263)
- 2016(27045)
- 2015(30453)
- 2014(30256)
- 2013(29817)
- 2012(27555)
- 2011(24701)
- 2010(24642)
- 2009(22368)
- 2008(21715)
- 2007(19018)
- 2006(16636)
- 2005(14455)
- 学科
- 济(112896)
- 经济(112774)
- 管理(75152)
- 业(71892)
- 企(57684)
- 企业(57684)
- 方法(51658)
- 数学(45388)
- 数学方法(44789)
- 农(31185)
- 中国(29598)
- 财(26862)
- 地方(25950)
- 业经(25376)
- 学(23565)
- 农业(20575)
- 制(20265)
- 贸(20024)
- 贸易(20012)
- 易(19363)
- 和(17371)
- 环境(17307)
- 技术(17279)
- 理论(16730)
- 银(16590)
- 银行(16549)
- 务(16309)
- 财务(16239)
- 财务管理(16202)
- 行(15810)
- 机构
- 大学(383622)
- 学院(383128)
- 济(153936)
- 管理(153136)
- 经济(150634)
- 理学(133251)
- 理学院(131807)
- 管理学(129418)
- 管理学院(128732)
- 研究(126191)
- 中国(93672)
- 京(81237)
- 科学(79358)
- 财(70422)
- 所(62506)
- 农(60189)
- 中心(58089)
- 业大(57608)
- 研究所(57242)
- 财经(57051)
- 江(55269)
- 经(51838)
- 北京(51029)
- 范(50729)
- 师范(50243)
- 农业(47069)
- 院(46549)
- 经济学(46374)
- 州(44917)
- 财经大学(42575)
- 基金
- 项目(266778)
- 科学(210150)
- 研究(194870)
- 基金(193126)
- 家(168210)
- 国家(166877)
- 科学基金(143617)
- 社会(122217)
- 社会科(115852)
- 社会科学(115821)
- 省(105240)
- 基金项目(103155)
- 自然(93879)
- 自然科(91652)
- 自然科学(91629)
- 自然科学基金(89921)
- 教育(88869)
- 划(87954)
- 编号(80235)
- 资助(79434)
- 成果(63698)
- 重点(59919)
- 部(58486)
- 发(57972)
- 创(55222)
- 课题(54361)
- 创新(51571)
- 科研(51301)
- 国家社会(49940)
- 教育部(49889)
- 期刊
- 济(164250)
- 经济(164250)
- 研究(110652)
- 中国(66515)
- 学报(59242)
- 科学(55038)
- 管理(54560)
- 农(53542)
- 财(50845)
- 大学(45242)
- 学学(42568)
- 教育(39464)
- 农业(37347)
- 技术(33488)
- 融(30986)
- 金融(30986)
- 业经(29207)
- 经济研究(26679)
- 财经(26516)
- 经(22644)
- 问题(22158)
- 图书(19974)
- 理论(18956)
- 业(18550)
- 科技(18515)
- 商业(18471)
- 技术经济(18460)
- 资源(18179)
- 统计(18079)
- 实践(17377)
共检索到547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婷婷 杨静
本文以经济收敛作为理论基础及分析工具,从中观视角认识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演变,通过批发、零售、物流三个子产业的收敛特征检验,逐一解构流通产业区域收敛的内部构成。研究发现,流通产业省域收敛的内部结构性差异较大,σ收敛存在于零售及物流产业,但批发产业不存在;绝对β收敛仅存在于零售产业,批发及物流产业并不存在。批发产业体现出弱条件β收敛趋势,物流产业则表现为强条件β收敛趋势且收敛速度高于零售产业及整体流通产业。最后指出,需从战略上重视、发挥子产业比较优势两个方面加快流通产业区域收敛,不可"一刀切",推动流通产业区域协同发展。
关键词:
批发产业 零售产业 物流产业 收敛特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广月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顺应世界发展大潮流的必然选择,应把碳排放作为重要的指标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中。本文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异质性,采用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深入研究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出规模、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而清洁技术水平是低效率的,没有发挥碳减排效应。同时,不同区域中影响碳减排因素的效果是有差异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倩 廖洪富
本文以流通业空间集聚特征为基础,研究了流通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流通业产业集聚水平处于逐年提高的趋势;第二,流通产业集聚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即两者变量都存在空间分布特征;第三,从全国范围来看,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即本地流通产业集聚对邻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第四,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这一效应在西部地区不显著;第五,我国中部地区的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一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黎
本文选取我国2016-2020年29个省份的数据测算了省域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考察了物流产业智慧化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我国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和北京、天津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最高,处于第一梯队,西部和西北地区省域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处于最后梯队。物流产业智慧化能够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效率的提升(减少批发零售库存量),但这种推动效应在不同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区域呈现出显著差异性,表现为明显的“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现象。最后从区域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政府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和物流行业企业自身智慧化水平提升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绍君
低碳环保下,环保投资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存在差异。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研究我国东中西部环保投资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CSHJ)是当前环保投资的关键,其在东中西部对经济增长影响度远大于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GYWR)及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XJXM);但是环保投资政策受到区域差异化影响而不同,在东部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CSHJ)和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GYWR),其效果要好于中部,中部好于西部;在西部,要加强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XJXM),其效果要好于中部,中部好于东部。因此,政府应实施区域差异化投资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新生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通过构建反映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指标,并基于全国1980-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出三类经济区域。在此基础上,采用收敛法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别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收敛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利平 李永辉
本文采用2004~2012年间中国237个地级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了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竞争、个人特征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竞争会抑制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官员任期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上级政府部门下派的官员和具有企业背景的官员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性更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官员考核机制中持续增加环境、民生两个方面指标的权重能够有效降低晋升竞争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作用,并最终使其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逻辑提供了新的解释,并对优化我国官员治理模式、创新官员考核机制具有重要的...
关键词:
晋升竞争 个人特征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文斌 陈蓓 吴伟平 邝嫦娥
笔者在搜集了我国1996~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污染产业区位选择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别从全国和八大区域对污染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所以影响污染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也各不相同。从全国总体水平来看,资本投入和环境政策是影响污染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在北部沿海和大西北地区,污染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资本;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影响污染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为资本投入和市场需求量;北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资本投入和劳动力;东北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劳动力、政府税收及市场需求量;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梦蕴 谢建国 张二震
采用中国1995-2011年的省区面板数据,本文对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差异呈收敛特征,其中,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导致了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的收敛,而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对能源效率差异的影响则呈现区域特征。研究发现,FDI对不同区域的能源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FDI提高了中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却降低了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从这种意义上说,西部地区的FDI更符合"污染天堂"假说。文章的结果表明,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努力提高先进产业的生产效率,加强R&D投入的生产转化,降低能耗与污染,是缩小与发达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收敛性 泰尔指数 面板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凤莲 段会娟
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两者关系的经验检验较为缺乏且研究结论差异较大。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模型考察集聚、产业结构类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集聚确实是内生的,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SGMM估计显示:区位熵对经济增长具有不显著的促进作用,专业化而不是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蒲勇健 魏亚敏
本文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研究了我国省域金融成熟度的空间相关与区域收敛性问题。基于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标体系,全面衡量各省2001~2010年金融产业发展程度。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β收敛进行分阶段探索。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在开放过渡阶段呈现显著的β收敛特征,地区差异在减小;而在全面开放阶段,呈现显著的发散特征,地区差在增大,金融开放加大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
关键词:
金融成熟度 空间自相关 区域收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利敏
本文从总量和结构的双重视角出发,实证检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产业转移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总量效应明显。其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效果存在负效应,1%的产业转移将会带来东部地区0.397%的就业减少,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就业拉动效应明显,1%的产业转移将会带来0.368%的就业总量增加;而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就业总量下降明显,1%的产业转移将会带来0.303%的就业减少。第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产生正向
关键词:
就业数量 就业结构 区域产业转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利敏
本文从总量和结构的双重视角出发,实证检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产业转移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总量效应明显。其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效果存在负效应,1%的产业转移将会带来东部地区0.397%的就业减少,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就业拉动效应明显,1%的产业转移将会带来0.368%的就业总量增加;而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就业总量下降明显,1%的产业转移将会带来0.303%的就业减少。第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产生正向效应,但从东部地区来看,其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变化与产业转移相关性并不显著。
关键词:
就业数量 就业结构 区域产业转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艳 龙云飞
本文开拓性地提出流通产业区域收敛这一命题,结合理论与实践探讨了流通产业区域收敛的路径与特征,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了流通产业区域收敛路径,继而在测度流通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流通产业区域收敛进行实证检验,以期为我国流通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理论参考作用。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区域收敛 特征 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宏振 邵鹏 潘龙梅
笔者选用行业集中度指数和赫芬达尔指数两个指标,对中国文化产业2005年~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定,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集聚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营性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比较高,近年来其集聚程度在持续下降;而公益性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但其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其中艺术表演团体增幅最大。从地域分布上看,文化产业主要集聚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省域间发展极不均衡。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 分布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收敛性分析——基于我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地区集聚度的测算及其特征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区位熵研究
OFDI反向技术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我国东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区域金融发展与GDP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的面板数据分析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外商直接投资、官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产出——基于我国十三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要素收入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人口老龄化、房价与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