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6)
- 2023(9802)
- 2022(8148)
- 2021(7357)
- 2020(6091)
- 2019(13221)
- 2018(12949)
- 2017(24540)
- 2016(12731)
- 2015(13524)
- 2014(12436)
- 2013(12109)
- 2012(10954)
- 2011(9706)
- 2010(9475)
- 2009(8573)
- 2008(8278)
- 2007(7345)
- 2006(6202)
- 2005(5072)
- 学科
- 济(52532)
- 经济(52487)
- 业(43108)
- 管理(40588)
- 企(36155)
- 企业(36155)
- 方法(21833)
- 数学(18767)
- 数学方法(18658)
- 技术(17359)
- 农(15071)
- 业经(14834)
- 中国(13766)
- 财(12506)
- 产业(12460)
- 技术管理(12390)
- 地方(11549)
- 贸(10289)
- 贸易(10282)
- 农业(10118)
- 易(9857)
- 制(9369)
- 学(8725)
- 银(8010)
- 银行(7975)
- 环境(7903)
- 划(7896)
- 务(7822)
- 财务(7818)
- 财务管理(7810)
- 机构
- 学院(174313)
- 大学(170801)
- 济(77031)
- 经济(75937)
- 管理(71858)
- 理学(63689)
- 理学院(63076)
- 管理学(62257)
- 管理学院(61945)
- 研究(56276)
- 中国(40975)
- 科学(34753)
- 京(33947)
- 农(32693)
- 财(31306)
- 业大(29300)
- 所(27093)
- 农业(25982)
- 中心(25775)
- 财经(25742)
- 研究所(25105)
- 江(25083)
- 经济学(23869)
- 经(23521)
- 经济学院(21761)
- 商学(20705)
- 经济管理(20509)
- 商学院(20508)
- 北京(20470)
- 院(20402)
- 基金
- 项目(127146)
- 科学(102067)
- 基金(93402)
- 研究(89763)
- 家(83024)
- 国家(82334)
- 科学基金(71568)
- 社会(60996)
- 社会科(58256)
- 社会科学(58240)
- 省(52690)
- 基金项目(50911)
- 自然(46225)
- 自然科(45263)
- 自然科学(45249)
- 自然科学基金(44560)
- 划(42982)
- 教育(39563)
- 资助(34956)
- 创(33908)
- 编号(33210)
- 创新(30694)
- 发(29053)
- 重点(28714)
- 业(26916)
- 部(26902)
- 国家社会(26003)
- 计划(24471)
- 科研(24050)
- 成果(23617)
共检索到241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 刘林清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演变,流通产业链条的主导权逐步实现了向零售业的转移。流通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把流通产业链从国内延伸到国际。伴随着信息和金融等技术的发展,非面对面的市场交易行为逐渐盛行起来,这是一种新时代的流通创新。我国在现代流通产业形态上并不落后,但在产业效率上存在一定问题。流通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应同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形成良好的互动,并在产业政策上作出长远的规划,以保障流通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
流通业创新 产业效率 市场组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淑梅 宋羽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一个国家流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而流通产业组织的创新是其重要的内容。它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我国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流通产业乃至国家整个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从流通产业组织的界定和流通产业组织创新的内涵为切入点,在以具体数据为依据的我国流通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进行流通产业组织的创新。
关键词:
流通 产业组织 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宁 陈阿兴 周经
构建相关理论假说,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制度因素在流通创新对制造业效率外溢效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产品市场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越完善的省份,流通创新对制造业外溢效应也越高,但法律制度对流通组织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外溢效应的影响存在差异,模型内生性的处理结果进一步支持这一结论。在推动流通创新提升制造业效率的过程中,政府需要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加强流通领域政府法律规制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
流通创新 制度 制造业 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莉 邓峰 卓乘风
在新一轮国内产业转移浪潮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省份如何利用产业转移的正外部性优势实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至关重要。论文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出2006—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绿色创新效率,进一步以人力资本作为门槛变量,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转移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绿色创新效率整体提升较为缓慢,各省份差距呈扩大趋势;产业转移对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二者存在双重门槛,在人力资本约束下,产业转移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呈“先促进后减弱”的规律,“人才悖论”问题凸显。该研究对加快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绿色创新效率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莉 邓峰 卓乘风
在新一轮国内产业转移浪潮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省份如何利用产业转移的正外部性优势实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至关重要。论文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出2006—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绿色创新效率,进一步以人力资本作为门槛变量,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转移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绿色创新效率整体提升较为缓慢,各省份差距呈扩大趋势;产业转移对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二者存在双重门槛,在人力资本约束下,产业转移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呈“先促进后减弱”的规律,“人才悖论”问题凸显。该研究对加快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绿色创新效率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学超
政府引导基金作为解决市场失灵、改善企业创新环境的重要政策工具,对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选取2008—2021年沪深A股数字产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府引导基金对数字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与异质性表现。研究表明,政府引导基金有利于提升数字产业创新效率,在采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通过替换估计方法与进行数据缩尾处理之后,该结论仍成立。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政府引导基金可通过降低外部风险、激发内部创新积极性与优化资源配置效应减轻融资约束,提高数字产业创新效率。异质性检验发现,政府引导基金对数字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城市异质性、行业异质性与生命周期异质性,即对低等级城市、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服务业与成长期数字企业的创新效率作用更显著。因此,在我国步入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时期,应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创投+”的作用,助力数字产业能级提升;打造多层次资本获取渠道,减轻数字产业融资约束;实施异质性政府引导基金政策,驱动数字产业创新协同效率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瑞
在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促进流通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流通业效率提升,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绿色技术创新对中部地区流通业效率的驱动效应强于东部和西部;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区域流通业效率的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本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逐步增加,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呈现出边际递增的特征;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存在产业集聚的单门槛效应,当产业集聚水平跨过门槛值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宁
利用1999—2010年我国31个省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流通创新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运用2SLS和GMM方法克服模型的内生性,并选择不同的解释变量考察估计结果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对居民消费率的提升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技术效率对居民消费率提升的作用不显著。运用2SLS和GMM方法处理模型内生性的估计结果,进一步支持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关键词:
流通创新 消费率 组织创新 技术进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媚
本文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份流通产业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子维度对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在子维度方面,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对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覆盖广度的正向影响效应最强。异质性分析发现,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正向关系更加显著。中介机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消费升级提升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俞杰
渠道关系是农产品在市场上良好流通的重要因素,顺畅的渠道关系有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反之封闭的渠道关系导致农产品流通效率减低。为了具体分析渠道关系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从渠道关系内涵出发,研究渠道关系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现阶段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发展路径,重点在于建立起适合农产品流通的渠道信息服务体系,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流通渠道,运用大数据促进流通渠道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冀新 李燕红
因产业集聚转型的迫切性及产业集群创设先天优势,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在国家高新区开展,并成为国家高新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结论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显著提高了实验组的创新效率;相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高新区创新效率影响更为显著。未来可通过在中西部地区扩大政策实施范围,提升整体区域产业创新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本文通过产业链析取模型方法,研究了我国传统商贸流通业的需求结构特征和产业链构成情况。研究发现,传统商贸流通业的需求结构倾向于服务业,但对制造业的需求也较高;而其供给结构却明显倾向于制造业。在产业链构成中,传统商贸流通业的上游行业中制造业与服务业大量并存,但下游行业重点为制造业。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最后提出了传统商贸流通业创新提升的战略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随
本文运用熵权法对2010-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构建回归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增长态势,空间上表现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整体来看,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流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特征,东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较大,西部地区较小;在控制金融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及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后,数字经济仍对流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匡敏 曲玲玲
消费升级驱动下,传统零售企业从产品、服务、店址及沟通等多个维度进行探索创新,倒逼流通产业调整结构。本文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探讨零售创新对流通产业结构变迁的具体影响路径。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零售创新对流通产业结构变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产品创新与店址创新的影响作用较强,服务创新和沟通创新的影响作用较弱;线上线下一体化与环境复杂性两个中介影响因素可单独或同时调节零售创新对流通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据此,提出加速零售创新,推动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易明 彭甲超 俞艳霞
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对于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方法对2000—201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波动较大;(2)各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变动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3)技术进步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纯技术效率的变动,而规模效率变动的贡献最低;(4)中部地区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变动指数方面的波动幅度最为明显,而东北地区在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动指数方面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