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6)
- 2023(10570)
- 2022(8994)
- 2021(8323)
- 2020(6932)
- 2019(15155)
- 2018(14918)
- 2017(29130)
- 2016(15170)
- 2015(16657)
- 2014(16342)
- 2013(15659)
- 2012(14475)
- 2011(13057)
- 2010(13504)
- 2009(12783)
- 2008(12523)
- 2007(11605)
- 2006(10428)
- 2005(9495)
- 学科
- 管理(57376)
- 济(55379)
- 经济(55286)
- 业(54347)
- 企(46777)
- 企业(46777)
- 财(19961)
- 方法(19725)
- 制(18034)
- 农(17426)
- 中国(17271)
- 技术(16850)
- 数学(16354)
- 数学方法(16131)
- 业经(15681)
- 技术管理(12481)
- 银(12375)
- 银行(12365)
- 策(12292)
- 行(11899)
- 体(11872)
- 贸(11708)
- 贸易(11698)
- 务(11418)
- 财务(11390)
- 财务管理(11363)
- 易(11199)
- 融(11058)
- 金融(11055)
- 农业(10914)
- 机构
- 学院(212666)
- 大学(208419)
- 济(93247)
- 经济(91353)
- 管理(85863)
- 理学(73154)
- 理学院(72487)
- 管理学(71606)
- 管理学院(71170)
- 研究(68032)
- 中国(54306)
- 财(48548)
- 京(42077)
- 财经(36561)
- 科学(35569)
- 江(34118)
- 经(32961)
- 所(31890)
- 中心(31482)
- 经济学(28423)
- 研究所(27962)
- 财经大学(26818)
- 州(26625)
- 北京(26523)
- 农(26249)
- 范(25739)
- 师范(25562)
- 经济学院(25326)
- 院(25073)
- 业大(24701)
- 基金
- 项目(134736)
- 科学(109578)
- 研究(106024)
- 基金(98294)
- 家(82444)
- 国家(81661)
- 科学基金(72765)
- 社会(70124)
- 社会科(66590)
- 社会科学(66578)
- 省(53924)
- 基金项目(51148)
- 教育(48963)
- 自然(43861)
- 划(43664)
- 编号(43276)
- 自然科(42934)
- 自然科学(42926)
- 自然科学基金(42202)
- 资助(38644)
- 成果(35599)
- 创(34201)
- 制(32616)
- 创新(30924)
- 课题(30694)
- 部(30535)
- 重点(29667)
- 发(29150)
- 国家社会(28796)
- 性(27416)
共检索到334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景先
本文从流通创新与消费升级的关系入手,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对流通创新与消费升级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并就二者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创新 消费升级 互动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艳杰 徐子淳
流通创新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从而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文章从流通创新与消费升级的关系出发,实证检验了二者存在的相互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流通创新和消费升级的意见。
关键词:
流通产业创新 消费结构升级 实证研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明明 孟程程
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应以弱化需求管理为代价,它强调供给端与需求侧的良性互动。而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恰好分别对应于文化产业的供给端与需求侧。其中,文化消费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精神支持、文化创意并设定价值导向;科技创新则可以为文化消费提供技术支持、高附加值产品选择,并增进文化消费水平。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的互动机制不仅能够为文化产业催生出高质量供给品,更能够带动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形成,而二者相互作用也将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良好契机。为此,我国应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产业环境与融资环境,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形成优良的创新机制,从而释放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互动效应对我国文化产业升级发展的积极助力。
关键词:
文化消费 文化产业 科技创新 供给侧改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萍 李冬雪
智能化、差异化、便捷化流通技术的衍生,助推居民消费层次提升。享乐型、体验式、娱乐式消费群体的增多,倒逼新型流通技术相继涌现。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5-2019年面板数据,对流通技术创新与消费结构升级间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二者间呈现相互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双向机制;流通技术创新能够通过改变批零业态运营效率、结构与对接形式,促使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可通过改变商品流通结构,助推流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晓华
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大国博弈加剧的国际背景下,出现应该重点发展科技创新(“硬科技”)还是商业模式创新(“软模式”)的争论。硬科技与软模式在驱动力、目标导向、知识性质、可模仿性、回报周期等方面存在差异,硬科技与软模式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演进的关系,商业模式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形态,科技创新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推动作用;商业模式对科技创新发挥着支撑、引致、促进和孕育作用。数字经济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更频繁、更剧烈、更普遍、更具颠覆性,同时也产生一些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于商业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应当分别坚持“引导而不参与、包容但需监管”和“鼓励但不强制”的原则。
关键词:
硬科技 科技创新 商业模式 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雷凌航
商贸流通业创新对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进入了居民消费升级的时代,居民消费是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体现,而商贸流通业创新对消费升级存在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消费升级也将对商贸流通创新产生反哺效应。本文厘定了商贸流通创新与消费升级的定义与内涵,并且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创新和消费升级的互动效应,从而对我国的商贸流通产业政策、商贸流通法规建设、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 消费升级 双向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娜
消费已经取代出口和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量和第一源动力量。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阐述可以发现,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与消费需求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彼此依靠。因此,本文在经过数据推导和传导渠道分析后,提出要素配置是技术创新与消费需求的有效润滑剂和推动剂,通过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市场化的导向提升、科学化的配置转移,能够有效提升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与消费需求互动效率的快速释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郑江淮 戴一鑫
随着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区域创新对省际地区间合作与分工的需求愈发提高。研究发现,在创新资源有限性和地理异质性的约束下,地方竞争容易诱发地方政府对省级政策的“选择性执行”,并导致创新资源的地方性保护及省内非模仿性竞争,进而抑制省内的技术联系和创新分工,强化区域创新省际策略性互动动机。从“技术邻近”视角构造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自回归互动模型,实证揭示了省内和省际创新互动“此消彼长”的时间动态特征,验证了省内“标尺竞争”与空间技术分异双向强化作用下区域创新省际互动效应的增强机制。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省际互动效应在研发密集型行业和创新优势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为增强跨省区域创新互动,应顺应区域资源和技术比较优势,促进研发密集型行业的区际分工和技术互补;突破省际区域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基于市场化导向探索跨越省级行政区的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创新高地,发挥创新优势地区在资源“省内集聚”与“省际扩散”中的引领作用,优化以省际城市群为空间载体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宝荣
人才集聚的程度、自主创新能力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累积循环的关系。在落后地区,三者之间是一种恶性循环,使其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广西在"人才小高地"建设过程中初步探索出一种人才集聚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广西模式是一种特殊的双螺旋结构,其特点是:(1)其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使人才集聚与自主创新之间的互动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2)人才和创新项目是紧密结合的,形成了结构稳定、高度互补的"碱基对";(3)在人才集聚与企业自主创新的互动过程中,"解旋"和"复制"不是自发的,"遗传"过程受到有效的控制。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在广西药用植物园的人才小高地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威漩 张金艳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常假设制度因素给定不变,并在这一假定下研究经济现象,分析经济行为,响应地得出一定的结论(某种均衡)。但这一假设削弱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这也是传统经济学日益受到制度经济学挑战的重要原因。文章在对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中引入制度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在对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有关概念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市场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和技术创新对市场制度创新的催化,阐述了实现这种互动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市场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互动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斌 李黄鑫 李含伟
本文基于关系嵌入性理论、结构嵌入性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互动机制模型,运用Any Logic University仿真平台进行仿真模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互动作用关系,为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化技术创新网络结构提供了优化策略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雪忠 罗敏
本文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为视角,明确专利政策在低碳政策内部互动中的枢纽作用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专利政策与低碳产业政策、低碳财税政策以及碳交易政策之间的互动机制,建议利用专利政策强化低碳政策的实施效果,应从专利信息支持、专利的取得与运用、专利中介服务、专利风险应对四个方面入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宇峰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商贸流通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引领性的两类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我国2010-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并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变动与商贸流通业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采用区位熵指数计算得到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得分,以赫芬达尔指数计算得到对应区域流通企业结构水平,并以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观测期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除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区位熵持续上升外,其余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区位熵具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向东部地区集中。其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并不利于流通产业的结构优化,系数间呈现明显负相关性。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流通企业结构优化的有效互动,需要大力发展非东部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避免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向东部集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扩散带动流通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符栋良 杨忠直
生态工业园区是企业产业链的特殊形式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文章对近年来企业研发网络与技术创新以及生态园区的相关发展理论进行梳理,为分析生态工业园区研发网络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互影响,揭示生态工业园区研发网络与技术创新能力体系之间的匹配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框架,同时也为解决当前我国产业链中存在的可持续发展难题阐明了解决的思路和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