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9)
2023(8244)
2022(6705)
2021(6401)
2020(5329)
2019(11850)
2018(11528)
2017(21280)
2016(10501)
2015(11817)
2014(10984)
2013(10874)
2012(10238)
2011(9366)
2010(9191)
2009(8428)
2008(8052)
2007(7105)
2006(6107)
2005(5450)
作者
(27194)
(22925)
(22676)
(21568)
(14425)
(10719)
(10173)
(8791)
(8628)
(7910)
(7800)
(7450)
(7279)
(7145)
(7014)
(6959)
(6894)
(6559)
(6491)
(6165)
(5659)
(5323)
(5181)
(5171)
(5108)
(5067)
(4909)
(4838)
(4588)
(4367)
学科
(46382)
经济(46334)
(34460)
管理(33914)
(27864)
企业(27864)
方法(19835)
数学(17615)
数学方法(17545)
中国(17392)
技术(14971)
(12620)
(12296)
贸易(12284)
(11840)
技术管理(11800)
业经(10528)
(10348)
(9228)
(8714)
银行(8709)
(8531)
农业(8167)
(7856)
金融(7855)
产业(6952)
(6744)
环境(6707)
(6539)
(6447)
机构
学院(149051)
大学(148906)
(75919)
经济(74998)
管理(60053)
研究(53087)
理学(52098)
理学院(51598)
管理学(51147)
管理学院(50845)
中国(43035)
(32020)
(30866)
科学(27041)
财经(25936)
经济学(25166)
(24635)
(23929)
中心(23234)
经济学院(22622)
研究所(22424)
北京(20227)
(19680)
财经大学(19494)
(19106)
商学(18442)
商学院(18268)
(17782)
师范(17677)
(17405)
基金
项目(100314)
科学(82697)
研究(77152)
基金(76509)
(65812)
国家(65290)
科学基金(57472)
社会(54521)
社会科(51967)
社会科学(51957)
基金项目(39899)
(36723)
教育(34640)
自然(33673)
自然科(33060)
自然科学(33054)
自然科学基金(32553)
(30792)
资助(29855)
编号(28539)
(27792)
创新(24958)
国家社会(24376)
(23986)
重点(22351)
中国(22090)
(22075)
成果(21929)
教育部(21558)
人文(20678)
期刊
(82949)
经济(82949)
研究(51256)
中国(32222)
管理(25590)
(22280)
科学(19264)
经济研究(17588)
学报(16412)
(15421)
教育(15396)
(14492)
金融(14492)
业经(13900)
大学(13828)
财经(13202)
学学(12870)
技术(12534)
(11606)
农业(10931)
(10787)
问题(10041)
世界(9938)
商业(9676)
国际(9337)
技术经济(8916)
科技(8698)
(7766)
(7264)
统计(6808)
共检索到226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宁  
利用1999—2010年我国31个省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流通创新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运用2SLS和GMM方法克服模型的内生性,并选择不同的解释变量考察估计结果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对居民消费率的提升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技术效率对居民消费率提升的作用不显著。运用2SLS和GMM方法处理模型内生性的估计结果,进一步支持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喜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此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扩张。文章从创新视角下流通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上分析,并选取了流通业与消费水平的指标进行研究,综合国内多年的消费数据,利用DEA模型进行有效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流通业技术扩散与组织创新对消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伟芳  范桂松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并分析流通创新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居民消费率,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流通创新在流通业集聚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流通业集聚可通过推动流通创新间接提升居民消费率;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农村消费群体、中西部地区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提出发挥流通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流通模式创新、促进城乡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帆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商贸流通业业态创新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在随机效应、固定效应及双重固定效应模型下其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系数均呈显著正向影响。分居民类型来看,无论是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还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均呈现正向促进作用,且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分地区来看,商贸流通业业态创新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呈显著正向影响,对西部居民消费水平影响还未呈现显著性。当门槛变量大于1.105且小于3.251时,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呈现最大化。最后,本文提出创新商贸流通业区域合作模式,增强商贸流通业服务产品技术创新相关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赜琳  刘社建  
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居民消费率难以有效提升是导致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关键。居民消费率难以提升具有极为复杂的原因,有必要从平衡投资与消费关系,积极促进就业,在提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基础上缓解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拓展消费领域与完善消费信贷,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等方面入手,积极提升居民消费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欣  
绿色金融的发展缓解了绿色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金约束问题,为实现流通创新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奠定了金融基础。本文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了绿色金融、流通创新和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绿色金融正向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显著;绿色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提升作用明显高于对城市居民消费升级的提升作用;流通创新在绿色金融促进城乡消费升级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流通创新在绿色金融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明显高于对城市居民消费升级中发挥的中介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大力推动农村绿色金融发展,助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瑾  
本文基于我国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流通集聚、资源配置与居民消费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流通专业化集聚引致资源合理配置,流通多样化集聚导致资源错配,市场化水平对流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的资源配置效应具有放大机制。流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均存在非线性关系;资源配置对流通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关系存在非线性调节效应,“U”型调节专业化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关系,负向调节多样化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关系。流通专业化集聚引致的资源合理配置对居民消费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流通多样化导致的资源错配对居民消费率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直接效应不显著,间接效应为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勇进  
居民消费率指一定时期内居民货币支出在货币收入中的比率。若以c代表货币支出,y代表货币收入,则居民消费率=c/y。它反映着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居民对实际消费所做出的选择,是居民的实际需求而不是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龙  史伟  
流通产业效率代表流通产业的技术创新程度,是流通体制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流通产业效率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流通产业对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提升流通产业效率能够科学有效地评估整个产业运行的质量。本文从技术创新角度对流通产业效率影响居民消费进行实证研究,建立流通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居民消费的指标体系,利用D E A模型进行有效性计算,结合钱纳里函数,分析了流通产业技术创新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流通组织创新与技术扩散对于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但是限于中小企业资金瓶颈与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弊端,我国流通技术与组织创新并未得到强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居民消费的贡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秋石  王一新  
中国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以前的研究大多考虑对这种低消费量的解释。本文试图跳出已有的研究思路。我们认为中国居民消费率并非偏低,而是被低估的。我们通过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与实物消费增长率的偏差、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与服务性消费增长率的偏差证明中国居民消费率被低估的。造成这种低估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居民消费"企业化"、居民消费"投资化"以及居民消费"公款化"等三个方面。基于对实物消费、服务性消费和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比值的调整,我们对中国真实居民消费率做了一个估计。估算结果显示,调整之后的居民消费率更加接近其他与中国有相似经济结构国家的水平。也从另一个视角说明中国目前出现的所谓"内需不足"、"投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雷  彭家欣  
提升居民消费率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从绝对数值上看中国居民消费率较低,比较来看也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消费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从消费函数理论出发,结合现有文献和中国现实国情,认为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由三类因素共同决定,其中收入决定消费者的消费水平;金融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决定消费的可跨期调整;产品供给和社会文化影响消费的效用。这三类因素共同作用于消费者的决策,由此决定了提升中国居民消费率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要提高居民消费率,就要使这三类因素共同完善——改善产品的供给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占比,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完善金融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纯旭   王启帆  
居民消费扩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扩张的促进作用日渐显现。本文选取我国2016-2021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扩张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流通产业集聚除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扩张外,还通过技术创新和收入增长间接促进居民消费扩张;直接影响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中部、西部地区显著强于东部地区。据此,建议营造流通从业人员、资本、零售网店、企业集聚利好环境,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赋能作用,以及增强流通产业就业带动功能,以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亚丽  
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与产业深度融合,快速推进了流通业智能化转型发展,并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域的数据样本,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并运用调节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数字技术创新在其中具有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数字技术创新在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过程中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在西部地区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兴昌  
本文将流通创新内涵分解为流通规模、流通效率、信息技术(信息化水平)、流通结构和流通渠道五个不同的维度,并基于2005-2017年全国层面、东中西三个不同地区的面板数据,就流通创新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谢春玲  
近年来,虽然我国居民消费率呈现出短期内止跌且微幅回升的趋势,但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一般态势并没有根本改变。提高居民消费率需要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配合。然而,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代替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是一个长期过程,与之相随的是当下企业和政府都面临着各自的困难,使得居民消费率提高的回旋余地和空间趋窄。为此,应把提高居民消费率作为政府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在规范政府行为、发挥市场在初次分配中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要强化政府的再分配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