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87)
2023(22223)
2022(18608)
2021(17031)
2020(14488)
2019(32663)
2018(32259)
2017(62041)
2016(33498)
2015(37264)
2014(37380)
2013(36662)
2012(33546)
2011(30058)
2010(30130)
2009(28055)
2008(27416)
2007(24426)
2006(21618)
2005(19456)
作者
(96915)
(80925)
(80238)
(76536)
(51549)
(38549)
(36502)
(31580)
(30725)
(28921)
(27527)
(27298)
(25925)
(25795)
(25002)
(24839)
(24118)
(23654)
(23393)
(23212)
(20165)
(19989)
(19707)
(18649)
(18186)
(17936)
(17870)
(17758)
(16272)
(16086)
学科
(150884)
经济(150716)
(108746)
管理(105743)
(95748)
企业(95748)
方法(61582)
数学(50669)
数学方法(50001)
(39956)
(39500)
业经(38884)
中国(37961)
(31119)
地方(31104)
(27682)
农业(27578)
(26832)
财务(26741)
财务管理(26701)
理论(25783)
企业财务(25347)
(24240)
技术(23705)
(22528)
贸易(22514)
(21749)
(21738)
(21387)
(21045)
机构
学院(479016)
大学(477589)
(197512)
经济(193447)
管理(186610)
研究(162151)
理学(160381)
理学院(158602)
管理学(155680)
管理学院(154791)
中国(122720)
(101823)
科学(99827)
(91254)
(81784)
(80064)
研究所(74170)
中心(72829)
财经(72549)
(72369)
业大(70849)
(65895)
北京(63869)
农业(62657)
(62067)
师范(61420)
经济学(60117)
(59057)
(57812)
经济学院(53858)
基金
项目(320957)
科学(253359)
研究(233626)
基金(233517)
(203829)
国家(202105)
科学基金(174258)
社会(148664)
社会科(140852)
社会科学(140815)
(125641)
基金项目(122673)
自然(113051)
自然科(110461)
自然科学(110432)
自然科学基金(108454)
教育(107472)
(105299)
资助(95848)
编号(94399)
成果(76503)
重点(72069)
(70218)
(68869)
(67393)
课题(65350)
创新(62590)
国家社会(61689)
科研(61073)
教育部(60272)
期刊
(224664)
经济(224664)
研究(142400)
中国(92967)
学报(76699)
管理(74158)
(73468)
(73305)
科学(70071)
大学(58606)
学学(55057)
教育(51768)
农业(50157)
技术(44208)
(41803)
金融(41803)
业经(36843)
财经(36735)
经济研究(36423)
(31750)
问题(28807)
(27932)
技术经济(25305)
图书(23709)
(22843)
统计(22523)
现代(22180)
科技(21980)
商业(21784)
理论(21115)
共检索到717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宝凤  
本文以"流通企业集聚对区域一体化是否存在影响?若存在影响,具体的影响度如何?"作为研究课题。整个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并与研究团队所掌握的现代分析理论与方法相结合,通过理论分析论证提出三步分析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六大区域进行研究,通过一体化分析得出三大结论,并通过集聚对一体化的影响分析明确了四大结果,从而为落后地区发展流通经济乃至发展宏观经济给出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雄  张一博  
集聚是一种经济现象,是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而获得相应的空间,流通企业的集群化发展使人才、资本和产业资源向特定区域集中,带来了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快速实现。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拓展,对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六大区域流通产业集聚水平和区域一体化度进行计量经济分析,构建了以市场统一性、要素同质性、发展协同性、制度一致性为基本指标的区域一体化评价体系,并对流通业企业一体化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钊  高煜  霍治方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作用机理,选取省际面板数据并利用中介效用模型、建立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与测量。研究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既能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直接影响,还能作用于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间接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缓解要素错配、提高技术水平,促进制造业高级化发展;但也会由于"盲目效仿"而不利于制造业合理化。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制造业高级化的过程中发挥知识溢出效应,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但会与制造业争夺劳动力资源,在影响制造业合理化的过程中产生遮掩效应;而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未发挥出规模效应,所以中介效应不显著。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中介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绮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互动发展。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商贸流通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就业视角),主要包括就业层次缺乏合理性、就业者素质较低及劳动者社会保障欠缺三个方面,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商贸流通业的就业环境和就业结构,从而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芳  谢贤君  
为了探索区域一体化对就业效应的影响,本文基于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双重视角,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代理变量——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进行测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对经济增长、产业集聚和就业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总体就业效应方面: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区域一体化通过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对就业产生间接作用,区域一体化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要素匹配效应,提高了对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进而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区域一体化带来产业的集聚效应,促使区域协同发展,降低了运输交易成本,实现了劳动力的均衡就业。长江经济带地区异质性效应方面:上游地区商品市场一体化对就业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资本市场一体化对就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游地区和下游地区的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有利于就业,且产业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具有均衡协调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瑞林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集聚和扩散取决于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的共同作用。随着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三种效应之间的权衡会发生变化,从而使产业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但是,由于企业区位选择的路径依赖、产业区位的粘性、集聚经济利益等的作用,一体化水平提高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分散,但并不必然能伴随产业在区际间的合理分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杜贵阳  
市场容量的增加包括市场范围的增加和市场深度的增加。产业集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深度的增加 ,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范围的增加。二者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 ,从而共同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各种区域经济集团的成立,成员国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逐渐降低,这必然引起产业在成员国之间的重新集聚和扩散,从而导致将产业在成员国之间的转移。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由交易成本降低原因,产业经历了一个从集聚到扩散的过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颖  耿槟  梁小亮  
产业协同集聚对工业地价的影响机理研究对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区域一体化视角,剖析产业协同集聚与工业地价分异空间效应的逻辑关系,提出工业地价分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假说,基于莫兰指数、GWR方法构建测度模型实证分析长三角309个县(市、区)工业地价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下,整体上县域间工业地价存在显著分异性,而地级市间工业地价分异大于地级市内部工业地价分异;(2)政府投资协同集聚、劳动力协同集聚、基础设施协同集聚、出让价格政府协同管制、投资协同集聚等因素对长三角县域工业地价空间分异影响显著,而各因素对区域内工业地价的影响程度均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丽萍  刘家树  
从生产函数和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建立理论和计量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探讨安徽省及其临近三大城市在2010—2016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城市创新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追赶型省域城市创新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与增长,承受临近省域大都市的显著性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创新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城市规模、FDI和财政科技拨款促进城市创新经济集聚增长,而电信网络有多样化溢出效用。为促进城市创新经济稳健增长,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结构、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适度提升城市规模和质量、积极发挥政府财政引导作用和构筑城市创新经济错位发展,是较为合理的政策安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玉林  马照宁  
运用产业集聚理论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样本企业地理位置经纬度微观数据测算产业集聚程度lnθ,基于湖北省16个地区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的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并由于其关联效应显著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lnθ值等于12.3500时为模型最优点,集聚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湖北省现阶段已有四个地区的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达到拐点,其余大部分地区尚未达到最佳规模。因此,提出如下建议:高技术产业集聚过度的地区应适当扩大开发区面积,加强技术扩散与产业转移;高技术产业集聚度不足的地区可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带动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元元  张建清  
本文以OTT线性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产业集聚与企业异质性内生互动关系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市场一体化对产业集聚和地区生产率差距的作用及演变路径,同时探讨了技术外部性强度对地区生产率差距的影响。理论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市场一体化的深化以及技术外部性的强化,地区生产率差距也会随之扩大。本文随后用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之间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市场一体化会扩大地区生产率差距",以及"技术外部性强化会扩大地区生产率差距"成立,而且较为稳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元元  张建清  
本文以OTT线性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产业集聚与企业异质性内生互动关系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市场一体化对产业集聚和地区生产率差距的作用及演变路径,同时探讨了技术外部性强度对地区生产率差距的影响。理论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市场一体化的深化以及技术外部性的强化,地区生产率差距也会随之扩大。本文随后用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之间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市场一体化会扩大地区生产率差距",以及"技术外部性强化会扩大地区生产率差距"成立,而且较为稳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廖利兵  李皓  
文章在Helpman et al.(2004)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数据印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企业进入区域一体化市场的方式选择问题。研究结论显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选择FDI方式进入区域一体化市场内某个(数个)东道国,并以它(们)为贸易平台将产品出口至区域内其他国家;生产率处于中间位置的企业选择出口方式进入区域一体化市场所有国家,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选择不进入国际市场。此外,贸易成本与市场规模等外生变量对企业进入区域一体化市场的方式选择也产生了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安筱鹏  
政府、市场和跨区经营的企业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生产要素在空间进行配置的制度安排 ,跨区经营企业的内部分工就是一种区域分工。企业具有不断扩张规模的内在动力 ,企业的空间扩张降低了区域分工的交易成本 ,推动区域要素市场、商品市场与服务市场体系的建立 ,加强了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当前中国企业空间扩张步伐加快 ,但企业空间扩张面临着区域市场体系不完善、跨区交易成本较高及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的影响和制约 ,在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从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界定及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等四个方向进行企业空间扩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