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0)
2023(9866)
2022(8579)
2021(7734)
2020(6780)
2019(15340)
2018(15201)
2017(30102)
2016(16087)
2015(18026)
2014(17817)
2013(17714)
2012(16387)
2011(14700)
2010(14889)
2009(14200)
2008(14039)
2007(12914)
2006(11011)
2005(9811)
作者
(46007)
(38832)
(38484)
(36833)
(24308)
(18425)
(17802)
(14961)
(14284)
(13818)
(12815)
(12772)
(12059)
(11968)
(11967)
(11964)
(11856)
(11436)
(11191)
(10958)
(9607)
(9524)
(9360)
(8770)
(8653)
(8608)
(8595)
(8521)
(7716)
(7700)
学科
(72434)
经济(72382)
(46043)
管理(44580)
(36956)
企业(36956)
方法(33084)
数学(29180)
数学方法(28929)
(20385)
(18461)
中国(16771)
业经(15832)
地方(15092)
(13603)
贸易(13598)
农业(13094)
(13022)
(12770)
(12439)
(12314)
财务(12288)
财务管理(12261)
企业财务(11582)
产业(10991)
技术(10343)
(10284)
(9954)
金融(9952)
理论(9887)
机构
学院(234502)
大学(230846)
(99559)
经济(97608)
管理(89686)
理学(77558)
理学院(76772)
研究(76064)
管理学(75453)
管理学院(75022)
中国(56375)
(47443)
科学(46149)
(44937)
(38663)
(38627)
财经(36169)
中心(35089)
研究所(34961)
(34759)
业大(34477)
(32557)
经济学(30817)
农业(30656)
北京(29481)
(29476)
师范(29198)
(28074)
经济学院(28047)
(27222)
基金
项目(153309)
科学(120302)
研究(113129)
基金(109900)
(94755)
国家(93972)
科学基金(80575)
社会(71597)
社会科(68041)
社会科学(68016)
(61710)
基金项目(58503)
教育(51940)
自然(51148)
(50876)
自然科(49976)
自然科学(49961)
自然科学基金(49049)
编号(47275)
资助(45136)
成果(37371)
重点(34629)
(34548)
(33759)
(32498)
课题(31963)
创新(30284)
科研(29471)
教育部(29105)
国家社会(29083)
期刊
(110820)
经济(110820)
研究(66430)
中国(39488)
(35772)
(35578)
学报(34281)
科学(31823)
管理(31038)
大学(25710)
学学(24473)
农业(24073)
教育(21124)
业经(20857)
技术(20180)
(19663)
金融(19663)
经济研究(19260)
财经(17774)
(15433)
问题(15060)
商业(13653)
(12867)
(12773)
技术经济(12581)
统计(11732)
(10906)
(10877)
国际(10804)
理论(10647)
共检索到336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艳  
现代经济学特别注重从市场外部性、交易成本、报酬递增等影响因素来研究产业集聚,认为产业间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会通过市场外部性来推动产业集聚Jan I.Haaland&Ian Wooton[1],Krugman[2]曾借助规模报酬递增假设来推导交易成本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之间非线性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耀华  
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中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战略。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不仅为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有效推动了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与集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成为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关键,商贸流通产业集聚也逐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因此,本研究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展开城乡融合发展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路径机制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雪娟  付艳涛  杨柳  
数字经济的兴起为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抓手。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赋能效果及其差异性,并从资源禀赋和流通业集聚视角进行阐述。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东部省份的边际效果更佳。在资源禀赋和流通业集聚程度更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带来的科技赋能效果更明显。因此,需要持续夯实区域流通转型升级的基础,补足区域资源禀赋短板,强化数字技术与流通业的融合,加快流通产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施新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格局的变迁和优化,产业集聚趋势愈加明显,产业集聚与物流业的"两业联动"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的联结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间联动。在此背景下,产业集聚与物流业效率之间有何关系?两者能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银芬  
流通产业升级在拉动社会经济增长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满足了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求。本文基于"十三五"背景下我国流通产业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期实现流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升级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满  杨定华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集中现象十分普遍,从我国来看,东部主要发达城市集中了大部分外资;而这些外资又大多集中于某些特定的产业。外资的这种集聚现象必然有其内在的规律,也必然对外资的溢出效应产生影响。我们就从地区集聚的角度考察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曼  郎郸妮  
选取区位商作为衡量指标,从制造业整体及其具体行业分析京津冀地区制造业集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影响该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技术要素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主要影响因素,而资本要素对产业集聚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应从产业对接、配套服务体系和生产要素流动政策等方面探讨制造业产业集聚,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杰  李昕欣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和速度换挡的"三期叠加"阶段,呈现出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需求成为产业发展主体,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等新特征。同时,商贸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和具体,特别是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新的经济结构不断培育,新的发展动力不断强化。现阶段商贸流通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的同时,在民众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凸显出其地位的重要。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商贸流通产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杰  李昕欣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和速度换挡的"三期叠加"阶段,呈现出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需求成为产业发展主体,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等新特征。同时,商贸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和具体,特别是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新的经济结构不断培育,新的发展动力不断强化。现阶段商贸流通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的同时,在民众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凸显出其地位的重要。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空间布局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有效关联,从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建设的"大主线"、经济提质的"大动脉"入手,探讨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空间格局构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颖慧  
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城市的发展面临巨大问题。智慧城市的理念与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相契合,其背景和出发点都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覆盖的内容也具有非常大的交集,为城市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本文论述了智慧城市的理论内涵,并提出了在此理论指导下流通产业发展的思路,对于流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少叶  
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Hansen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结果发现:从全国层面来看,在经济水平的约束条件下,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呈现出“倒V”型变化趋势;分地区来看,东部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整体上呈现出负面影响作用;而中部地区的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作用整体上不显著;西部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在逐步增强。研究提出要推进流通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分步骤促进流通业集聚水平的提升,优先推进西部流通资源的空间集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巍  郭砚  王球琳  
文章选取并分析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流通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阈值内外转换特征,阈值范围内流通产业集聚可显著促进制造业升级,反之则存在一定抑制作用。流通产业集聚对我国不同区域省份制造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就控制变量而言,固定资产净值、劳动力投入、内部研发总投入均对制造业升级存在正向效应,其中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江利  田丽  
流通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区经济增长水平。本文采用双固定SDM模型,选取2011-2020年我国285个地级市流通产业面板数据,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了流通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具有差异性,即多元化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专业化集聚的促进作用。在促进方式上,多元化集聚主要通过协同本地区的其他产业,并且以空间溢出效应为传播导向,进而辐射到周边地区,带动本地区经济增长。专业化集聚则是通过整合自身的资源、技术等,形成具有专业化的集聚水平,进而提升地区经济增长。因地制宜的发展流通产业、提高流通产业集聚水平,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善安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扩大内需,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流通产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必然会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实行供给侧改革以来,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流通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较强,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较弱。此外,流通产业的发展还能够通过影响居民就业、添加新消费热点以及影响其它产业发展等方式,间接影响居民消费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翁启伟  杨方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投融资结构和优化流通结构等多个视角,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释放经济活力。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流通产业的重要性程度不断提升,其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作用越来越明显,并且从供应链优化的视角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进而带来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本文以区域GDP总量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区域流通产业产值增量为解释变量,并以山东省2017-2021五年间流通产业的相关面板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项,构建一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区域经济增长和流通产业之间的协同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流通产业产值增量与区域GDP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两者之间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协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