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8)
2023(10393)
2022(8367)
2021(7592)
2020(6056)
2019(13503)
2018(12969)
2017(25847)
2016(13870)
2015(14906)
2014(14637)
2013(14239)
2012(13095)
2011(11834)
2010(11701)
2009(10681)
2008(10261)
2007(9238)
2006(8244)
2005(7118)
作者
(39858)
(33303)
(33243)
(31406)
(20964)
(15822)
(14869)
(12980)
(12582)
(11838)
(11376)
(10741)
(10593)
(10355)
(10309)
(10212)
(10105)
(10004)
(9548)
(9511)
(8447)
(8084)
(8002)
(7710)
(7498)
(7458)
(7249)
(7184)
(6619)
(6579)
学科
(57603)
经济(57545)
(42085)
管理(39787)
(31508)
企业(31508)
方法(21984)
(20030)
数学(19396)
数学方法(19212)
中国(17575)
业经(15624)
(13819)
农业(13571)
(12897)
贸易(12894)
产业(12791)
地方(12766)
(12446)
(10585)
技术(10568)
(9810)
(9598)
环境(8840)
(8542)
银行(8511)
(8127)
(7817)
财务(7802)
财务管理(7791)
机构
学院(196724)
大学(191427)
(87745)
经济(86292)
管理(77637)
理学(67893)
理学院(67220)
研究(67012)
管理学(66271)
管理学院(65919)
中国(49366)
科学(40517)
(38916)
(37558)
(37402)
(33451)
业大(31623)
研究所(30626)
中心(30276)
财经(30027)
农业(29608)
(29324)
(27339)
经济学(27277)
经济学院(24829)
(24195)
北京(23965)
(23762)
师范(23437)
(22746)
基金
项目(136564)
科学(108870)
基金(100162)
研究(97742)
(88435)
国家(87668)
科学基金(75382)
社会(65334)
社会科(62208)
社会科学(62192)
(54298)
基金项目(53041)
自然(48366)
自然科(47273)
自然科学(47258)
自然科学基金(46466)
(45389)
教育(43362)
资助(39671)
编号(38081)
(31486)
重点(30620)
(29679)
(29651)
成果(29023)
创新(27569)
国家社会(27517)
课题(26499)
科研(25837)
人文(25442)
期刊
(95225)
经济(95225)
研究(55673)
中国(37377)
(34027)
学报(31304)
科学(29272)
管理(27868)
(26453)
大学(23694)
农业(22940)
学学(22880)
业经(18931)
(18337)
金融(18337)
经济研究(17513)
教育(16068)
技术(15017)
财经(14489)
问题(12725)
(12672)
商业(11917)
(11723)
(10451)
科技(9932)
技术经济(9786)
(9125)
国际(8841)
现代(8782)
(8478)
共检索到282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思维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内就业问题随着经济进步得以改善。具体表现为,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国内劳动力就业提供了保障,以零售、批发为主的流通产业迅速发展,其增加了社会就业的数量与种类。然而,流通产业的转型升级对解决就业问题并非只有积极作用,同时其也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对流通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有关劳动力就业的运行机制进行详细说明,以期为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谷跃兵  
农村流通产业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成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方式。农村流通产业是新的经营和生产方式,运用优化生产要素、专业化分工,拓展就业门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通产业是现代农业和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联系的重要枢纽,直接或间接转移农村劳动力,保障转移的有效性和质量。本文在阐述农村流通产业在转移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转移劳动力的内在机理,对农村流通产业促进劳动力转移以及推动产业化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璇  张旭亮  李腾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央及各省关注的重点。利用1992~2012年浙江省相关统计数据,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结构调整转换速度两个指数,分析对比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的协调关系,发现其协调关系明显优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分析对比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发现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且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影响明显小于广东省和江苏省。一方面,说明浙江省在产业结构与就业上更具协调性;另一方面,说明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缓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莹莹  李铮  
文章从系统动力学视角出发提出产业转型升级与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分析框架,结合产业转型升级与劳动力就业的正反馈特征,分析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了产业转型升级与劳动力就业的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模型对产业转型升级与劳动力就业的实际演化过程具有较高的拟合程度,通过随机调节成果转化率、税率、人才吸引力度、政策落实等系数变量,分析不同状态下生产总值和劳动力就业总量的变化趋势,验证了以上变量与产业转型升级和劳动力就业总量之间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旨在丰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理论体系,以期为政府决策制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有效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璇  张旭亮  
在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借助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和资本劳动比指数,利用1992—2012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浙江省产业横向升级和纵向升级的状况和趋势,以及两者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分析发现,研究时段内,浙江省产业横向升级对劳动力需求在逐步增加,产业纵向升级对劳动力需求增量在减少,但总体来说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需求还在增加。依据动态影响趋势,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产业和人口达到平衡点后对地方劳动力需求将逐步降低。研究结论对浙江省促进产业升级、人口就业和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莉莉  
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流通产业也取得了转型升级新契机。本文首先对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再分别从流通产业的产出结构、就业结构两个方面对流通产业的效益进行评价,基于劳动生产率分析法和结构偏离度分析法分析几大重点流通行业的效益,最后建立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对流通产业就业量的影响回归模型,并采用ADF检验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回归模型做出评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宇学  石霞  
在未来十年内,劳动力老龄化日趋严重,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日渐凸显。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应未雨绸缪,制订相关政策并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发展适合中老年就业的产业,加大对中老年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为中老年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创造条件,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爽  张艳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总体供给大于需求、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大、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然后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劳动力素质、观念意识和弱势地位三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劳动力控制数量、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和完善就业市场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锦  李曦晨  
本文检验了2002到2013年中国各行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变化与劳动力匹配的特征差异,通过考察各行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推断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和特点。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就业规模不断下降,生产的资本密集度不断提高,但是从劳动力技能结构来看制造业生产没有向技术密集型转变。2002到2007年服务业创造就业主要得益于市场规模扩大,2013年这种情况只存在于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其他行业不明显。服务业必须进行产业升级才能有效吸纳制造业分流的就业。人均资本投入加深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摩擦性失业、劳动力从二产向三产转移、资本对高技能劳动力的替代都是导致平均劳动生产率下降的潜在因素。推动产业升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保障就业岗位的唯一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和森勤   雒意  
商贸流通业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于提升整体效益、推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数字经济的兴起为商贸流通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结构的优化,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视角下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旨在揭示数字经济如何通过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驱动商贸流通业的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演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芸  肖琬君  孟俊华  
本文系统性地研究了产业升级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以及迁移的区位选择。研究表明,城市产业升级会显著提高劳动力迁移就业的概率。这种影响主要集中于受教育水平更低的劳动者,或者是职业技能更低的劳动者。对迁移地的选择而言,迁移劳动力更倾向于选择省外城市作为新的就业地,且目的地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高于户口登记地的概率会更高。本文利用城市层面的加总数据研究也证实了产业升级对劳动力迁移的这种影响。进一步地,本文根据流动人口样本进行流入地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产业升级并不影响劳动力选择流入地,但地理距离和产业距离会对劳动力决策产生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辛冲  石春生  陈湘锋  
基于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引发的社会现象,提出社会经济活动的非良性循环:劳动者收入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商品需求不足→产业结构层级低→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出口→竞争力弱→产业利润低→劳动者收入低;分析了劳动力成本、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三者的联系,深入挖掘了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企业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有助于为产业升级储备高素质人才的机理;揭示了劳动力成本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提高劳动力成本能够从扩大内需、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等方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志彬  徐玉龙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建武  蔡萍  
劳动力作为重要生产要素之一,其流动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本文以2002年-2017年中国大陆30个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深入分析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升级二者之间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SYS-GMM模型实证分析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无论是以产业结构综合指数还是以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所表征的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地区间呈现不同趋势,东部和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促进作用,而中部地区则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基于理论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结果,对劳动力流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