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5)
- 2023(17484)
- 2022(14906)
- 2021(13742)
- 2020(11619)
- 2019(26162)
- 2018(25939)
- 2017(50423)
- 2016(27125)
- 2015(30266)
- 2014(29824)
- 2013(29573)
- 2012(26753)
- 2011(23886)
- 2010(23884)
- 2009(22586)
- 2008(22179)
- 2007(19743)
- 2006(17497)
- 2005(15661)
- 学科
- 济(111887)
- 经济(111721)
- 业(101494)
- 管理(94371)
- 企(90527)
- 企业(90527)
- 方法(47847)
- 数学(37668)
- 数学方法(37280)
- 财(35568)
- 业经(35030)
- 农(34643)
- 中国(27314)
- 制(25586)
- 务(24992)
- 财务(24919)
- 财务管理(24883)
- 农业(23742)
- 企业财务(23573)
- 技术(22132)
- 地方(21210)
- 理论(20893)
- 和(20210)
- 学(19621)
- 贸(19545)
- 贸易(19535)
- 易(18886)
- 体(18770)
- 划(18651)
- 策(17458)
- 机构
- 学院(387763)
- 大学(383077)
- 济(157685)
- 管理(157592)
- 经济(154438)
- 理学(135764)
- 理学院(134390)
- 管理学(132407)
- 管理学院(131692)
- 研究(122592)
- 中国(93963)
- 京(80883)
- 财(76052)
- 科学(73162)
- 农(60475)
- 财经(60128)
- 所(60042)
- 江(57919)
- 中心(55586)
- 业大(55219)
- 经(54445)
- 研究所(53931)
- 北京(50641)
- 范(48119)
- 师范(47730)
- 农业(47270)
- 经济学(46950)
- 州(46483)
- 院(44632)
- 财经大学(44384)
- 基金
- 项目(257920)
- 科学(204650)
- 研究(193993)
- 基金(187304)
- 家(160689)
- 国家(159274)
- 科学基金(139007)
- 社会(123618)
- 社会科(117191)
- 社会科学(117164)
- 省(101838)
- 基金项目(99379)
- 自然(88459)
- 教育(87752)
- 自然科(86371)
- 自然科学(86354)
- 自然科学基金(84825)
- 划(83709)
- 编号(79853)
- 资助(75807)
- 成果(64211)
- 重点(56793)
- 部(56636)
- 创(56134)
- 发(55497)
- 课题(54074)
- 创新(51714)
- 制(51341)
- 国家社会(50496)
- 项目编号(49871)
- 期刊
- 济(181487)
- 经济(181487)
- 研究(115707)
- 中国(72441)
- 管理(62655)
- 财(61502)
- 农(57062)
- 学报(54358)
- 科学(52227)
- 大学(42349)
- 教育(40193)
- 学学(40030)
- 农业(39477)
- 技术(34310)
- 融(33830)
- 金融(33830)
- 业经(33134)
- 财经(29774)
- 经济研究(28325)
- 经(25571)
- 问题(23298)
- 业(22076)
- 技术经济(20350)
- 现代(19362)
- 商业(19133)
- 科技(18389)
- 理论(18206)
- 财会(17763)
- 图书(17344)
- 版(17139)
共检索到571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苗晓娜
从分析我国制造业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其在产业升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流通业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驱动机理,对我国制造业如何进行产业升级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制造业 产业升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爱莲
本文以2012-2018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与制造业升级主题高度相关的429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共词矩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分析国内制造业升级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主要存在四大热点问题:经济生态及国家战略研究、影响因素及升级路径研究、环境支持要素研究、区域经济与产业间发展研究。最后,结合热点问题呈现的特点以及相关研究反映出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对今后制造业升级研究应关注的重点做出展望。
关键词:
制造业升级 研究热点 共词分析 可视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少叶
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Hansen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结果发现:从全国层面来看,在经济水平的约束条件下,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呈现出“倒V”型变化趋势;分地区来看,东部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整体上呈现出负面影响作用;而中部地区的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作用整体上不显著;西部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在逐步增强。研究提出要推进流通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分步骤促进流通业集聚水平的提升,优先推进西部流通资源的空间集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巍 郭砚 王球琳
文章选取并分析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流通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阈值内外转换特征,阈值范围内流通产业集聚可显著促进制造业升级,反之则存在一定抑制作用。流通产业集聚对我国不同区域省份制造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就控制变量而言,固定资产净值、劳动力投入、内部研发总投入均对制造业升级存在正向效应,其中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文智
以制造业的宏观生产环境发生变化为背景,文章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制造业企业生存状况决定了国内集群式转移的趋势正在形成。转移的约束条件是复杂的,对这些条件进行归纳与分类,发现具有主观性质的人为因素在集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被忽视或曲解。制造业的集群式转移即资本等中性因素对投资地点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经济区域的约束力条件之间的对比。
关键词:
制造业转移 约束条件 集群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杭雷鸣 屠梅曾
本文运用1985~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制造业、能源价格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计量检验的结果表明,能源相对价格的上升对于降低总能源强度、石油强度、电力强度和煤炭强度具有积极的贡献。提高能源价格是改善能源效率的一个有效政策工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云 廖庆梅
文章对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存量分类型进行了测算,以此为基础考察其对国内制造业就业的贡献,并结合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进一步探讨了分工地位如何影响这一贡献。研究发现,OFDI显著扩大了国内制造业就业规模,并且这一贡献作用主要来自于垂直型OFDI。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存在差异,初级制造业总体OFDI对国内就业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垂直型OFDI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水平型OFDI对国内就业存在显著的替代作用;中等技术制造业OFDI对国内就业的影响不显著;高技术制造业OFDI对国内就业存在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云 廖庆梅
文章对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存量分类型进行了测算,以此为基础考察其对国内制造业就业的贡献,并结合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进一步探讨了分工地位如何影响这一贡献。研究发现,OFDI显著扩大了国内制造业就业规模,并且这一贡献作用主要来自于垂直型OFDI。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存在差异,初级制造业总体OFDI对国内就业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垂直型OFDI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水平型OFDI对国内就业存在显著的替代作用;中等技术制造业OFDI对国内就业的影响不显著;高技术制造业OFDI对国内就业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但只有水平型OFDI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考虑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作用时发现,总体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高会抑制OFDI对国内制造业就业的促进作用;但不同技术水平行业间存在差异,初级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高抑制了OFDI对国内制造业劳动力需求的促进作用;相比较,高技术行业分工地位的上升则提高了OFDI对国内就业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明
双边市场理论提出了一个为交易方提供交易平台,以及维护各方利益的理论体系。在该理论指导下,流通产业与制造业被串联起来。流通产业专业化发展与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具有促进双方的发展、提高双方的专业化与规模化程度、提升双方的市场竞争力的意义。流通产业之所以会走向专业化发展,而制造业之所以最终选择空间集聚的模式,其动力在于企业追求最大化的经营利润,市场需求增长与多样化,产业基础与外部条件的优化。针对双边市场理论下流通产业的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必须强化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树立起二者协同发展的意识,
关键词:
双边市场理论 流通产业 制造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明
双边市场理论提出了一个为交易方提供交易平台,以及维护各方利益的理论体系。在该理论指导下,流通产业与制造业被串联起来。流通产业专业化发展与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具有促进双方的发展、提高双方的专业化与规模化程度、提升双方的市场竞争力的意义。流通产业之所以会走向专业化发展,而制造业之所以最终选择空间集聚的模式,其动力在于企业追求最大化的经营利润,市场需求增长与多样化,产业基础与外部条件的优化。针对双边市场理论下流通产业的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必须强化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树立起二者协同发展的意识,促进流通产业与制造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双边市场理论 流通产业 制造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启斐 刘志彪
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两张投入产出表以及联合国贸发数据库中服务进口贸易的数据,测算了2003—2011年我国制造业反向服务外包指数。虽然总体上我国制造业的反向服务外包率在下降,但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反向服务外包处于上升趋势。这意味着我国制造业的反向服务外包结构在不断优化。随后,文章实证研究了反向服务外包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服务外包可以显著地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同时研发投入的增加和国有化程度的提高也可以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但是规模的扩张和管理成本的提高不利于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攀升。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服务外包的研究范式,丰富了服务外包的理论内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本文在探讨OFDI影响国内制造业转移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并结合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OFDI引致的制造业转移以"市场换市场"的扩张型为主,通过对国内市场生产及供应量的增加,能有效弥补OFDI对中国制造品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2)在行业层面上,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较之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具有更强的市场扩张潜力;(3)在区位层面上,中国东部、中部和西南区域内省份OFDI会形成制造业较强的国内市场寻求动机,省份间扩张型转移更为明显。最后,本文就如何通过OFDI来促进区域内制造业平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庞美燕 桑金琰 张峰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开始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新旧动能转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产业升级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外在表现。基于2006—2017年山东省1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从需求、供给和环境三方面研究发现:山东省及其各区域正处于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动能的关键时期,消费需求、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对山东省的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研究发现,产业升级具有区域差异性。
关键词:
传统动能 新动能 产业升级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良德
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推动了集群供应链网络的形成,各商贸流通企业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促使集群供应链网络不断升级和重构。对于制造业而言,一方面流通业的集聚使得城市的空间布局不断改变,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供应链内的竞争也加快了制造业转型和升级,促进了制造产业的内外部重构。本文拟针对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集聚 制造业转型升级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