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5)
- 2023(15936)
- 2022(13707)
- 2021(12479)
- 2020(10600)
- 2019(23988)
- 2018(23638)
- 2017(45665)
- 2016(24853)
- 2015(27619)
- 2014(27392)
- 2013(27389)
- 2012(25272)
- 2011(23156)
- 2010(23170)
- 2009(21236)
- 2008(20575)
- 2007(18095)
- 2006(16060)
- 2005(13919)
- 学科
- 济(119506)
- 经济(119395)
- 管理(69678)
- 业(65537)
- 企(53517)
- 企业(53517)
- 方法(48852)
- 数学(42471)
- 数学方法(42054)
- 农(28015)
- 学(26457)
- 地方(26108)
- 中国(26079)
- 业经(25066)
- 财(23436)
- 农业(18805)
- 贸(18233)
- 贸易(18225)
- 制(17566)
- 易(17532)
- 环境(17396)
- 和(16627)
- 理论(16526)
- 技术(16412)
- 地方经济(16100)
- 产业(15768)
- 融(14459)
- 金融(14457)
- 务(14315)
- 财务(14252)
- 机构
- 大学(368138)
- 学院(366038)
- 济(153491)
- 经济(150558)
- 管理(141976)
- 研究(128778)
- 理学(124043)
- 理学院(122618)
- 管理学(120425)
- 管理学院(119801)
- 中国(91336)
- 科学(82670)
- 京(78010)
- 农(67177)
- 所(66420)
- 财(64510)
- 研究所(61344)
- 业大(60048)
- 中心(55988)
- 农业(53260)
- 财经(53054)
- 江(52307)
- 北京(48793)
- 经(48206)
- 范(47379)
- 经济学(47090)
- 师范(46813)
- 院(45938)
- 经济学院(42314)
- 州(42090)
- 基金
- 项目(255040)
- 科学(199334)
- 基金(185200)
- 研究(179278)
- 家(164391)
- 国家(163108)
- 科学基金(138246)
- 社会(114278)
- 社会科(108424)
- 社会科学(108391)
- 省(100194)
- 基金项目(99025)
- 自然(91487)
- 自然科(89322)
- 自然科学(89294)
- 自然科学基金(87707)
- 划(84627)
- 教育(80742)
- 资助(75772)
- 编号(70579)
- 重点(57596)
- 成果(56047)
- 发(55638)
- 部(55255)
- 创(53089)
- 创新(49661)
- 科研(48807)
- 课题(48775)
- 计划(48254)
- 国家社会(47253)
- 期刊
- 济(169631)
- 经济(169631)
- 研究(106486)
- 学报(66082)
- 中国(63161)
- 农(60441)
- 科学(58729)
- 管理(51447)
- 大学(48511)
- 财(46360)
- 学学(46314)
- 农业(41707)
- 教育(33204)
- 技术(29721)
- 经济研究(28871)
- 业经(27256)
- 融(26883)
- 金融(26883)
- 财经(26321)
- 经(22722)
- 问题(21955)
- 业(21106)
- 技术经济(19386)
- 科技(18897)
- 版(17823)
- 商业(17529)
- 业大(17464)
- 图书(16788)
- 理论(16661)
- 现代(16195)
共检索到523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章迪平
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流通产业的特殊性,在对中国流通产业能源消费强度进行分解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影响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影响因素的综合因子,进而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边际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提高中国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良举 王永培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基于2000~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农村流通产业的技术效率,并考察了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流通产业存在显著的技术非效率现象,但这种非效率现象有降低的趋势,地区间农村流通产业效率差异也有逐步缩小的趋势。研究认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提高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水平。
关键词:
农村流通产业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
本文借鉴已有文献,探索效率视角下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升级的影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建设、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创新水平对流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建设、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创新水平对流通产业升级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影响系数分别为2.001、2.565、2.127。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进流通产业顶层政策规划设计,强化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发展融合,注重不同地区之间协同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流通产业升级 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佛关
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2009年31个省(市、区)的经济效率进行了测算,同时运用2009年31个省(市、区)代表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数据对经济效率的测度值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效率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每增加1%,可推动经济效率提升0.4%以上,说明发展流通产业对经济效率的提升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重视流通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大力发展流通产业来提升经济效率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天宇 杨远哲 张希良
建立全球性跨区域碳市场被认为是全球气候治理的有效方式而一直备受关注。即将在2015年建成的欧盟-澳大利亚链接碳市场将成为国际跨区域碳市场的重要尝试。为分析建立多国参与的国际跨区碳市场的全球减排效果及其对各参与国的能源经济影响,本文采用表达能源经济系统相互关系的全球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做出定量研究。模型将全球经济体分为20个经济部门和19个区域,并刻画有17种能源生产技术。同时为模拟全球碳市场政策,模型将碳排放权作为与化石能源消费相绑定的必要投入考虑到经济部门的各个生产与消费环节当中。在外生设置碳排放配额的同时,模型允许碳排放权像商品一样在不同区域与部门之间进行交易。考虑到全球碳市场的进展速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慧微
为解决当前可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的能源供应、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文章在详细分析"环境-能源-经济"理论模型、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全要素能源效率计算方法、面板数据处理方法,计算2006—2016年我国不同区域的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比较分析能源经济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最后得出:我国总体来说能源和环境经济效率正在逐年增长,但地区差距依然非常明显,东部地区的表现最为理想,中部地区较为满意,而西部地区仍需投入巨大精力改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玺渊
本文分别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现状、市场效率等内容做了分析,阐述了这些指标和因素对其商贸流通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特点。通过具体分析之后发现,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货运周转量都对商贸流通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凤玲 周扬 陈建宏 周智勇
本文利用1990~2011年样本数据,选取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GDP作为唯一的产出,选取能源消费量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就业人数作为投入指标建立扩展的C-D生产函数,并运用Eviews软件对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投入与产出之间在量上的变动关系。其后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上面投入产出分别进行各年度能源经济效率和各省市的能源经济效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投入指标的每一个量对产出都有显著地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DEA分析表明进入21世纪能源经济全要素效率有所提高,且能源经济效率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势。最后文章对所有以上的研究结果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些研究将为决策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能
本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我国和地区能源效率,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从地理空间溢出的角度解释能源效率空间特征并提炼出影响区域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全国和地区能源效率符合倒"U"曲线特征,全国范围内能源效率的空间差距逐步扩大;(2)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外部效应,政府在制定能源节能战略时,应对区域间节能合作及先进生产技术的扩散给予更多的关注;(3)能源效率同政府干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资源禀赋变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开放程度、能源价格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能源效率 非合意产出 空间依赖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凌洁
如何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有效提高能源效率,我们有必要弄清楚我国能源效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把环境因素加入到考量能源效率的指标体系当中,对能源效率重新定义,接着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制度(能源市场化)、交通运输、工业能源投资等方面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测算出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从各因素对能源效率的贡献比重来看,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影响系数最大;其次是交通运输,技术进步;而经济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能源效率 环境约束 结构方程 区域经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陶海东
能源产业作为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的支柱性产业,其战略地位的确立既是2008年以前国际油价一路高涨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国家经济结构特点所导致的必然结果。目前,多数俄罗斯学者将能源产业视为国家复兴、民族富强的有力武器,对以"能源经济"为核心的增长模式充满信心。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打断了俄罗斯经济稳步增长的发展形势。受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际油价下跌以及西方制裁等多重因素影响,俄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顾宁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产业通过集聚式发展可有效增强城市抗风险能力,强化城市经济韧性。本文基于2011-2020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流通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间的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不仅对本市经济韧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还对相邻城市经济韧性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检验发现,流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异质性。基于此,还需加速推动流通产业空间集聚、构建跨城市流通产业协同集聚机制、引导城市间流通产业均衡发展,以增强城市经济韧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力 刘宇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流通产业集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然而,各区域禀赋条件差异诱发地区经济出现分化情况,流通产业集聚也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化投射。就此,本文着重考虑区域空间异质性原则,基于行政规模异质性、人口规模异质性以及地理区位异质性,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深入探讨流通产业集聚空间异质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等级行政城市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具有正向效应,其中西部地区城市正向效应最显著;人口规模较大城市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性,而东部地区城市由于人口增加成本约束,很难形成正向促进作用;沿海城市产业集聚会对区域经济形成抑制性,但中部地区城市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消减并中和了本区域的抑制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慧琳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催生大量流通新业态,为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全新契机。本文利用2010-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探析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提升,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在产业数字化背景下,引导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区域优势互补协同机制,有助于推动流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思维 周洪洋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与先导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正在日益成为流通产业增长的重要源泉。运用超效率SBM-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测度了2004—2015年我国流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空间相关性分析发现,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全域和局域上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本省份流通产业TFP具有促进作用,但二者均会对邻域省份的流通业TFP增长产生抑制效应;研发强度的加大和连锁化程度的提升对流通产业TFP增长的提升作用非常显著,且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