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0)
- 2023(11816)
- 2022(10157)
- 2021(9124)
- 2020(7811)
- 2019(17874)
- 2018(17479)
- 2017(33748)
- 2016(18679)
- 2015(20717)
- 2014(20960)
- 2013(20681)
- 2012(19382)
- 2011(17587)
- 2010(17647)
- 2009(16226)
- 2008(16256)
- 2007(15034)
- 2006(12874)
- 2005(11349)
- 学科
- 济(79557)
- 经济(79481)
- 业(52061)
- 管理(51666)
- 企(41621)
- 企业(41621)
- 方法(36487)
- 数学(32005)
- 数学方法(31730)
- 农(22959)
- 财(20545)
- 中国(19029)
- 业经(18365)
- 学(17591)
- 地方(16339)
- 贸(16037)
- 贸易(16032)
- 易(15443)
- 制(15147)
- 农业(14919)
- 务(13178)
- 财务(13156)
- 财务管理(13115)
- 产业(12843)
- 技术(12623)
- 企业财务(12363)
- 理论(11822)
- 银(11456)
- 和(11430)
- 银行(11388)
- 机构
- 学院(275882)
- 大学(273570)
- 济(112293)
- 经济(110054)
- 管理(101958)
- 研究(93282)
- 理学(88526)
- 理学院(87463)
- 管理学(85883)
- 管理学院(85381)
- 中国(68463)
- 科学(61358)
- 农(57569)
- 京(57504)
- 所(49584)
- 财(49446)
- 业大(47839)
- 农业(46060)
- 研究所(45415)
- 中心(42870)
- 江(42633)
- 财经(39987)
- 经(36139)
- 北京(35570)
- 经济学(34944)
- 范(34589)
- 师范(34050)
- 州(33611)
- 院(33011)
- 经济学院(32040)
- 基金
- 项目(185925)
- 科学(143851)
- 基金(132919)
- 研究(129130)
- 家(118897)
- 国家(117879)
- 科学基金(98917)
- 社会(81060)
- 社会科(76965)
- 社会科学(76936)
- 省(75255)
- 基金项目(71339)
- 自然(65748)
- 自然科(64211)
- 自然科学(64187)
- 自然科学基金(63098)
- 划(63003)
- 教育(59375)
- 资助(54001)
- 编号(51588)
- 重点(42611)
- 发(41233)
- 成果(40502)
- 部(40106)
- 创(39294)
- 创新(36780)
- 计划(36721)
- 科研(36323)
- 课题(35973)
- 大学(33947)
- 期刊
- 济(121457)
- 经济(121457)
- 研究(75098)
- 学报(52246)
- 农(51090)
- 中国(51088)
- 科学(44446)
- 财(39497)
- 大学(37676)
- 学学(35925)
- 管理(34600)
- 农业(34045)
- 教育(25792)
- 技术(23135)
- 业经(22405)
- 融(21731)
- 金融(21731)
- 经济研究(20759)
- 财经(19802)
- 业(18460)
- 经(17134)
- 问题(16712)
- 商业(15286)
- 版(15095)
- 技术经济(14401)
- 科技(13751)
- 业大(13512)
- 贸(13161)
- 统计(12634)
- 图书(12070)
共检索到394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敬水 章迪平
研究流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对于优化流通产业结构、制定科学的流通产业政策,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流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从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投资需求、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市场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八个方面探讨了流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以及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具有启发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流通产业 产业结构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吉霞
本文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社会需求结构因素、资源供给结构因素、技术进步因素、制度安排因素和国际贸易因素等相关方面,分析了它们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影响作用,以期对完成"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建
“信息产业结构”这一概念,从经济学发展史上看,可以说是很新的范畴,它是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产业结构”中加以引伸和具体化的。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中,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信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结构的调整。当然,信息产业作为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相对应的四大产业之一,本身也就存在着产业内部各分支行业之间以及产业外部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构成和比例关系。确定信息产业结构的状况,不仅可以了解信息产业内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黎明 刘彦志
论文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流通产业结构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协整分析,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变化与我国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对31个省市地区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流通产业对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不尽相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施新平
商贸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增长方式转变对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2-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商贸流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是技术、劳动、资本三种要素共同驱动的结果;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对数、市场化指数、城镇化率、批发零售行业区位熵、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对数、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人均铁路里程的对数提升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贵赏
流通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转变流通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流通产业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选择我国在2000-2017年流通行业相关数据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构建回归方程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消费品销售总额(K1)、商品市场交易总额(K3)、消费者消费水平(K4)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063、1.6251和1.9905,即该三个指标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正面影响;流通业就业人员占比(K8)和流通业增加值占比(K9)指标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367、0.4031,这反映出我国流通产业结构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促进作用;城乡人口比例K18等可持续发展指标能够促进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发展方式转变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筱欣 蒋睿
本文利用1978-2012年中国3 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一阶差分G M M模型,分阶段地考察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均能有效抑制经济波动,该抑制作用的大小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所差别。相比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更能有效缓解中国经济波动。
关键词: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 经济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群伟 周德群 张柳婷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在今后五年内把能源强度降低20%,因而很有必要对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但目前学者对此看法不一,主要存在技术主导和结构主导两种观点。文章在总结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法——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来研究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能源强度 LMDI 技术进步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树广 李亚光
本文在测算了产业结构变动值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和文献,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变动与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市的产业结构变动值呈现一种波动上升的趋势;在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中,人力资本、最终消费、投资和外资因素具有正向影响作用;R&D强度有负向影响作用;外贸、城市化、区位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较弱,并且不显著。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世明 陈惠红
本文基于2006-2015年流通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以市场化程度为门限变量的面板回归模型,对外资进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门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外资进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机制发现,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与市场关系、资源要素市场发展程度、中介组织与法制环境建设是外资进入影响的主要途径;门限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外资进入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存在双重门限影响,其中外资总额占流通经济比例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显著优化流通产业结构,但在市场化程度较低门限下阻碍结构优化,同时反映流通产业结构对外资总额比例的反应较为敏感;外资注册资本占流通资本比例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较为缓和,在不同市场化门限下的改善效果均为正,但优化程度和弹性值均低于外资总额占比指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匡敏 曲玲玲
消费升级驱动下,传统零售企业从产品、服务、店址及沟通等多个维度进行探索创新,倒逼流通产业调整结构。本文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探讨零售创新对流通产业结构变迁的具体影响路径。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零售创新对流通产业结构变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产品创新与店址创新的影响作用较强,服务创新和沟通创新的影响作用较弱;线上线下一体化与环境复杂性两个中介影响因素可单独或同时调节零售创新对流通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据此,提出加速零售创新,推动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靳豆豆
本文基于基建环境、金融环境、市场环境三大维度构建数字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2-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营商环境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分样本回归结果看,数字营商环境三大维度均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金融环境数字化、市场环境数字化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在东中部地区更强,而数字基建环境对西部地区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更明显。据此,提出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金融设备应用及产品研发、打造优质数字化市场环境的建议,以期为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理论指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歆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基准计量回归模型,探讨互联网普及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互联网普及有利于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升级。相比于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互联网普及对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相较于人力资源较弱省份与中西部地区,互联网普及对人力资源较强省份与东部地区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为此,应强化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动区域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深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赋能流通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德成 李昊 方璘
本文从社会需求、资源供给、技术进步、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五个方面选取变量,分析了其对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影响,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方法筛选影响因素中的原因因素,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各个原因因素在产业结构不同状况下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劳动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GDP增长率、R&D支出比重、教育财政支出比重及税收占GDP比重为原因因素,并且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R&D支出比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对三个产业的产值比重产生的影响最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晶晶 李慧玲
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流通产业降低成本、提升产业效率,对流通业产业链韧性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就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产业链韧性的机理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流通产业链韧性提升,在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行分位数回归检验后,发现数字经济对不同程度流通产业链韧性存在差异化影响。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资源配置效率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流通产业链韧性提高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加大数字经济发展力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提升流通产业链韧性打好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