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4)
2023(9156)
2022(7363)
2021(6389)
2020(5556)
2019(12861)
2018(12821)
2017(25497)
2016(13948)
2015(16122)
2014(16615)
2013(16432)
2012(15338)
2011(13793)
2010(13924)
2009(13052)
2008(13091)
2007(12106)
2006(10463)
2005(9469)
作者
(42357)
(35471)
(35382)
(33962)
(22305)
(16780)
(16371)
(13976)
(13266)
(12619)
(11947)
(11749)
(11221)
(11164)
(11115)
(11083)
(10975)
(10614)
(10227)
(10079)
(8844)
(8838)
(8807)
(8100)
(8039)
(8025)
(7928)
(7842)
(7216)
(7178)
学科
(67346)
经济(67281)
(39494)
管理(38154)
(30863)
企业(30863)
方法(29293)
数学(25302)
数学方法(25123)
(19879)
中国(17468)
业经(16473)
地方(15142)
(13810)
农业(13033)
(13030)
产业(12115)
(11427)
贸易(11421)
(11173)
(10902)
(9955)
技术(9679)
理论(9061)
(8971)
银行(8938)
(8708)
(8645)
金融(8643)
(8543)
机构
学院(210962)
大学(209979)
(90248)
经济(88492)
管理(80649)
研究(71265)
理学(69483)
理学院(68730)
管理学(67599)
管理学院(67212)
中国(52866)
(44278)
科学(44109)
(39106)
(38594)
(36680)
研究所(33439)
中心(32928)
业大(32473)
(32446)
财经(31565)
农业(30522)
(28501)
经济学(28360)
北京(27625)
(27450)
师范(27153)
经济学院(25865)
(25711)
(25168)
基金
项目(138701)
科学(108888)
研究(101466)
基金(99486)
(86241)
国家(85555)
科学基金(72934)
社会(64953)
社会科(61628)
社会科学(61608)
(55715)
基金项目(53071)
(46056)
教育(45916)
自然(45700)
自然科(44621)
自然科学(44609)
自然科学基金(43826)
编号(41595)
资助(39974)
成果(33562)
(31928)
重点(31516)
(30607)
(28952)
课题(28611)
创新(27104)
国家社会(26858)
科研(26298)
发展(26034)
期刊
(101000)
经济(101000)
研究(60151)
中国(39126)
(35938)
学报(33226)
科学(30661)
(30216)
管理(28445)
大学(24705)
农业(24033)
学学(23294)
教育(19440)
业经(19034)
技术(18454)
(17381)
金融(17381)
经济研究(17191)
财经(15599)
问题(14482)
(13583)
(13096)
商业(12303)
技术经济(11643)
(10676)
统计(10574)
(10399)
现代(9840)
(9809)
理论(9727)
共检索到306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中宝  王晓东  
文章对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化的内在动力、运行方式及组织化程度的价值判断做了概括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从定量角度讨论了流通组织化程度问题,论文以集中度、企业数量和规模、产业壁垒、连锁化程度、大型交易市场规模、流通效率和流通产业集群为测度指标,分七个层面对国内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做了实证分析,认为我国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一个与整个流通产业发展和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相依的过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启湘  彭金荣  
流通产业组织化的目标是合理配置流通产业资源,提高流通产业效率,推进流通产业有序运行。实现流通产业组织化的目标,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内在力量来推动。从这一意义来看,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就是通过建立某种流通产业内部力量聚集机制来提高对流通产业的影响力与控制力。流通产业内部力量聚集机制的核心是以企业核心能力为前提,建立流通产业行为约束边界;通过价值链管理来构建利益增长与协调机制;以流通产业行为约束边界、利益增长与协调机制为基础、构建流通产业内部力量聚集机制框架,通过有效的商业生态系统来强化、提升这种聚集机制的作用与功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鑫鹏  
本文从产业集中度、企业数量与规模、连锁化程度、效率水平和大型交易市场规模五个方面,综合衡量我国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然后剖析了流通业组织化程度提升的动因,最后提出了支撑我国流通业组织化发展的政策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兀婷  
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0-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流通产业数字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研究流通产业数字化水平的时空演进特征。研究发现:从时间方面来看,样本期内我国流通产业数字化水平总体较低,但发展势头良好;从空间演进来看,东部地区流通产业数字化水平优势明显,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流通产业数字化水平发展滞缓;从空间相关性来看,我国各省份流通产业数字化水平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据此,提出加速数字技术融合应用、积极打造数字流通网络、合理调整流通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以期加速推动流通产业数字化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许军  
我国目前的农村流通产业组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农村流通产业组织的市场集中度非常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所提供服务的差异化不明显,而且农村流通市场的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在组织策略、价格策略和产品策略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直接影响了农村流通产业组织的经济效益,经营效率难以提高。要优化农村流通产业组织,应实施权责明确的统一管理体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城乡流通一体化进程,完善保障体系,降低退出壁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冬梅  
农产品流通是将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联系起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实现了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农产品流通逐步加深组织化程度,能够提高农产品流通的速度,使政府及相关个人便于对农产品流通进行管理,也使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对农产品流通组织化过程和程度进行研究,能够帮助建立更加安全、高速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为广大消费者及农民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提供帮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成  
本文揭示了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二者是相互促进关系,城镇化质量提高有利于聚集社会资源降低流通费用、扩大社会商品需求;而流通产业可以通过创造就业、协同产业发展和提供新型社会服务等方式推动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最后,本文在二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可通过构造现代化流通体系、发展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根荣  李欣欣  
城市化提供了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的"需求引擎",反过来,流通产业可以为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实现提供支持,进而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格兰杰检验,得到城市化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结论;并就此提出了抓住城市化机遇,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成  
本文揭示了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二者是相互促进关系,城镇化质量提高有利于聚集社会资源降低流通费用、扩大社会商品需求;而流通产业可以通过创造就业、协同产业发展和提供新型社会服务等方式推动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最后,本文在二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可通过构造现代化流通体系、发展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宏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理论对我国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受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前后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只在改革开放时期存在因果关系,且只存在流通产业发展对工业化进程的单方面的推动作用,而工业化进程并没有成为拉动流通产业发展的动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丹  李骄  
本文基于2006-2017年流通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以市场化程度为门限变量的面板回归模型,对外资进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门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外资进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机制发现,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与市场关系、资源要素市场发展程度和中介组织与法制环境建设是外资进入影响的主要途径;门限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外资进入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存在双重门限的影响,其中外资总额占流通经济比例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对流通产业结构显著优化,但在市场化程度较低门限下阻碍结构优化,同时反映出流通产业结构对外资总额比例的反应较为敏感;外资注册资本占流通资本比例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较为缓和,在不同市场化门限下的改善效果均为正,但优化程度和弹性值均低于外资总额占比指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剑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催化作用。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明显。文章论述了信息化对流通产业发展的作用,提出加强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速流通产业发展的进程,丰富流通产业发展的形态和内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淑梅  宋羽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一个国家流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而流通产业组织的创新是其重要的内容。它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我国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流通产业乃至国家整个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从流通产业组织的界定和流通产业组织创新的内涵为切入点,在以具体数据为依据的我国流通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进行流通产业组织的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浩宇  
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构成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流通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也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进行信息化处理分析,调查反馈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结论:流通业的信息化变革对流通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来说,虽然流通业的信息化改革无法达到直接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投入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对流通业的资金投入产生的正面效果要更加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浩宇  
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构成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流通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也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进行信息化处理分析,调查反馈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结论:流通业的信息化变革对流通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来说,虽然流通业的信息化改革无法达到直接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投入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对流通业的资金投入产生的正面效果要更加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