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8)
- 2023(13921)
- 2022(12034)
- 2021(11080)
- 2020(9391)
- 2019(21337)
- 2018(20981)
- 2017(41080)
- 2016(22191)
- 2015(24640)
- 2014(24281)
- 2013(24254)
- 2012(22115)
- 2011(19897)
- 2010(19480)
- 2009(17748)
- 2008(17181)
- 2007(14932)
- 2006(12811)
- 2005(10841)
- 学科
- 济(92944)
- 经济(92847)
- 管理(63214)
- 业(62613)
- 企(51412)
- 企业(51412)
- 方法(45953)
- 数学(40307)
- 数学方法(39980)
- 农(24779)
- 财(21914)
- 中国(21840)
- 业经(21348)
- 学(19472)
- 地方(19068)
- 贸(17658)
- 贸易(17649)
- 易(17010)
- 农业(16519)
- 技术(15445)
- 制(14620)
- 环境(14252)
- 务(14185)
- 财务(14126)
- 财务管理(14103)
- 产业(14038)
- 和(13840)
- 理论(13687)
- 企业财务(13375)
- 划(12345)
- 机构
- 大学(318210)
- 学院(317309)
- 管理(129003)
- 济(127473)
- 经济(125016)
- 理学(113833)
- 理学院(112623)
- 管理学(110764)
- 管理学院(110232)
- 研究(104060)
- 中国(74203)
- 科学(67241)
- 京(66676)
- 农(57332)
- 财(54822)
- 业大(53057)
- 所(51998)
- 研究所(48133)
- 中心(46729)
- 财经(45741)
- 农业(45644)
- 江(43695)
- 经(41799)
- 北京(41397)
- 范(39439)
- 师范(38941)
- 经济学(38483)
- 院(37729)
- 州(35675)
- 经济学院(35179)
- 基金
- 项目(229277)
- 科学(179655)
- 基金(167261)
- 研究(161611)
- 家(147909)
- 国家(146743)
- 科学基金(125741)
- 社会(102779)
- 社会科(97679)
- 社会科学(97654)
- 基金项目(90083)
- 省(89947)
- 自然(84003)
- 自然科(82034)
- 自然科学(82012)
- 自然科学基金(80578)
- 划(75713)
- 教育(72827)
- 资助(68488)
- 编号(63997)
- 重点(51188)
- 部(49891)
- 成果(49414)
- 发(49008)
- 创(48209)
- 创新(44926)
- 科研(44354)
- 课题(43390)
- 计划(42906)
- 教育部(42413)
- 期刊
- 济(130505)
- 经济(130505)
- 研究(87607)
- 学报(56590)
- 中国(51965)
- 农(50662)
- 科学(49422)
- 管理(44674)
- 大学(41789)
- 学学(39906)
- 财(38993)
- 农业(35140)
- 教育(28332)
- 技术(24919)
- 业经(23544)
- 融(23179)
- 金融(23179)
- 经济研究(22344)
- 财经(21829)
- 经(18614)
- 业(18159)
- 问题(17485)
- 科技(17100)
- 商业(16208)
- 技术经济(15458)
- 版(15222)
- 业大(14961)
- 理论(14912)
- 图书(14641)
- 实践(13644)
共检索到434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萍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计量分析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与间接贡献,得出三个主要结论:流通产业作为一个产业规模较小,传统方法的分析低估了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外溢作用;流通产业对宏观经济的贡献力、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对上游产业的控制力以及对消费的服务力,使其在宏观经济中稳居基础产业地位;由于流通体制的制约和传导机制的阻塞,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影响力 实证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龙志
本文以Feder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1953—2012年中国时间序列统计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方法,实证考察了中国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力的动态特征,同时检验了流通产业影响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结果发现:流通产业影响力包括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两个渠道,相对而言,直接影响力目前是流通产业影响力的主要构成部分,而间接影响力相对微弱;改革开放后,流通产业影响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显著"倒U型"关系,存在阈值效应,经济结构软化是直接影响力弱化的显著外在约束因素;结果暗示,流通产业外延式规模扩张的直接影响力提升战略空间将日益萎缩,而内涵式创新转型的间接影响力提升战略可能存在巨大潜在空间。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影响力 国民经济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世进
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是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从技术创新视角对流通产业效率影响居民消费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数理模型研究了流通商参与流通过程的基础条件,随后将流通产业效率划分为从业人员效率、零售网点效率、资本效率、企业效率等四大指标体系,进行了DEA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从2000年以来,流通产业效率对消费率的提升作用明显,但是基于城市流通产业饱和、农村流通市场薄弱,导致部分年份流通产业效率对消费率的提升作用无效,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效率 居民消费 影响机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萍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计量分析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与间接贡献,得出三个主要结论:流通服务业作为一个产业规模较小,传统方法的分析低估了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外溢作用;流通服务业对宏观经济的贡献力、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对上游产业的控制力以及对消费的服务力,使其在宏观经济中稳居基础产业地位;由于流通体制的制约和传导机制的阻塞,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关键词:
流通服务业 影响力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睿峰 胡东东 刘成林 郭洲 金健康
文章采用1992~2010年宁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水平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实证了宁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平稳关系与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宁夏地区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该地区经济的增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宁夏 流通产业 经济增长 协整 脉冲响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玲 胡顺华
当前,长三角商贸流通产业聚集的特征逐渐模糊,产业协同发展的趋势不够明显,不利于市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战略部署。为了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本文在传统面板模型基础之上构建了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商贸流通产业空间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长三角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与聚集的关键因素,充分利用面板模型的空间关联性,分析了长三角地区间商贸流通产业的溢出效应。经过LM检验和Husman检验的实证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影响因素对长三角地区的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具有正向推动效果,周边城市的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会对该地区城市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长三角地区更要把握产业聚集带来的经济效应,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稳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文芳 李记林
当前,商贸流通服务业正不断崛起,其影响力可以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增强商贸资源配置能力,扩大商贸流通服务需求。为了把握商贸流通服务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及其它行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理论分析,构建了菲德模型,然后以天津市作为实证对象,选取了1999-2017年天津市商贸流通服务业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发现,天津市非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值略高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值,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仍然对天津市GDP产生了促进作用,其中商贸流通业的间接影响力尤为明显。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如何更好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对策,为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商贸流通服务业 影响力 菲德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詹鹏
根据Feder理论模型,构建了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力的模型框架,结合库茨涅兹理论,分析商贸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商贸流通产业整体影响力的模型,并扩充为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的动态演变特征,证实了这种时变特征符合库茨涅兹的"倒U型"假说。且这种影响力主要取决于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的贡献相对较低。而当前商贸流通业直接影响力的提升空间不断压缩,针对此提出了将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力逐步转向由间接效应驱动,形成内涵式创新发展新格局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影响力 动态变迁 库茨涅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红心
本文首先对流通产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对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并就促进流通产业发展,提高居民消费,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柱
强化经济与产业韧性是抵御内外部冲击并实现稳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构建流通产业韧性指标评价体系,通过系统GMM估计方法对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数字金融对流通产业韧性的递归效应和传导途径。理论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金融要素供给的优化直接提升流通产业韧性,通过扩大需求间接提升流通产业韧性;流通产业韧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断裂韧性体现产业受到冲击后的鲁棒性、流动性和创新性,冲击韧性体现脆弱性、保障性和变革性。实证检验表明:数字金融对流通产业韧性存在显著正向效应,对断裂韧性的正向效应高于冲击韧性;滞后期的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对当期韧性均存在正向效应,且冲击韧性的提升更明显;数字金融对流通产业韧性的正向效应存在结构异质性,数字金融覆盖度、渗透性和服务化水平的正向效应均显著,渗透性的作用最明显,服务化水平的效果偏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尚鹏 严蔷薇 邱家明
商贸流通产业与人口、空间的协调发展直接决定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对此,文章以我国2004-2017年全国及各省人口、空间、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情况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一元和多元回归模型以研究人口、空间、商贸流通产业间的相互影响效应。最后文章就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口 空间 商贸流通产业 影响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莉莉
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流通产业也取得了转型升级新契机。本文首先对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再分别从流通产业的产出结构、就业结构两个方面对流通产业的效益进行评价,基于劳动生产率分析法和结构偏离度分析法分析几大重点流通行业的效益,最后建立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对流通产业就业量的影响回归模型,并采用ADF检验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回归模型做出评价。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就业规模 回归分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宋则 赵萍
重新认识和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已成为新世纪国内外关注的重大前沿问题,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落实中央一系列战略意图的全局性问题。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是商贸流通服务业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外溢效应或外部性)的总称。以往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被低估,与忽视其溢出效应有直接关系。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外溢效应对于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优化国民经济流程、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增进社会总福利等全局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力,可能远远大于它所提供的直接贡献,低估这种外溢效应是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真正原因之一。
关键词:
商贸流通服务业 影响力 实证 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支慧 董倩
系统评价流通产业竞争力可为科学评估区域流通产业实力提供理论借鉴。本文构建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云模型建立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主要由生产要素竞争力、营商环境竞争力、相关产业竞争力、流通管理竞争力、供求水平竞争力5个维度构成;河南省整体处于“竞争力高”等级,但其流通管理竞争力、相关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云模型经验证拟合效果良好,可用于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据此,建议保障流通产业高品质供给、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协同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以期推动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