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92)
2023(16204)
2022(13697)
2021(12500)
2020(10575)
2019(24350)
2018(24058)
2017(46220)
2016(24747)
2015(28149)
2014(28306)
2013(28061)
2012(26552)
2011(24119)
2010(24365)
2009(22696)
2008(22347)
2007(20180)
2006(17798)
2005(16241)
作者
(73491)
(61818)
(61452)
(58512)
(39197)
(29621)
(28136)
(24068)
(23369)
(22111)
(21015)
(20701)
(19613)
(19461)
(19073)
(19067)
(18449)
(18371)
(17677)
(17645)
(15500)
(15246)
(15114)
(14156)
(14000)
(13869)
(13604)
(13523)
(12629)
(12256)
学科
(126289)
经济(126172)
管理(70073)
(67904)
(54430)
企业(54430)
方法(49305)
数学(43080)
数学方法(42510)
中国(32094)
(31301)
地方(30585)
业经(26395)
(25794)
(23970)
农业(20791)
(20418)
(20347)
贸易(20334)
(19550)
环境(18126)
地方经济(18025)
(17706)
金融(17703)
(17683)
银行(17647)
(17120)
(16961)
技术(16927)
理论(16690)
机构
学院(366189)
大学(363946)
(159541)
经济(156305)
管理(138665)
研究(127230)
理学(118394)
理学院(117047)
管理学(114928)
管理学院(114240)
中国(96505)
(77302)
科学(77065)
(70348)
(64955)
(61254)
研究所(58615)
中心(58589)
(56328)
财经(55622)
业大(53021)
(50184)
经济学(49439)
北京(48968)
(48257)
农业(47953)
师范(47746)
(45248)
(44869)
经济学院(44245)
基金
项目(236879)
科学(186331)
研究(172617)
基金(170733)
(148209)
国家(146966)
科学基金(126131)
社会(110506)
社会科(104883)
社会科学(104855)
(94037)
基金项目(89910)
自然(80317)
教育(78997)
自然科(78473)
自然科学(78450)
(78210)
自然科学基金(77030)
资助(70520)
编号(69593)
成果(56234)
(55923)
重点(53559)
(52015)
(49068)
课题(48525)
创新(45955)
国家社会(45690)
科研(45098)
发展(44866)
期刊
(185368)
经济(185368)
研究(109770)
中国(73660)
(56563)
学报(55683)
(55254)
管理(52849)
科学(51552)
大学(42486)
学学(40114)
农业(38498)
教育(37237)
技术(34916)
(34773)
金融(34773)
经济研究(30301)
业经(30290)
财经(28241)
(24481)
问题(24000)
(20477)
技术经济(20452)
统计(19715)
(18994)
商业(18207)
(17648)
世界(17214)
(16857)
图书(16697)
共检索到559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明明  张小军  
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一直是流通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对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数据处理与史实分析表明:过去30年中,我国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前三个阶段分别是三次产业推动阶段,2001年后为相对独立发展阶段;流通产业的发展路径是四个阶段的包络线。这一结论丰富了流通产业从末端产业向先导产业转型的理论内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锦  
文章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明确指标系统,构建了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模型,并以湖北省水电产业、三次产业相关数据为依托,对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鸿雁  朱启贵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静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流通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流通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密切的综合性的关联关系,其中以流通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的关联作用最强,而流通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关联作用最弱。同时,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存在较强的拉动作用,流通产业GDP每增加1单位,可以使国民经济其他产业GDP增加0.1363单位。这些结论为发展流通产业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淑娟  
区域流通产业在不平衡的城镇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对外开放程度等影响下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发展现状。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对流通产业经济系统的影响因子进行筛选,构建了区域流通产业发展的VAR模型,实证分析得出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区域影响流通产业产值的不同影响因子及其贡献度,以期对加强区域流通产业合作、缩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差距和建设统一的流通产业市场体系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畅  
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2003-2012年辽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财政收入对辽宁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最强,农村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水平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最弱。基于以上结论,进一步提出了推动辽宁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丽敏  
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各行业与工业经济发展的有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与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变化率高度一致。未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应集中于电气机械及器材、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三大行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静  
通过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中日贸易与我国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各经济发展指标中与中日贸易关联度较强的是我国的人均GDP、中国对日出口额、我国利用外资额,说明中日贸易的健康发展不仅有助于造福两国人民,而且将惠及整个亚洲,最后提出对策和展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蔓青  
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借助静态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以流通效率为门槛变量,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智慧化升级的关联性。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正向推动流通产业智慧化升级,且存在明显双重流通效率门槛效应,二者呈“倒U”形关系。当流通效率处于双门槛值之间时,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产业智慧化升级的驱动作用最强。为此,应打造算网融合新生态、激活数据倍增效应、强化技术创新应用,助力流通产业智慧化升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强  樊相宇  朱长征  
针对物流业与各行业相互影响程度不确定的问题,以西安市经济增长数据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各行业年增加值与生产总值年增加值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从中发现了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的行业,并计算了物流业与此类行业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明确了物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给出了通过促进物流业发展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新蜀  靳亚珍  
在系统分析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文章构建灰色关联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新疆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未能协同发展。(1)重工业发展优势渐弱,轻工业发展不足,第二产业开始衰退;(2)现代化农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优势仍在;(3)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结构优势愈加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继增  孙中美  黄昕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江西省产业结构和以人均GDP为表征的经济发展两项指标的协同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没有排除指标序列初始值影响的情况下,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间的灰色绝对关联度趋于相似;进一步实证分析江西省三次产业与GDP之间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发现第三产业对江西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证明现阶段江西省经济发展正步入正常的经济演化轨迹。这一分析结论再次佐证了传统经济理论中关于不同经济阶段三次产业贡献度演变规律的合理性。研究结论可以为中西部其他省份产业结构变迁以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典型经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琳  
本文首先利用超效率EBM模型测度了2008-2021年我国287个地级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并依托空间杜宾模型探索了流通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和碳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和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流通产业集聚的绿色经济效率和碳减排效果明显低于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最后,文章指出碳排放强度是流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中介变量,流通产业集聚可以通过碳减排作用来实现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世昕  
长期以来,我国习惯于把媒介当做非生产性社会事业看待,把宣传看成是媒介几近惟一的目的。然而,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作为宣传工具的媒介逐步从事业向产业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雅丽  
自2003年以来,中央企业占我国GDP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0%左右,资产规模平稳增长,营业收入逐年上升,占全国国有企业的比重有所提高。2010年中央企业实现资产总额达24.3万亿元、营业收入总额16.73万亿元、实现净利润8490亿元,分别占全国国有企业的比重为35.6%、52.4%和50.7%。此外,在我国全部企业纳税的所得中,无论是税源规模,还是税额比重,中央企业所纳税款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2010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总额为1.3万亿元,占全国国有企业的近五成,其中上缴税金总额超过百亿元的中央企业有25家,比上年增加2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