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1)
2023(8728)
2022(7238)
2021(6274)
2020(5159)
2019(11735)
2018(11417)
2017(23092)
2016(11874)
2015(13398)
2014(13420)
2013(13592)
2012(13233)
2011(12186)
2010(12344)
2009(11279)
2008(11035)
2007(9869)
2006(8855)
2005(8095)
作者
(34735)
(29091)
(29086)
(27247)
(18683)
(13922)
(13146)
(11222)
(11102)
(10457)
(9975)
(9824)
(9232)
(9219)
(9076)
(8993)
(8522)
(8360)
(8317)
(8228)
(7364)
(7179)
(7138)
(6591)
(6578)
(6563)
(6425)
(6381)
(5965)
(5670)
学科
(71906)
经济(71852)
(34987)
管理(32178)
方法(28512)
(25692)
企业(25692)
数学(25679)
数学方法(25590)
地方(22150)
中国(20173)
(18710)
业经(16094)
地方经济(13265)
农业(12902)
(12445)
产业(11952)
(11503)
贸易(11492)
(11014)
(10966)
金融(10966)
(10913)
技术(10480)
(10276)
(10248)
银行(10239)
(9975)
环境(9748)
(8993)
机构
学院(180401)
大学(177161)
(85489)
经济(84079)
管理(69981)
研究(63047)
理学(60036)
理学院(59405)
管理学(58773)
管理学院(58432)
中国(47935)
(37661)
(37331)
科学(34853)
(30779)
财经(29947)
中心(28682)
(27769)
(27768)
经济学(27563)
研究所(27461)
(27176)
经济学院(25048)
北京(23904)
(23863)
师范(23645)
业大(23438)
(22706)
(22456)
财经大学(22130)
基金
项目(117038)
科学(94457)
研究(88763)
基金(85563)
(72529)
国家(71914)
科学基金(63076)
社会(60193)
社会科(57543)
社会科学(57534)
(47032)
基金项目(45084)
教育(39918)
(38060)
自然(37314)
自然科(36478)
自然科学(36475)
自然科学基金(35863)
资助(35186)
编号(34825)
(32267)
成果(27498)
发展(27108)
(26655)
(26503)
重点(26371)
国家社会(25521)
课题(24969)
(24964)
教育部(23396)
期刊
(99128)
经济(99128)
研究(58256)
中国(37085)
管理(26750)
(26338)
(26277)
科学(22981)
学报(22396)
(20851)
金融(20851)
业经(18901)
农业(18105)
教育(17947)
大学(17929)
经济研究(17516)
学学(16906)
技术(16053)
财经(15344)
问题(13515)
(13337)
商业(11748)
(10367)
技术经济(10339)
统计(9557)
(9378)
世界(9105)
(8977)
经济问题(8860)
国际(8425)
共检索到278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奕名  
本文基于省际视角、地区视角和发展水平视角,通过计算数据样本的标准差和泰尔指数,对我国31个省市的流通产业差异进行实证测度。结果显示:基于省际层面来看,2005-2017年我国各省市流通产业发展的绝对差异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但相对差异却逐渐减小;基于不同区域层面来看,2005-2017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流通产业发展相对差异变化幅度较小,流通产业发展差异泰尔指数始终维持于0.028-0.039之间,整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2010-2012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流通产业发展的绝对差异增加速度显著,平均每年增加43.05%。基于不同发展水平层面来看,2005-2017年,高中低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地区内部发展绝对差异程度较小,整体呈现增大趋势;而流通产业发展中、低水平地区的内部绝对差异水平相似,平均水平分别是1.2105和1.4065。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文富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 1个省市区域流通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环境呈现明显的区域差距,从区域上看,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环境较好,中部地区发展环境次之,西部地区发展环境最差。区域流通产业发展环境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流通产业发展环境的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优化流通产业区域发展环境,实现流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根荣  李欣欣  
城市化提供了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的"需求引擎",反过来,流通产业可以为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实现提供支持,进而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格兰杰检验,得到城市化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结论;并就此提出了抓住城市化机遇,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宏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理论对我国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受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前后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只在改革开放时期存在因果关系,且只存在流通产业发展对工业化进程的单方面的推动作用,而工业化进程并没有成为拉动流通产业发展的动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合良  叶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和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持续推动,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我国流通产业的对外投资迅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比例稳步提高,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资地位持续提升,国内众多流通企业乃至整个国家流通产业积极探索国际化模式,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用实际行动践行"走出去"战略。本文选取2004—2014年间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长期内我国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均  
市场实现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行为价值的最终实现,市场实现必须借助于流通产业来完成。生产企业以实物形态体现的有形商品和以服务形式体现的无形商品都是通过流通产业整个体系的运转而获得价值实现的。流通业的发展不仅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同时它也决定着市场关系的发育成型乃至市场机制的成熟完善,因此,对流通产业的发展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拟对我国转型期流通产业发展的特征、趋势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流通产业的改革调整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鑫永  
本文根据全国31个省(市、区)的经济效率及各级地市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预测了各省(市、区)的经济效率。结果显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效率成正比。因此,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加大流通产业发展力度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率水平,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浩宇  
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构成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流通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也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进行信息化处理分析,调查反馈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结论:流通业的信息化变革对流通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来说,虽然流通业的信息化改革无法达到直接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投入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对流通业的资金投入产生的正面效果要更加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浩宇  
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构成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流通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也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进行信息化处理分析,调查反馈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结论:流通业的信息化变革对流通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来说,虽然流通业的信息化改革无法达到直接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投入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对流通业的资金投入产生的正面效果要更加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素超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在定量建构包含12个二级指标的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指标的基础上,将该指标与赫芬达尔指数与H统计量进行了互补性对比分析,并通过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1998-2016年省际流通产业竞争力水平。研究表明,我国区域内的流通产业竞争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区域间流通产业发展差异大致呈现"U"型特征,即区域间的差异先减后增,区域间差异最小的时间点为2011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睿峰  胡东东  刘成林  郭洲  金健康  
文章采用1992~2010年宁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水平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实证了宁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平稳关系与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宁夏地区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该地区经济的增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君晖  胡君旸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促进我国流通产业体制机制创新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金融发展助推流通产业创新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采用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就金融发展与流通产业体制机制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金融发展能够通过金融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金融政策的倾斜等行政手段、市场化的经济手段(银行信贷渠道和资本市场渠道)以及金融机构的技术开发投融资渠道为我国流通产业创新起到助推作用。银行业金融资产配置效率相较于证券业金融资产配置效率,对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助推作用更为显著,这表明传统银行信贷渠道仍然是我国流通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但资本市场的间接融资渠道对我国流通产业创新发展的助推作用亦不容小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婉瑛  尤绪超  
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影响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流通产业经营效益、流通产业发展环境、流通产业信息化程度四个维度10个指标变量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发达的流通产业是居民最终消费得以实现的基础,其对居民消费升级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助推作用就越显著;进一步地,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反馈作用,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正向指导居民消费、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同时反过来,居民消费升级也能够通过消费反馈的形式促进流通产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锋  刘小娟  邱虹  
商贸流通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城市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长三角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商贸流通产业也高度发展,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产业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关系,希望对我国提高整体城市化率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禹铭  
本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流通产业发展差异进行测度,了解其各自发展的水平位置以及三者存在的差异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促进我国流通产业协调发展的相关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