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3)
- 2023(14023)
- 2022(12067)
- 2021(11183)
- 2020(9249)
- 2019(21320)
- 2018(21267)
- 2017(40913)
- 2016(22206)
- 2015(24803)
- 2014(25062)
- 2013(24897)
- 2012(23102)
- 2011(20909)
- 2010(21006)
- 2009(19077)
- 2008(18522)
- 2007(16317)
- 2006(14476)
- 2005(12883)
- 学科
- 济(97392)
- 经济(97300)
- 管理(62536)
- 业(61025)
- 企(49353)
- 企业(49353)
- 方法(38982)
- 数学(33051)
- 数学方法(32720)
- 中国(27926)
- 农(26494)
- 地方(26279)
- 业经(23398)
- 财(20269)
- 学(19828)
- 农业(17832)
- 贸(17132)
- 贸易(17118)
- 易(16430)
- 制(16186)
- 技术(15886)
- 和(15447)
- 环境(15269)
- 理论(15203)
- 地方经济(14754)
- 银(14413)
- 银行(14368)
- 产业(14299)
- 融(14092)
- 金融(14090)
- 机构
- 学院(315502)
- 大学(315121)
- 济(126469)
- 管理(125558)
- 经济(123664)
- 研究(109331)
- 理学(108240)
- 理学院(106988)
- 管理学(105256)
- 管理学院(104702)
- 中国(80191)
- 京(68932)
- 科学(67697)
- 财(55989)
- 所(55132)
- 农(51040)
- 研究所(50111)
- 中心(48548)
- 江(46886)
- 业大(46819)
- 财经(44652)
- 北京(44152)
- 范(43705)
- 师范(43321)
- 经(40439)
- 院(40024)
- 农业(39684)
- 州(38691)
- 经济学(36818)
- 师范大学(35034)
- 基金
- 项目(214549)
- 科学(168679)
- 研究(159239)
- 基金(153276)
- 家(133012)
- 国家(131851)
- 科学基金(113189)
- 社会(99368)
- 社会科(94167)
- 社会科学(94144)
- 省(85163)
- 基金项目(81897)
- 自然(72748)
- 教育(72341)
- 划(71025)
- 自然科(71020)
- 自然科学(71006)
- 自然科学基金(69730)
- 编号(65728)
- 资助(62772)
- 成果(53104)
- 发(49983)
- 重点(47939)
- 部(46532)
- 课题(45813)
- 创(44769)
- 创新(41603)
- 项目编号(40205)
- 科研(40201)
- 发展(40185)
- 期刊
- 济(145636)
- 经济(145636)
- 研究(97012)
- 中国(63981)
- 学报(47966)
- 管理(47281)
- 农(47127)
- 科学(45516)
- 财(39923)
- 教育(39320)
- 大学(36242)
- 学学(33807)
- 农业(33146)
- 技术(28104)
- 融(27265)
- 金融(27265)
- 业经(26614)
- 经济研究(23624)
- 财经(21004)
- 问题(18841)
- 经(17960)
- 图书(17896)
- 业(17019)
- 商业(16261)
- 科技(15993)
- 技术经济(15758)
- 理论(15369)
- 现代(14803)
- 实践(14102)
- 践(14102)
共检索到471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倩
本文基于1997-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高质量发展和流通产业升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动态变化。高质量发展与流通产业升级之间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高质量发展和流通产业升级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分析发现,高质量发展对流通产业升级产生了持续的促进作用,而流通产业升级同样对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持续的促进作用,但是,高质量发展促进流通产业升级的作用明显大于流通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方差分解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高质量发展对流通产业升级解释的贡献度呈持续增长趋势,且解释贡献度明显大于流通产业升级对高质量发展的解释贡献度。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流通产业升级 PVAR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海飞 朱正浩
本文基于长三角区域的城市样本,实证研究了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与消费升级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较为明显的提升态势。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与消费升级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同时,两者的互动关系是以消费升级为主导。一方面,消费升级带来的作用强度,明显高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作用强度;另一方面,消费升级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时滞效应也更为明显,即“正向拖尾效应”更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根荣 李欣欣
城市化提供了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的"需求引擎",反过来,流通产业可以为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实现提供支持,进而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格兰杰检验,得到城市化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结论;并就此提出了抓住城市化机遇,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城市化 流通产业 格兰杰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伟
本文主要分析高质量发展和流通产业升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动态变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重点是注重创新发展经济、追求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完善社会资源的利用,我国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发展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提高高质量发展水平。本文通过梳理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将两者结合起来纳入统一框架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动态关系,商贸流通业发展促进了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也能刺激商贸流通业发展转型升级。其中,高质量发展对流通产业升级解释的贡献度呈持续增长趋势,且解释贡献度明显大于流通产业升级对高质量发展的解释贡献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丽 梁鹏
贸易强国一定是产业强国,贸易发展加速产业发展。中国建设贸易强国,要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政策引导,通过统筹国内外和境内外商品市场、统筹境内外服务市场、统筹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促进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境内外经贸规则有序对接、促进跨国经营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促进内外贸监管方式有机衔接,推动内外贸市场高质量融合发展;要努力构建自主贸易体系,掌握贸易的主导权、渠道的控制权、商品的定价权和市场的话语权;要跳出低附加值层面,让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要打造一流的贸易企业尤其是内贸外贸融合发展的一流企业;要有理论支撑。打造贸易强国,离不开流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实现流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解决好去中间化和再中间化的问题,加快发展物流业。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要更加重视扩大内需,以创造消费者价值为核心重构零售业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广明 高晓彤 刘家华
流通产业集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必须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融入流通产业集聚全过程当中。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探究我国流通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影响。结果显示:国家层面上,流通产业集聚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体而言,东部地区流通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水平、外商投资水平以及市场开放程度的联合作用对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中部地区只有市场开放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西部地区流通产业集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联国 陈兴旺 何蒲明
在经济转型至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也不断转向高质量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就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及改善。为探究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效应,本文利用2014-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并且将产业升级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能使得就业获得增长,并且产业升级作为其中的作用变量,很好的助推了我国就业的增长;从异质性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效应更加显著。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就业 产业升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培园 成长春 严翔
通过对科技人才流动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梳理和分析,构建两者互动关系。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1998-2015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二阶滞后PVAR模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人才流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人才流动存在非对称互动关系,即经济高质量发展会显著促进科技人才流动,而无效的科技人才流动则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针对如何促进科技人才流动、实现科技资源有效配置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淑梅 高佳汇
采用1987~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将标准区分为不同性质的标准,以VAR模型为基础,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别对标准与技术创新的长期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技术标准发展,且技术创新的产出比投入能够起到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作用激励与阻碍并存,国际标准和强制性标准的作用相对较大,其中国际标准主要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而强制性标准对技术创新的效率作用更大。但也存在着研发成果转化率不高和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尚未充分接轨、技术创新不能充分作用于国际标准的问题。基于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标准 技术创新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薇伶 郭燕 杜春晶
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为视角,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对2011-2021年的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构建二者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省级层面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状况及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进程逐步加快,且呈现增长趋势,逐渐向好发展;现阶段中国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阶段,并且从地域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协调度水平较高,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较低;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全局空间正相关性以及局部空间正相关性。
关键词:
消费升级 产业升级 耦合协调 空间自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成
本文揭示了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二者是相互促进关系,城镇化质量提高有利于聚集社会资源降低流通费用、扩大社会商品需求;而流通产业可以通过创造就业、协同产业发展和提供新型社会服务等方式推动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最后,本文在二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可通过构造现代化流通体系、发展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流通产业 互动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成
本文揭示了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二者是相互促进关系,城镇化质量提高有利于聚集社会资源降低流通费用、扩大社会商品需求;而流通产业可以通过创造就业、协同产业发展和提供新型社会服务等方式推动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最后,本文在二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可通过构造现代化流通体系、发展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流通产业 互动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博
经济活动中两个重要环节是流通和产业数字化,两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作用较大,亟需探索三者是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内在作用机理。本文通过建立流通产业效率、产业数字化规模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流通环节以及产业数字化规模的重要程度,并以2001-2019年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流通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共同促进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三者之间存在正向显著效应;东中西部地区的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效应,且东部地区的效应更明显。得到的启示如下: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式,拓宽数字技术在产业经济中的应用范畴,加速传统产业向数字化阶段迈进;结合流通产业、产业数字化等增长优势,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内在机理;引导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生态圈的新模式,注入流通产业、产业数字化等新活力,避免空间和区域之间的障碍,对区域协同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凯 郭鑫 甘畅 唐小惠 刘浩龙
科技创新是引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首先,基于修正后熵值法分别评价中国30个省(区、市)2004—2018年的科技创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其次,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探析二者的耦合协调状态;最后,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佐证二者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2004—2018年,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水平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波动上升态势,二者的均值分别由2004年的0.197和0.337上升为2018年的0.206和0.363,且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科技创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且耦合协调度均值表现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3)科技创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具有强自我发展惯性,且二者存在显著的良性互动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及科技创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优化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凯 胡鸣镝 关锐 甘畅
【目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息息相关,厘清二者的互动关系对于促进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助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首先,利用改进后的熵值法分别测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水平;其次,分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状态;最后,借助PVAR模型探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互动响应关系。【结果】研究表明:(1)2010—2019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但增速较缓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2)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协调度由基本协调向中度协调跃升,在空间上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布格局。(3)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交互影响,从短期影响来看,二者的交互效应较大;从长期影响来看,二者受自身发展的影响较大。【结论】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总体上均处于上升状态,但各地区间的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应根据地区的发展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