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0)
2023(13025)
2022(11338)
2021(10459)
2020(8915)
2019(20398)
2018(20453)
2017(40859)
2016(21559)
2015(24500)
2014(24558)
2013(24677)
2012(22952)
2011(20757)
2010(20776)
2009(19121)
2008(18630)
2007(16483)
2006(14553)
2005(12743)
作者
(63300)
(52341)
(52164)
(49618)
(33262)
(24927)
(23726)
(20593)
(19842)
(18681)
(17787)
(17407)
(16522)
(16447)
(16108)
(15715)
(15627)
(15579)
(14953)
(14763)
(12882)
(12793)
(12586)
(11783)
(11756)
(11670)
(11582)
(11516)
(10560)
(10217)
学科
(95405)
经济(95289)
管理(64619)
(63127)
(50560)
企业(50560)
方法(45625)
数学(40149)
数学方法(39836)
(26147)
中国(25665)
(23266)
业经(21409)
地方(19089)
(18022)
贸易(18012)
(17846)
(17430)
(17343)
农业(17202)
技术(15312)
(14727)
银行(14693)
(14215)
环境(14087)
(14059)
产业(13903)
(13878)
金融(13877)
理论(13727)
机构
大学(321256)
学院(319948)
(134087)
经济(131376)
管理(131315)
理学(114661)
理学院(113475)
管理学(111812)
管理学院(111247)
研究(101865)
中国(76148)
(67692)
(62489)
科学(60804)
财经(50776)
(49674)
(46756)
(46064)
中心(45753)
业大(45742)
研究所(44944)
(44599)
北京(43071)
经济学(40808)
(40586)
师范(40276)
财经大学(37825)
经济学院(37204)
(36931)
(36731)
基金
项目(216563)
科学(171451)
研究(160743)
基金(158362)
(135970)
国家(134841)
科学基金(117089)
社会(102914)
社会科(97659)
社会科学(97635)
基金项目(84721)
(83800)
自然(75101)
自然科(73321)
自然科学(73306)
教育(72908)
自然科学基金(72014)
(69776)
编号(65816)
资助(65391)
成果(52428)
(48601)
重点(47387)
(46330)
(45228)
课题(44218)
教育部(42200)
国家社会(42068)
创新(42030)
人文(41828)
期刊
(146407)
经济(146407)
研究(97257)
中国(53913)
管理(47714)
学报(46019)
(43681)
科学(43151)
(41875)
大学(35504)
学学(33468)
教育(31455)
农业(29276)
(28111)
金融(28111)
技术(26345)
业经(26234)
经济研究(24958)
财经(24576)
(20922)
问题(19513)
商业(17745)
理论(17016)
技术经济(16244)
图书(15704)
实践(15517)
(15517)
科技(15073)
(14898)
现代(14841)
共检索到457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世进  周敏  司增绰  
流通产业规模、经营效益、发展环境对居民消费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选取1995—2011年我国及各省份流通产业与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确定了流通产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而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流通产业规模、经营效益、产业环境对我国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居民消费与三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壮大流通产业规模、提高经营效益、完善产业环境都对居民消费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从固定变截距效应可以看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促进作用差异较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世进  周敏  司增绰  
文章通过选取1995-2011年我国及各省流通产业与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基于面板数据SUR模型对流通产业促进消费的影响程度及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由于面板数据截面之间存在着可能同期相关,文章利用可以修正相关性的面板数据似不相关回归(SUR)模型对其进行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居民消费与流通产业规模、经营效益、产业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流通产业规模的扩大、经营效益的提高、产业环境的完善都对居民消费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从个体截距效应可以看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促进作用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世进  
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是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从技术创新视角对流通产业效率影响居民消费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数理模型研究了流通商参与流通过程的基础条件,随后将流通产业效率划分为从业人员效率、零售网点效率、资本效率、企业效率等四大指标体系,进行了DEA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从2000年以来,流通产业效率对消费率的提升作用明显,但是基于城市流通产业饱和、农村流通市场薄弱,导致部分年份流通产业效率对消费率的提升作用无效,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发伟  
本文选取2005-2015年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中国的生产总值及互联网经济模式下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数据,分析了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中国国民消费产生的影响。由此得出,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能够对中国居民消费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太宣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居民消费行为开始通过互联网进行,可以说,在网络经济背景下,我国的居民消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文章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讨论,了解网络经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对其促进作用加以探讨和描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红心  
本文首先对流通产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对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并就促进流通产业发展,提高居民消费,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红艳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加与财富增长将会促进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模式来看,居民收入、财富效应对推动城镇化发展有着较大的作用。当前新型城镇化能够通过城乡居民缩小收入差距来刺激居民消费,但是其效果并不凸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龙  史伟  
流通产业效率代表流通产业的技术创新程度,是流通体制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流通产业效率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流通产业对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提升流通产业效率能够科学有效地评估整个产业运行的质量。本文从技术创新角度对流通产业效率影响居民消费进行实证研究,建立流通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居民消费的指标体系,利用D E A模型进行有效性计算,结合钱纳里函数,分析了流通产业技术创新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流通组织创新与技术扩散对于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但是限于中小企业资金瓶颈与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弊端,我国流通技术与组织创新并未得到强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居民消费的贡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毅   沈烈  
新型消费可有效满足消费者品质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探讨新型消费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型消费能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即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型消费可有效促进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而在东部地区效果不显著,可正向促进东、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但负向影响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在新型消费对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对此,建议以促进信息消费为抓手,打造新型消费良好制度环境,加强数字新基建建设,以推动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和商贸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婉瑛  尤绪超  
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影响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流通产业经营效益、流通产业发展环境、流通产业信息化程度四个维度10个指标变量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发达的流通产业是居民最终消费得以实现的基础,其对居民消费升级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助推作用就越显著;进一步地,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反馈作用,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正向指导居民消费、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同时反过来,居民消费升级也能够通过消费反馈的形式促进流通产业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敖华   闫强  
本文基于金融科技的金融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三大属性,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角度出发,研究金融科技促进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金融科技作为连接金融、科技、产业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能够强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本文指出,除了金融创新属性之外,金融科技还具有科技创新属性和产业创新属性,这进一步拓展金融科技的内涵;金融科技促进居民消费可区分为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直接促进作用由金融科技的金融创新属性决定,间接促进作用由金融科技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创新属性决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军  
1.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减少流动性约束。由于我国居民受资金的约束,虽然有消费欲望和动力,但没有较多的资金来用于生活消费和其他消费,而又无法获得信用资金的流动性,导致居民需要及早进行预防性储蓄,预防性储蓄从居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娴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是社会生产过程的重要阶段,是生产和消费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以及愈加频繁的区域间贸易往来,流通产业不仅成为生产的先导,也成为消费的重要促进力量,流通效率的提高、流通渠道和流通模式的完善成为决定消费实现程度和水平的重要力量。流通产业的发展已被纳入"十二五"规划,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产业,必须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优化流通产业结构,促进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提升,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常辉  
推动国内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层次的提升,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石和主要动力。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需着重做好扩大消费与生活品质提升,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和最佳落脚点。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我国居民扩大消费的主要阻梗、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与扩大消费的关系进行分析,梳理出新型城镇化促进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并提出相应措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德功  韩喜昆  赵新  
基于消费金融的本质功能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使用了2000年至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设置虚拟变量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纳入实证分析框架,进而构建了动态GMM回归模型研究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的产生与发展能够正向促进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而且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即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最大,而中部次之,西部则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