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5)
- 2023(9542)
- 2022(8023)
- 2021(6983)
- 2020(6000)
- 2019(13121)
- 2018(12950)
- 2017(25903)
- 2016(13491)
- 2015(15228)
- 2014(15365)
- 2013(15668)
- 2012(15166)
- 2011(14227)
- 2010(14687)
- 2009(14009)
- 2008(13741)
- 2007(12590)
- 2006(11861)
- 2005(11057)
- 学科
- 济(89068)
- 经济(88994)
- 管理(38031)
- 业(34315)
- 方法(28569)
- 企(25922)
- 企业(25922)
- 数学(25467)
- 数学方法(25316)
- 地方(23324)
- 中国(22456)
- 农(18812)
- 业经(17369)
- 地方经济(16048)
- 制(15965)
- 财(14645)
- 学(14174)
- 银(12932)
- 银行(12920)
- 产业(12860)
- 贸(12566)
- 行(12560)
- 贸易(12553)
- 融(12359)
- 金融(12358)
- 农业(12200)
- 易(12023)
- 环境(12014)
- 体(11584)
- 发(10031)
- 机构
- 学院(215586)
- 大学(215260)
- 济(109019)
- 经济(107099)
- 管理(79368)
- 研究(77659)
- 理学(67065)
- 理学院(66316)
- 管理学(65525)
- 管理学院(65102)
- 中国(60659)
- 财(50007)
- 京(44803)
- 科学(41786)
- 财经(39319)
- 所(38716)
- 经济学(36504)
- 经(35394)
- 中心(34840)
- 研究所(34356)
- 江(33798)
- 经济学院(32802)
- 北京(29042)
- 财经大学(28901)
- 农(28228)
- 范(27668)
- 师范(27503)
- 院(27474)
- 州(26723)
- 业大(24764)
- 基金
- 项目(129666)
- 科学(103661)
- 研究(98744)
- 基金(95106)
- 家(80822)
- 国家(80210)
- 科学基金(68893)
- 社会(67676)
- 社会科(64503)
- 社会科学(64490)
- 省(49840)
- 基金项目(49185)
- 教育(43367)
- 划(41031)
- 自然(39575)
- 资助(39018)
- 自然科(38607)
- 自然科学(38597)
- 编号(38426)
- 自然科学基金(37905)
- 成果(31843)
- 发(31447)
- 部(29580)
- 重点(29385)
- 国家社会(29082)
- 课题(27338)
- 发展(26958)
- 展(26589)
- 创(26540)
- 教育部(25912)
- 期刊
- 济(133216)
- 经济(133216)
- 研究(76763)
- 中国(40391)
- 财(35596)
- 管理(31647)
- 学报(26401)
- 农(26117)
- 科学(26084)
- 融(25544)
- 金融(25544)
- 经济研究(23955)
- 财经(21150)
- 大学(20818)
- 业经(20759)
- 学学(19597)
- 经(18584)
- 技术(18338)
- 问题(18039)
- 教育(17889)
- 农业(17287)
- 贸(14702)
- 技术经济(13265)
- 商业(12831)
- 国际(12224)
- 统计(12103)
- 经济问题(11277)
- 理论(10772)
- 世界(10648)
- 经济管理(10642)
共检索到344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龙志 刘观兵
本文借鉴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均衡理论,构建了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最优匹配"、"技术调节"、"效率中介"等三个理论假说;运用滚动估计方法,采用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三个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随着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资本匹配比递增,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呈现"倒U型"变化规律,存在"最优匹配"机制;流通产业技术进步会导致最优匹配比下降,即技术替代资本;效率路径是流通产业影响国民经济的一个传导机制,中介效果在最优匹配时达到最佳;经验证实,我国约一半省份依然匹配不足,极少数省份出现匹配过度。相对于"产能过剩","产能不足"才是我国流通领域更需广泛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最优匹配 产能过剩 产能不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付青叶 尹艳灵
文章运用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选取1978-2012年的数据,对新疆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流通产业在1992年以后,与第二、三产业的关联度增强,与第一产业的关联度则呈现下降趋势。同时本文根据区位熵的计算,分析了新疆流通产业的区位优势。
关键词:
流通产业 灰色关联分析 区位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廷艳
本文从对我国流通产业的新动能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认知进行分析,确定了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并通过对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协同度评价模型的构建,深度验证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度的关系。文章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措施,以推动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持续趋同。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国民经济 协同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廷艳
本文从对我国流通产业的新动能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认知进行分析,确定了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并通过对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协同度评价模型的构建,深度验证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度的关系。文章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措施,以推动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持续趋同。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国民经济 协同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丽萍
本文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层面构建理论研究框架分析信贷错配下的流通产业产能过剩机理,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对该机理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机理中的投资、产业结构和需求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信贷错配与流通产业产能利用率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性,信贷错配通过抑制社会流通总需求和增加社会流通总供给形成产能过剩;信贷错配影响流通产业产能过剩中存在显著的投资、产业结构和需求中介效应,其中投资中介效应最为明显,产业结构中介效应最为微弱。文章最后提出加快信贷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直接干预和放缓产业资本投入节奏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错配 流通产业 产能过剩 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静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流通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流通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密切的综合性的关联关系,其中以流通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的关联作用最强,而流通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关联作用最弱。同时,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存在较强的拉动作用,流通产业GDP每增加1单位,可以使国民经济其他产业GDP增加0.1363单位。这些结论为发展流通产业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典型相关分析 流通产业 产业关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江 秦建友 高书平
本文在C-P空间聚集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流通效率计算模型,通过代入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计算了三大经济区域的流通效率一致性,并采用空间Durbin计量模型对流通效率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研究表明:我国的商贸流通效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阶梯式下降,现有商贸流通水平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供给侧改革中应该注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空间差异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利学 刘诚
根据中国项目招商的特点,本文将产能形成看作地方政府与投资企业的匹配行为,利用搜寻-匹配模型阐明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收益分配比例超过其对项目匹配贡献强度,而且这种收益-贡献的不对称性越强产能过剩越严重。同时,本文利用行政审批改革作为地方政府收益-贡献比例差异的代理变量,检验了以上理论结论。实证发现,地方政府设立行政审批中心可以显著提高产能利用率,并且中心设立时间越长、层次越高则效果越强。分行业回归结果进一步表明,政府收益-贡献不对称在高国企比重、高垄断性、重工业和严重过剩行业的影响更为突出。本文为产能过剩成因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最优产能判别给出了理论基准,为调控政策提供了新的微观基础和工具选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万长松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探究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效率实现机制是加快建设高效顺畅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议题。从效率视角,分析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流通企业效率的影响,借此探究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的溢出效应,分析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流通企业效率的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基于2006—2023年我国地区流通业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能够促进非公有制流通企业效率,存在正向溢出效应;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流通企业效率的影响主要通过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实现;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的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流通领域国有资本发挥作用,且公有制经济对私营流通企业表现出正向溢出效应;市场化进程和互联网发展水平能够强化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流通企业效率的正向溢出效应。因此,为更好发挥公有制经济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坚定不移鼓励和支持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模范示范作用;构建公有制流通主体和非公有制流通主体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保障各类型流通主体公平竞争;建立和完善流通领域公有制经济退出机制,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入推进流通市场化改革,探索公有制流通主体市场化运行机制,并积极推进流通数字化转型,更好发挥“制度+技术”的综合优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彭庆环
知识经济正在改变流通领域的经济行为,对商流、物流、信息流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应当遵循知识经济的要求,构建我国知识型的流通产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文彬 胡健 马艺鸣
能源化工产业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现阶段对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首先将能源化工产业分为能源开采业、能源加工业和化工产业三大产业,测算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水平,结果表明能源资源禀赋导致了能源化工高级化水平的"低端锁定",能源富集区能源产业高级化水平远远低于非能源富集省份,能源化工产业空间错配现象突出。其次,实证检验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能源化工高级化水平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不同产业规模的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再次,采用滚动回归方法检验随着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动,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变动状况,探讨能源化工产业内部最优匹配问题,结果表明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水平在1.05~1.15之间、能源开采业占能源化工产业比重在0.20~0.40之间,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最大。最后提出优化能源富集区能源化工产业匹配度、促进化工产业富集区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以及缓解能源化工产业空间错配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化工产业 高级化 经济增长 最优匹配
[期刊] 改革
[作者]
齐子翔 于瀚辰
通过对企业区位选择与开发区招商引资进行双边匹配的机制设计,可将厂商选址的单边搜寻行为变为市场与政府的双边匹配过程,将各地分散市场变为全国集合交易,重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通过地方政府对自身比较优势的自我挖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市场出清,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职能有机统一的格局,助力产业有序转移,为从根本上化解我国产能过剩以及重复建设等经济顽疾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产能过剩 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道成
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供求失衡问题突出,公共产品的不足严重影响到流通效率的提高和流通成本的监控。然而社会各界目前对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还缺乏深入研究,学界甚至对公共服务产品的内涵、供给方式等概念还存在分歧。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过于零碎且缺乏深度,很难用以指导现实经济实践。这种局面对于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供需产业链的完善构建是极不利的。基于此,本文以新经济为背景,对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演变做了有关分析和研究,以期把握当下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供需现状,以更有效的方法推进经济建设。
关键词:
新经济 流通领域 公共服务产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道成
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供求失衡问题突出,公共产品的不足严重影响到流通效率的提高和流通成本的监控。然而社会各界目前对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还缺乏深入研究,学界甚至对公共服务产品的内涵、供给方式等概念还存在分歧。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过于零碎且缺乏深度,很难用以指导现实经济实践。这种局面对于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供需产业链的完善构建是极不利的。基于此,本文以新经济为背景,对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演变做了有关分析和研究,以期把握当下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供需现状,以更有效的方法推进经济建设。
关键词:
新经济 流通领域 公共服务产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中朝
科技、农业与国民经济——以色列农业考察报告冯中朝以色列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在几乎是光秃秃的土地上创造了世界奇迹。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以色列在立国不到50年的时间里在农业上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呢?19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