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6)
- 2023(11793)
- 2022(9654)
- 2021(8458)
- 2020(7182)
- 2019(16074)
- 2018(15691)
- 2017(30735)
- 2016(16486)
- 2015(18239)
- 2014(18161)
- 2013(18233)
- 2012(16832)
- 2011(14923)
- 2010(15249)
- 2009(14696)
- 2008(14923)
- 2007(13678)
- 2006(12088)
- 2005(11228)
- 学科
- 业(84024)
- 济(82149)
- 经济(82022)
- 企(76066)
- 企业(76066)
- 管理(71185)
- 方法(38274)
- 财(30296)
- 数学(30288)
- 数学方法(30139)
- 业经(27926)
- 农(27045)
- 务(22249)
- 财务(22229)
- 财务管理(22198)
- 企业财务(21133)
- 制(20192)
- 农业(19515)
- 中国(17847)
- 技术(16790)
- 体(15197)
- 划(14833)
- 地方(14695)
- 策(13861)
- 和(13336)
- 体制(13333)
- 贸(13119)
- 贸易(13107)
- 理论(12849)
- 易(12593)
- 机构
- 学院(250232)
- 大学(245294)
- 济(112337)
- 经济(110460)
- 管理(104234)
- 理学(89793)
- 理学院(89009)
- 管理学(88096)
- 管理学院(87616)
- 研究(73987)
- 中国(60834)
- 财(56969)
- 京(49584)
- 财经(44844)
- 经(40568)
- 科学(39670)
- 江(38738)
- 农(38645)
- 所(35286)
- 经济学(35204)
- 中心(34911)
- 财经大学(32970)
- 业大(32799)
- 经济学院(32022)
- 商学(30985)
- 研究所(30958)
- 商学院(30734)
- 北京(30623)
- 州(30225)
- 农业(30094)
- 基金
- 项目(159996)
- 科学(129355)
- 研究(120896)
- 基金(119682)
- 家(101142)
- 国家(100248)
- 科学基金(89485)
- 社会(81644)
- 社会科(77640)
- 社会科学(77622)
- 基金项目(63336)
- 省(62194)
- 自然(55539)
- 教育(55033)
- 自然科(54288)
- 自然科学(54277)
- 自然科学基金(53401)
- 划(50273)
- 资助(48523)
- 编号(47582)
- 成果(38082)
- 部(36996)
- 制(36837)
- 创(36507)
- 业(35922)
- 重点(34939)
- 国家社会(34506)
- 发(34166)
- 创新(33290)
- 教育部(32867)
- 期刊
- 济(128814)
- 经济(128814)
- 研究(75627)
- 财(48650)
- 中国(46535)
- 管理(43563)
- 农(37161)
- 科学(30801)
- 学报(30297)
- 融(26048)
- 金融(26048)
- 农业(25200)
- 大学(25128)
- 学学(23949)
- 财经(23720)
- 业经(23550)
- 技术(22534)
- 经济研究(20594)
- 经(20307)
- 教育(19060)
- 问题(16889)
- 业(15296)
- 技术经济(14903)
- 商业(13814)
- 财会(13810)
- 贸(13111)
- 现代(12549)
- 世界(12340)
- 会计(12051)
- 统计(11878)
共检索到375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丁
中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崛起离不开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和支持。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中部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和安徽省六省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流通业驱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在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选取上,本文对经济发展的动力、效率、高度、平衡性、外向型和可持续性六个方面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得到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性指标。研究发现,流通业可通过第三产业增加值、外向性和其他行业对经济的高质量崛起产生影响,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则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流通业 经济发展质量 机制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鲲
为了考察强省会战略能否带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首位度理论对各省区强省会战略进行测量,而后对各地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构建了调节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强省会战略、物流运行效率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强省会战略能够显著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物流效率正向调节了强省会战略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强省会战略存在门槛效应,当省会城市首位度高于门槛值时,强省会战略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省会城市经济地位,出台产业政策推动商贸流通业集聚,升级区域物流体系强化省会城市对省内其他地区的经济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玮 蔡春林 方冬莉 叶琳
本文基于2012-2022年长三角41个城市面板数据,通过综合测度跨境电商和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机制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跨境电商驱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跨境电商发展显著推动了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并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第二,跨境电商发展通过提升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进一步推动了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第三,进一步探究发现,跨境电商对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边际递增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丽玲
我国城镇化进程已从单一的人口城镇化向多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城乡经济结构与社会形态逐渐发生了变化。流通业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重要的联结桥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因此,本文使用2010-2017年中部地区的省际数据,利用熵值法计算出各省(市)的新型城镇化率,并在此背景下研究流通业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影响并不显著,但与新型城镇化率的交互作用下对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流通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率都可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起负面作用,两者的交互作用也可起到缩小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的效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将伟 黄燕芬 陈钰洁
环境规制作为政府有效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为研究主题,以新发展理念的五大维度对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测度,利用国内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路径机制来看,环境规制显著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碳排放强度,促进地区产业优化升级,从而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空间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实施中存在显著的政策外溢效应,本地环境规制显著地带动了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因此,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断细化和完善环境规制手段,并精准高效地实施,优化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加强政策的区域统筹协调,避免环境规制恶性竞争导致的污染“外溢”和“回流”发生,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环境规制 高质量发展 产业升级 空间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仁发 郑媛媛
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信息化水平和高端发展五个方面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能够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结果依然成立;分位数回归表明,随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结构对其促进作用越强;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结构主要通过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应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研发投入,着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心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高质量创业具有赋能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西部地区和2017—2021年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的驱动作用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绿色创新两条路径驱动高质量创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心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高质量创业具有赋能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西部地区和2017—2021年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的驱动作用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绿色创新两条路径驱动高质量创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令 王亚飞 伍政兴
文章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测算;借助SPSSAU软件和Stata 17.0软件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直接正向影响,通过产业升级、人力资本等产生间接影响。同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并受到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影响。当门槛变量低于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而当门槛变量超过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就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庆景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流通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我国30个省份2013-2020年间的面板数据,对流通业发展在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创新是新时代背景下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抓手,并因此成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的可依赖路径。基于此,文章采用中国2000—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创新驱动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呈现出地区性差异。最后,针对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
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冲 吴炜聪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本文结合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构建了一个涵盖动力机制转变、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系统稳定、经济绿色发展和经济福利共享五个维度的经济质量评价体系,在理论诠释消费结构升级驱动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质量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消费结构升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从分维度来看,消费结构升级有助于经济动力机制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实现绿色发展,但是对经济系统稳定和经济福利共享的影响并不显著。从不同地区来看,消费结构升级对东、西部地区经济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消费结构升级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跨过门槛值以后,消费结构升级的驱动效应会不断凸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梅澳裕 郑月明
在“数实孪生”与“双循环”叠加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与贸易发展表现出强烈的协同共生性。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而后,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熵权TOPSIS模型测算了相应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外贸高质量发展指数,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且存在着显著的区位差异、政策差异和产业发展差异。(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来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3)数字经济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发展数字经济,强化数字动能;增强创新投入,优化市场氛围;协调区域差异,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荣增 黄月霞 何春
基于我国2004~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能促进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控制变量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显著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政府干预程度及土地市场化水平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负,外商投资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城乡产业结构、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要素流动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影响土地利用效率过程中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中要推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静 赵凌云
文章通过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的正负效应考察发现,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本应是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却并未完全发挥作用。结合灰色关联度的定量分析更可明显看到,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并未通过技术进步等因素来实现环境改善。所以,有关部门应制定和规范相关制度,改变目前承接产业转移的单一目标模式,通过兼顾环境问题提升承接规格,通过规制和市场化方式倒逼企业技术提升,最终取得经济的良性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