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44)
- 2023(20524)
- 2022(17326)
- 2021(15940)
- 2020(13248)
- 2019(30438)
- 2018(29914)
- 2017(57346)
- 2016(30803)
- 2015(34245)
- 2014(33883)
- 2013(33506)
- 2012(30915)
- 2011(27601)
- 2010(27654)
- 2009(25342)
- 2008(24846)
- 2007(21999)
- 2006(19422)
- 2005(17269)
- 学科
- 济(132973)
- 经济(132843)
- 业(105100)
- 管理(98047)
- 企(91326)
- 企业(91326)
- 方法(57568)
- 数学(47146)
- 数学方法(46565)
- 农(39018)
- 财(37058)
- 业经(36607)
- 中国(35854)
- 地方(29846)
- 农业(26920)
- 贸(26487)
- 贸易(26468)
- 易(25677)
- 务(25185)
- 财务(25101)
- 财务管理(25059)
- 学(24298)
- 制(23947)
- 企业财务(23760)
- 技术(23389)
- 理论(22842)
- 和(22532)
- 环境(20303)
- 划(19663)
- 银(18967)
- 机构
- 学院(437426)
- 大学(434235)
- 济(179221)
- 管理(176052)
- 经济(175583)
- 理学(151792)
- 理学院(150151)
- 管理学(147656)
- 管理学院(146858)
- 研究(144178)
- 中国(110007)
- 京(92974)
- 科学(87913)
- 财(82427)
- 农(71197)
- 所(71140)
- 中心(65806)
- 财经(65801)
- 江(65556)
- 研究所(64380)
- 业大(63984)
- 经(59951)
- 北京(58424)
- 范(56954)
- 师范(56431)
- 农业(55413)
- 经济学(53567)
- 院(53285)
- 州(52779)
- 财经大学(48879)
- 基金
- 项目(296344)
- 科学(235044)
- 研究(217651)
- 基金(215806)
- 家(187359)
- 国家(185752)
- 科学基金(161636)
- 社会(138824)
- 社会科(131771)
- 社会科学(131738)
- 省(116255)
- 基金项目(114549)
- 自然(104920)
- 自然科(102579)
- 自然科学(102556)
- 自然科学基金(100709)
- 教育(99854)
- 划(96668)
- 编号(88413)
- 资助(88401)
- 成果(69996)
- 重点(66030)
- 发(65681)
- 部(65036)
- 创(62842)
- 课题(60513)
- 创新(58160)
- 国家社会(57323)
- 科研(56321)
- 教育部(56149)
- 期刊
- 济(200767)
- 经济(200767)
- 研究(129387)
- 中国(83966)
- 管理(69017)
- 农(65419)
- 财(64637)
- 学报(64553)
- 科学(61780)
- 大学(50118)
- 教育(47604)
- 学学(47215)
- 农业(45543)
- 技术(40450)
- 融(38391)
- 金融(38391)
- 业经(35672)
- 财经(32041)
- 经济研究(31558)
- 经(27565)
- 问题(26410)
- 业(25620)
- 技术经济(22881)
- 图书(21075)
- 贸(21048)
- 商业(20999)
- 现代(20807)
- 科技(20725)
- 理论(19746)
- 版(19399)
共检索到650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学超
本文选取我国2011-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熵权法对流通业竞争力进行综合测度,同时运用全局自相关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深入探析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流通业竞争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我国流通业竞争力呈现逐年稳步上升态势,各省份间差距较为明显,且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就内部因素而言,劳动力投入、绿色创新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均对流通业竞争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就外部因素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集聚和政府干预程度对流通业竞争力具有显著驱动效应。对此,未来应统筹跨区域流通产业协调发展、引导流通产业跨界合作、着力推动流通产业绿色转型,有效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敏 李书昊 徐杰
从旅游资源禀赋条件、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旅游发展环境支撑、旅游企业经营绩效、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旅游综合功能发挥6个维度构建能够体现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旅游竞争力测度体系,并利用信息熵客观赋权的PROMETHEE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各地区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测度、评价旅游竞争力研究提供新的可选策略,并对旅游业有针对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测度结果客观反映了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优势地区多极化发展的情况,以及各地旅游竞争力主要优势与制约因素,也明显体现了本研究新理念、新方法的优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欧嘉怡
2020年启动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高质量圆满收官,建筑业如何在巩固深化三年行动已有成果基础上,通过创新驱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建造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的研究尤为迫切,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更是研究的重点。文章通过分析建筑业面临的主要困境和原因,并根据建筑业的发展态势,从“重视战略转型,加强产业链整合与升级”“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加强数字化管理,做好全面预算管理”“重视品牌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向建筑企业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企改革 核心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菲菲 耿修林 袁少茹
采用多维超体积生态位模型,基于2007-2016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从"生态位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适宜度"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生态位。研究发现: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生态位值并未随时间变化呈现较明显的增长态势,竞争力生态位差异较大,相对而言,西南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综合生态位高于西北地区;十年间四川省生态位宽度呈缩减趋势,陕西、新疆、甘肃生态位宽度略有扩张,其余各省域呈现出高低交叉的动态变化;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较高;大部分省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生态位适宜度在不断上升。最后从扩充、分离、优化生态位三方面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省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郭梓栓
新型基础设施是包含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及融合基础设施三大方面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具有与流通业发展融合相长的契合点。本文聚焦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阐释了新型基础设施影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并选取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检验了其作用路径、空间溢出效应和基建类型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第二,新基建对本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起促进作用,并且形成知识技术扩散效应推动相邻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第三,信息基建、创新基建和融合基建对本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且融合基建的正向影响更加强烈,而现阶段仅融合基建对相邻地区起赋能作用。
关键词:
新基建 流通业 高质量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华平 易敏利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涵盖经济增长总量、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民生保障和对外开放7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权重赋值测算中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同时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区域显示,环境规制有利于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其次,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有助于促进区域协同共赢发展,从全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人才集聚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效率提升对高质量发展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干预行为和资本密集度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环境规制 高质量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丽君 敖烨
数字经济是促进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论文基于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依托空间杜宾模型揭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且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邻近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深化数字经济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证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帅帅 王泉焱 廖建萍 章杰文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集聚的支持。本文在测度各地金融集聚程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面板回归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贯彻新发展理念考察金融集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第一,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第二,金融集聚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都有促进作用。第三,金融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巩固提升金融集聚促进本地与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具有积极的政策与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沛
加快推进我国城市群建设是促进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五大城市群为研究样本,在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城市群竞争力基础上,实证考察我国城市群竞争力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群竞争力的提升能够通过扩大商贸流通业市场规模、提供丰厚的要素资源支撑、加剧商贸流通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城市群品牌效应,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从客观测度结果来看,我国五大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力指数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竞争力最强的是长三角城市群,其次是珠三角城市群,然后是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竞争力相对较弱;进一步地,城市群竞争力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会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城市群竞争力越强,其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就越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明雷 杨萍 杨胜刚
文章运用客观赋权法构建了县域金融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2017年87个县域的数据为例,对县域金融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县域金融竞争力的提升确实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但当前金融竞争力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是高质量的,主要表现为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金融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别,县域层面存在"金融集聚效应";金融为经济增长提供的融资方式单一,银行信贷投放仅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显著。文章建议,当前县域金融应当协调发展,摆脱单一的经济发展融资方式,以此才能发挥好金融竞争力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汤学兵 张守磊 洪建国
新时代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实现三产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分析数字新基建促进高质量发展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3—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算各省(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定量分析数字新基建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得出,数字新基建在提升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不仅有利于本地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对周边地区也有辐射带动作用。不同类型的数字新基建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同,信息基建和创新基建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融合基建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数字新基建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中下游地区数字新基建对本地和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上游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有限。因此,应继续加大投资,加快推动数字新基建发展,稳步发展融合基建,重点推进信息基建和创新基建,优化数字新基建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琰如 秦广科
本文使用2004-2016年沿海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测算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城市间溢出效应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沿海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三大城市群的空间分布高于周边地区,且沿海地区二者均值在研究时期内有所上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于本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各地区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能够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关联、协作以及地方政府间政策的竞争而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促进临近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儒练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2010—2019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探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各省(区、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势头,省域间差距逐步缩小。(2)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空间非均衡格局,全局空间集聚程度增强。(3)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质量对本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邻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效应;区位交通和对外开放度对本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对邻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呈现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儒练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2010—2019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探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各省(区、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势头,省域间差距逐步缩小。(2)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空间非均衡格局,全局空间集聚程度增强。(3)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质量对本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邻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效应;区位交通和对外开放度对本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对邻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呈现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海刚
文章基于2010-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在空间计量模型基础上构建邻接、经济、距离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从空间维度实证考察数字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数字新基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空间关联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在空间分布中呈现“H-H”与“L-L”集聚态势。(2)数字新基建不仅可以推动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亦可借助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其他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3)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其中信息基础设施正向影响效应最为显著。(4)信息产业固定投资水平、外商投资水平在三类空间关联模式中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面驱动效应。因此,要平衡区域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推动数字新基建集群式发展、合理规划数字新基建投资,着力发挥数字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