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87)
2023(20669)
2022(17319)
2021(15830)
2020(13277)
2019(29712)
2018(29133)
2017(55492)
2016(29701)
2015(32580)
2014(31797)
2013(31731)
2012(29309)
2011(26485)
2010(26660)
2009(24695)
2008(24169)
2007(21506)
2006(19164)
2005(17279)
作者
(85638)
(71935)
(71539)
(67431)
(45617)
(34416)
(32255)
(27984)
(27402)
(25453)
(24509)
(24012)
(22864)
(22785)
(22107)
(22020)
(21255)
(20911)
(20626)
(20465)
(17874)
(17652)
(17428)
(16476)
(16202)
(15990)
(15744)
(15561)
(14341)
(14081)
学科
(145603)
经济(145471)
(102502)
管理(95300)
(88502)
企业(88502)
方法(58389)
数学(48656)
数学方法(48181)
(38686)
中国(37130)
业经(36776)
(35538)
地方(33391)
农业(27260)
(24816)
(24663)
技术(24505)
(24116)
财务(24069)
财务管理(24029)
(23718)
贸易(23700)
(22843)
企业财务(22835)
(21725)
环境(20894)
理论(20874)
(20236)
金融(20233)
机构
学院(426034)
大学(421428)
(186716)
经济(183408)
管理(167927)
研究(145077)
理学(144352)
理学院(142765)
管理学(140612)
管理学院(139813)
中国(112253)
(90361)
科学(87043)
(83076)
(73114)
(72648)
中心(66398)
财经(66120)
研究所(65624)
(64382)
业大(62962)
(60142)
经济学(57332)
农业(57144)
北京(57083)
(52403)
(52395)
师范(51786)
经济学院(51491)
(50945)
基金
项目(283800)
科学(225719)
基金(207765)
研究(204647)
(181723)
国家(180166)
科学基金(156063)
社会(133993)
社会科(127278)
社会科学(127248)
(111414)
基金项目(109865)
自然(100794)
自然科(98551)
自然科学(98524)
自然科学基金(96825)
(93531)
教育(92645)
资助(84011)
编号(79986)
(65189)
重点(64066)
(63037)
成果(62772)
(62129)
创新(58372)
国家社会(56084)
课题(55510)
科研(54149)
教育部(53485)
期刊
(212704)
经济(212704)
研究(125433)
中国(85478)
管理(68101)
(66525)
(66079)
学报(64452)
科学(61765)
大学(49614)
学学(47290)
农业(45216)
(41515)
金融(41515)
技术(39411)
教育(38543)
业经(35270)
经济研究(34497)
财经(33870)
(29323)
问题(27592)
(26342)
技术经济(24297)
(21624)
科技(21467)
商业(21126)
统计(20960)
(20323)
世界(20260)
现代(19990)
共检索到645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欣  王强  成福伟  
流通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2008-2021年京津冀地区城市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流通业科技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业科技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流通业科技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受到数字基础设施的门槛作用影响,数字基础设施存在单门槛效应,当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小于0.216时,流通业科技创新的驱动效果不显著;数字经济应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流通业科技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驱动效果随着数字经济应用水平的提升而增强,当数字经济应用水平超过0.338后,能最大效度发挥流通业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响应  李俊强  
京津冀协同背景下,科技创新将是保定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本文以2011~2013年保定市22个县(市)为样本,研究各科技创新要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科技创新要素对经济发展影响显著为正。同时,从2011年到2013年的影响水平却在下降,各县域科技创新差异巨大,有些县域科技创新要素投入几乎空白。为此,确立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科技投入、实施差异化县域支持政策和激活市场主体科技创新活力对保定市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  
为深入研究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本文借助面板数据研究商贸流通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大力发展,对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效应,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其他指标在不同程度上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文  
本文基于经济学研究方法,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京津冀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京津冀流通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鹏飞  
当前,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京津冀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战略。而流通业作为经济贸易发展的核心,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鉴此,本文在对流通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进行理论构建的基础上,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对流通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京津冀流通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泗薪  胡伟  
经济发展是科技创新的基础,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两者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本文在分析科技创新水平与经济质量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和灰色系统关联评价模型,对京津冀经济圈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系统在2008-2017年间经历了初级、中级、良好和优质耦合协调,但各地区的发展在时序上并不同步;两系统内部因素间的关联强度及作用差异化,在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影响经济质量方面,科技成果产出影响突出;反之,经济发展的协调和共享对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更大。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快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泗薪  李晓阳  
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入手,结合相关资料建立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型,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提取所需指标数据结合模型进行耦合分析,最后依据定量化数据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在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生产性服务业找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  孙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现代物流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区域物流的发展状况,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业是价值链和供应链的载体,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之一,京津冀都市圈不仅历史悠久,并且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发展的建议,以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勇  关佳音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与经济发展出现增速下降的趋势,且三地在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参差不齐。为了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我国京津冀地区2005-2017年间区域内流通产业发展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流通产业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内流通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内流通产业的发展;流通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但不能否定其对于区域经济潜在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茂林  刘秉镰  
文章在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选取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子,通过计算其与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从中筛选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要素,以期对促进京津冀三地进一步合理分工、实现错位发展、获取区域经济整体利益最大化有所裨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强  张佳磊  
随着京津冀协同不断向纵深推进,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效应受到广泛关注,将京津冀协同发展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科技创新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效提升了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水平。京津冀三地政策效应具有差异性,其中北京政策效应最为显著,河北呈现明显的政策时滞,这种差异则可能与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水平和创新分工有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广阔  王艺群  
本文运用非期望Super-Min DS模型测度了20062015年京津冀地区各市高耗能产业的绿色创新效率,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探索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基于空间面板模型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京津冀地区高耗能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水平普遍不高,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市间的差异较大,差异随着时间变动呈现收敛态势;(2)京津冀各市高耗能产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北京、天津、沧州、廊坊、保定5个城市形成了稳定的高——高正相关聚集区;(3)区域经济水平、科技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媛媛   杜伟航  
“双碳”背景下,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社会共识,开放与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阶段关于中国重要经济增长极碳排放的研究不多,且关于开放与创新的交互作用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为科学识别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因子以及作用机制,促进其更好地实现区域碳减排,基于京津冀13个城市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开放、创新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并引入开放与创新的交互项,进一步考察其对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FDI会引入高碳排放产业,显著促进碳排放强度增加;贸易开放对碳排放强度有抑制作用,但会受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创新与碳排放强度呈显著倒“U”型非线性关系,只有达到门槛值1.78,创新促进碳排放降低的作用才会显现,其中2021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创新水平均超过了该拐点值,处于创新碳减排阶段;FDI、贸易开放与创新的交互作用可以抑制碳排放强度,但效果有差别,FDI、贸易开放对创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分别具有削弱效应和增强效应的调节作用。最后,从优化吸引外资政策体系、加快贸易开放进程,重视高素质人才培养、提高创新投入水平,以及协调好开放与创新之间关系、更好发挥FDI技术溢出外部效应等方面,提出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2—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产业结构空间权重矩阵对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但城市间差异显著,北京的增幅最大,邯郸的增幅最小;(2)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集中分布在低—低聚集区;(3)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最高,城镇化是抑制本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科技进步可以有效促进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不利于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改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2—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产业结构空间权重矩阵对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但城市间差异显著,北京的增幅最大,邯郸的增幅最小;(2)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集中分布在低—低聚集区;(3)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最高,城镇化是抑制本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科技进步可以有效促进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不利于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